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小升初转衔教育不仅对普通学生十分重要,对智障随班就读学生同样不可忽视.在智障随班就读学生小升初转衔教育中存在着学校教育管理不完善、普校教师及学生对智障学生接纳态度低、教师特教理论知识匮乏、对智障学生指导随意性大、智障学生学习态度消极、不能掌握学习方法等问题.对此,应做好教育管理、学习环境、学习心理、学习方法四方面的衔接,从而让智障随班就读学生顺利转衔,尽快适应中学的学习生活.  相似文献   

2.
大龄智障学生初职教育支持式课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支持式课程是一套帮助大龄智障学生从学校生活有效地过渡到成人工作生活、社会生活的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我校在由上海市聋人中学转为初职校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在全国没有大龄智障学生职业技术教育课程与教材背景下,我校努力为全国同类学校开发课程与教材。为此,我校开展了大龄智障学生初职教育支持式课程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针对中重度智障儿童适应新环境和自我调适能力严重不足、九年义务教育之后转衔困难的特点,主动促进智障儿童毕业之后成功转衔,必须在了解毕业转衔意向与服务需求,开发与实施居家转衔服务项目,开发与实施升学转衔、就业转衔项目等方面加强服务。  相似文献   

4.
特殊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残疾学生独立生活、适应社会的能力,尽可能使他们成长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甘霖初职校是一所初级职业技术学校,教育对象主要为区域内随班就读学生。为了培养这些轻度智障学生立足社会的能力,学校采取的是准备式职业教育——在学校教育阶段为学生就业提供知识、技能,培养职业个性,再根据所学专业在学校和社会的照顾下,寻求和维持就业机会。这也是目前轻度  相似文献   

5.
自闭症儿童在随班就读转衔安置的过程中需要怎样的支持?如何探索创造出更优的转衔安置模式?如何帮助他们在随班就读过程中既能实现物理性的融合,又能实现社会性融合?解决的方案是以融合教育理念实施特殊儿童的差异教育,以自闭症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个案基本情况分析、个案转衔决策、个案转衔沟通、个案转衔措施等途径追求个案差异教育转衔的成效,探寻特殊儿童转衔到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所需的支持保障和差异化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6.
周沛 《教育探索》2023,(11):90-93
残疾学生生涯转衔教育是当前特殊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生涯转衔课程对提升残疾学生就业质量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来看,上海市长宁区和我国台湾地区在残疾学生生涯转衔课程方面作出了有益探索,从健全转衔教育的政策制度、贯穿生涯教育的课程理念、加强转衔教育的理论研究、优化转衔教育课程的设置、重视转衔教育课程的实践探索等方面为我国生涯转衔课程的完善提供了可借鉴思路,有利于促进残疾学生顺利从学校到就业转衔,进而有尊严、有质量地融入社会。  相似文献   

7.
研究调查和访谈245名智障学生家长,以了解智障学生社区参与的表现、存在问题及教学建议。结果发现,智障学生较多使用社区公共基础设施和交通设施、参与邻里活动,但主要依赖家长陪同。家长普遍支持智障学生参与社区活动,也表现出不少担忧。学生年龄和家长态度显著影响智障学生社区参与的整体程度,但对不同社区活动参与程度的影响作用有所差异。培智学校适宜采取"教师—家长"的协同教学形式,支持智障学生独立参与部分社区活动。  相似文献   

8.
为特需学生提供科学的转衔支持是提高融合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江苏省海安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课题研究为抓手,通过强化一体统筹、开展家校社协同育人、提升教师家长育人能力以及组织丰富多彩的转衔活动等方式,推进融合教育关键节点“科学转衔”的县域实践,提高融合教育质量,帮助特需学生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9.
对于中轻度智障学生来说,其在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这种情况长期存在并不利于学生提高个人发展水平,为其今后的人生道路提供有力保障。所以培智学校在教育阶段应加强对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视度,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结合语文知识板块内容、教育目标、学生实际情况等方面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法,确保知识点难度符合中轻度智障学生的接受标准,进而实现提高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教学目的。针对培智学校语文教学如何培养中轻度智障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进行分析,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璀美国的高等教育中,约有3%的学生修习技职教育课程,而这些修习高等技职教育课程且获得副学士学位(Associate Degree)的学生,有许多在完成技职课程后又转至四年制的课程学习。因此,许多四年制州立大学每年都特别保留部分名额供两年制或社区学院毕业生转衔之用。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基于智力障碍学生人际交往潜能现状和初职校现实的问题背景,从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设置、课程内容与教材编写、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与管理等六个方面入手,开发了适合于智力障碍学生初职教育的人与社会课程体系,并初步认识智障初职学生人际交往潜能开发的规律。  相似文献   

