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江泽民在带领全党全国人民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一方面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 ,另一方面又根据世界发展趋势和我国面临的新情况 ,对我国现代化道路进行了全方位探索和新的理论概括 ,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  一、强调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拓展和深化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涵和目标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邓小平深感社会主义民主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提出了一个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在内的整体现代化思想和以经济…  相似文献   

2.
历史的车轮跨入21世纪,国际国内新形势使中国共产党的先进及执政地位面临新挑战,挑战来自四个方面:一是全球化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的冲击,二是改革过程中社会转型对党的挑战,三是党的阶级基础面临挑战;四是党的自身变化,迎接经济全球化,带领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使命,要求共产党必须永葆先进性,这样党的地位才能巩固,现代化建设才能推向前进,否则会在国际竞争中败下阵来,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就是基于这样的战略思考而提出  相似文献   

3.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及时作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这关系到 21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大思路、大战略。实施西部大开发,是落实邓小平同志“两个大局”思想和“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4.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力图根据中国的国情来制定现代化战略。从“两步走”、“大跃进”到“四个现代化”,再从“三步走”到“新三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现代化战略的构想与部署在各个阶段的发展演进,从一个侧面深刻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探索中不断发展创新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江泽民同志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根据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面临的新问题和新任务,根据我们党肩负的历史使命和党的自身建设实际,在进一步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作出的精辟论断和科学结论。江泽民同志在论述“三个代表”时,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以我国改革开放的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好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在许多重大问题上提出了的新思想、新观点。  相似文献   

6.
资源匮乏、环境污染严重,工业生产方式已陷于严重危机之中,新工业革命范畴的新科技革命、新产业革命正在全球蓬勃兴起,人类文明将在21世纪实现向新工业文明的转变。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正是在新工业革命兴起的时代大背景下展开的。在21世纪的现代化进程中,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一方面要受到资源和环境因素的制约,另一方面要受到新科技革命新产业革命的制约,这两个制约机制决定了中国既不可能建立起发达的工业化,也不应片面追逐发达的工业化。根据中国的国情和当代的时代特点,中国一方面应该建设“适度工业化”,另一方面应该积极开拓和建设“新工业化”。要坚持运用新工业化发展理念去筹划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去能动地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浅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政治明的范畴,并把它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是江泽民民主政治思想的最重要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的创新发展,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上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明,是中国共产党应对全球化和市场化的战略选择,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社会主义政治明,进一步提高了民主政治建设的目标层次,拓展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发展思想一脉相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是一脉相通的。毛泽东的“革命发展观”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做了理论上的铺垫,邓小平的“建设发展观”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江泽民的“创新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的直接思想来源。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9.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新时期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针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情况,新特点,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的讲话精神为指导,与时俱进,通过德育教育,课堂教学,政工队伍建设等形式,进一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  相似文献   

10.
论新时期发展战略调整的背景与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大改造”完成以后,中国已经是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对中国共产党和广大人民群众来说仍然是一个陌生的领域,由于历史原因和苏联的影响,我们最终确立了经典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在现代化建设中,我们逐步认识到这一模式的弊端,并且开始了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我们经历了许多挫折和失败,但同时也取得了很多经验和教训。粉碎“四人帮”以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终于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建设的新战略。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地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正确地反映了党的性质,任务和宗旨,生动地体现了其内在的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未来,面向现代化的与时俱进的卓越的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重大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江泽民同志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根据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面临的新问题和新任务,根据我们党肩负的历史使命和党的自身建设实际,在深刻总结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做出的精辟论断和科学结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新发展。本文主要论述“三个代表”的历史唯物主义渊源和历史唯物主义创新。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针对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提出的“四个统一”是对邓小平同志“四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二者都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的人才观,明确规定了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的性质和方向,适应了现代化建设和国际竞争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是实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目标的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在不同历史时期为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生产力发展战略进行了艰辛而可贵的探索。毛泽东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和"两步走"战略;邓小平提出了"三步走"战略;江泽民提出了新"三步走"战略。这三者既密切联系,又有明显不同,后者是在继承前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都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促进生产力发展。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对邓小平统战理论的新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泽民对邓小平统一战线理论的新发展 :分析了统一战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 ,阐述了统一战线中处理各种矛盾的最基本原则 ,提出了“知识分子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等一系列科学论断  相似文献   

16.
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共同奋斗的目标。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就是目标模式、战略步骤和动力来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发展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模式、战略步骤、动力来源等思想;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创新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三代中央领导核心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探索、发展和创新,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统一体。  相似文献   

17.
我们党是在实践“三个代表”的过程中发展壮大起来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实践“三个代表”的过程中建成了社会主义新;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实践“三个代表”过程中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道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站在世纪交替的历史高度,着眼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在继承了毛泽东党建思想和邓小平党建理论的基础上,立足现实,前瞻未来,明确向全党提出了“三个代表”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8.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的现代化思想,实现了现代化理论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中国经济现代化;以依法治国方略推进中国政治现代化;以精神明建设推进中国的化现代化;以“西部大开发”战略推进中国全面实现现代化;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推进执政党建设。因此,在世纪之初,全面深入地学习和理解江泽民的现代化思想,对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9.
“南美洲的巨人”巴西在现代化进程中先后执行了四种不同的发展战略:初级产品出口型发展战略、内向型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战略、外向型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战略和新自由主义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探讨巴西的现代化战略选择,分析其成败得失的经验教训,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是对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根本任务的新概括 ,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 ,是新形势下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强大武器。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 ,用“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武装他们的头脑是历史的必然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沿着正确航向前进的动力和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