12.
有效的中学后教育转衔服务是帮助特殊学生中学毕业后成功接受继续教育的重要条件。美国转衔服务从20世纪80年代发展至今,历经30多年,取得了相对成熟的经验。马萨诸塞大学思考学院于2014年创立了转衔项目,其在核心内容及运行模式上有所创新,具有以地方教育机构与高校的合作为基础、强调特殊学生家长参与、以统一权威的法案为保障等特征。  相似文献   

13.
针对融合教育中特殊学生各学段的转衔困难,学习借鉴国内外特殊儿童转衔服务的相关研究,从生涯发展、医教结合多学科综合服务和机构之间的合作出发,设计与实施了5个阶段的转衔服务项目,促进了特殊学生的顺利转衔和生涯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高等教育深入和国家减免职校学生相关费用等相关支持政策的落实,进入职校的学生越来越多,同时品行不良的学生也增多,教师们普遍感到职校学生越来越难管理。面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从学生品格方面,分析当前学生品格发展的现状以及原因,为学校教育提供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托幼机构”轻度智障儿童支持性游戏开展的现状,对成都某学前特殊教育机构的轻度智障儿童进行观察记录,并对教师和家长进行访谈,发现教师普遍没有给予符合轻度智障儿童实际需要的游戏支持,轻度智障儿童的支持性游戏开展很不够.对特教机构开展智障儿童支持性游戏的建议为:教师应加强对智障儿童的特点的研究,特教机构应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学习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师对智障儿童支持性游戏的认知和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16.
吴佳 《文教资料》2008,(1):101-102
特殊教育的目的是协助障碍孩子开发潜能,毕业后能够顺利地就业,获得美好的生活.基于家庭的重要作用和强大动力,家庭支持已成为教育目标达成的基本保证和基础条件.本文从就业转衔和家庭支持的基本概念、家长在视障孩子就业转衔中应树立的观念及家庭应采取的支持策略三方面来探讨就业转衔中的家庭支持.  相似文献   

17.
学前特殊儿童转衔教育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特殊儿童早期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转衔教育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得到了关注,本文对关于身心障碍者转衔教育的定义、转衔教育的多重观点、转衔教育的模式、关于转衔教育的法律、法规以及学前特殊儿童转衔教育实践研究做了概括性介绍,最后还提出了我国大陆学前特殊儿童转衔教育研究及实践对我国特殊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使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手册对处于青春期的轻度智障学生与普通学生的心理健康特点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1)青春期轻度智障学生与普通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显著差异;(2)两类学生心理健康在性别上比较,男生间差异显著,女生间差异不显著;(3)不同年级的智障学生间差异显著;(4)智障学生中男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比女生明显。本文分析了造成青春期轻度智障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并为特殊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李秀 《绥化学院学报》2013,33(1):150-154
通过对四名学前特殊儿童转衔教育的个案研究,探讨学前特殊儿童转衔教育的开展方式和途径。研究结果表明:根据特殊儿童的具体状况,探寻适合个别化的转衔教育方式、途径,制定适合个别化的转衔教育计划,使四名特殊儿童在转衔至下一个安置环境时相对来讲更为顺利。同时也指出在特殊儿童的转衔教育中,相关的法律法规,相关部门的关注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石晓辉 《文教资料》2014,(23):155-156
目前培智学校教育对象的主体不再是轻度智障儿童,而是中重度智障儿童,因此总体的学习能力较差,学生间的差异更明显。在此背景下,倡导在智障儿童的课堂教学中遵循化繁为简、求真务实和因人而异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