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20世纪初,法国基本普及义务教育,进而追求义务教育的均衡与平等。在为此而进行的教育改革及其采取的教育政策中,明显地贯穿着一种"大均衡观"。为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法国既重视对教育制度的调整,也重视教育外部条件的保障;不但关注义务教育本身的改革,更将视野拓展到学前教育与义务教育结束后的教育阶段。法国的"大均衡"理念,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当前我国部分学者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理解,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20世纪初,法国基本普及义务教育,进而追求义务教育的均衡与平等。在为此而进行的教育改革及其采取的教育政策中,明显地贯穿着一种“大均衡观”。为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法国既重视对教育制度的调整,也重视教育外部条件的保障;不但关注义务教育本身的改革,更将视野拓展到学前教育与义务教育结束后的教育阶段。法国的“大均衡”理念,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当前我国部分学者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理解,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义务教育教师资源配置政策经历了探索与重建、新旧教育体制转轨、有重点的稳步推进与深化改革四大阶段:在内容方面,不同阶段义务教育教师资源配置政策内容各有侧重,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据教师编制配置义务教育教师资源的思路日益明确;在价值取向方面,始终渗透着国家行政力量主导教师资源配置的理念,优质均衡的价值理念逐步彰显;在政策工具方面以强制性政策工具为主,但自愿性政策工具得以拓展、混合性政策工具稳步增长。今后,应有针对性地制定城乡不同地区义务教育教师资源配置的政策文件与发展规划;完善义务教育教师资源差异化配置有关配套措施;丰富义务教育教师资源配置政策的使用对象与手段。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义务教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全面性的作用.然而,目前农村义务教育依然十分薄弱,还远远不能满足现实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了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工作,应拓展农村义务教育功能,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农村学校校本教材建设,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择校问题是关乎民生的重大问题,择校现象在现阶段存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必然性。择校权是学生和家长的基本人权;择校是学生及其家长追求教育公平的正当需求;择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择校是保障儿童多样化、个性化发展的需要。规范和治理择校现象应因势利导:确立学生及其家长择校的合法性地位;规范无序、失控的择校行为;逐步放开择校市场;保障公平择校的基本条件;拓展义务教育择校空间;保障义务教育择校主体权利。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的困境与破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邬志辉  马青 《教育科学》2007,23(6):42-46
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的实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的保障水平,但仍然存在着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标准偏低等问题,破解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困境的出路在于加快制定全国性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标准、完善农村中小学预算制度、改革公用经费的拨款方式、增强学校公用经费管理自主权、实行教师培训经费单列、加强监督、拓展筹资渠道。  相似文献   

7.
清末民初,广大留日学生在“教育救国”理念的感召下,视义务教育为救国国强,富国强民的根本途径,积极地从事义务教育的宣传、推进工作、在义务教育的思想传播、政策制订及师资培养等方面为中国近代义务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使中国教育近代化事业得到了大幅度的拓展。  相似文献   

8.
根据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和"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议题,本文主要探讨在义务教育阶段渗透职业教育,对培养具有实践性和创新性人才的影响,以期拓展义务教育阶段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9.
<正>为了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浙江省于2015年开始进行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本次课改是在体现义务教育基础性、全面性和公平性的前提下,强化选择性教育思想,为每位学生提供适合的课程和适性的教育,使他们得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一、理念先行:统一拓展性课程建设的认识浙江省于2015年下发了《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把义务教育课程分成"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如何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为教育领域中的一个焦点。围绕这一论题,本刊特约请一批专家学者,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思想的概貌、公正理念引导下的学校发展权、长期以来的政策导向、未来政府职能的拓展以及地区性义务均衡发展的实证研究等多种角度展开论述,以期引起更多人士对义务教育发展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当下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时代主题。《人类发展报告》作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年度报告,在诸多维度上的理念均对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有着积极的参考价值。在概念理解上要关注教育中"人"的重要位置,要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教育发展之间的关系。基于新制度主义学派的相关理论,建立一个有能力的政府和确立政府责任伦理的观念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至关重要。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还有进一步深化和拓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12.
新时代以来,昌都市教育扶贫工作在发展学前教育、义务教育、特殊教育和职业教育、完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教育公平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为昌都市"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实现整体脱贫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也面临着教育发展不均衡、职业教育水平不高、高等院校优质教育资源缺乏等现实挑战,可以在完善义务教育三级保障体系、提升非义务教育区域影响力、实施一批教育发展工程等方面拓展教育事业的未来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对于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综合素质提升意义重大。教学中要树立长远的发展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思维,重视学生的兴趣培养;不断拓展教学渠道,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不断创新教学模式,鼓励学生探究实践;重视技能培养,规范学生学习习惯;通过拓展评价体系,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传统的“双基”拓展为“四基”,“两能”拓展为“四能”.在课程总目标中提出: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以县为主"在不同时期的政策内涵,决定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起初趋向于物的均衡配置;后来从规模扩张转向提高质量,从外延拓展转向内涵发展;在县域均衡发展至内涵建设的后期,城乡学校之间不均衡的矛盾渐趋凸显。在城乡统筹的政策框架下,更大区域内实施城市和乡村学校标准化建设,推进"大学区制"资源共享模式,建立师资交流制度,创建特色学校,加快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变革的步伐等路径,构成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未来图景。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OECD“学习框架2030”中物理内容主题与素养在我国义务教育物理课程中的体现情况,本研究以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质性研究方法构建并分析我国义务教育物理课程图谱。研究发现:我国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注重科学探究、实践活动,体现了“面向2030”学生基本素养的培养。但还需进一步拓展物理课程的育人功能,加强媒体素养、计算思维和财经素养以及伦理道德、全球观念等方面的培养。建议立足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具有国际理解的公民和科学工作者;注重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加强物理课程的人文关怀;关注对学生复合能力的培养,加强物理学与多学科的融合。  相似文献   

17.
义务教育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基础,世界各国都将义务教育发展作为基本国策。当代国外义务教育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义务教育的基本原则受到质疑,义务教育质量普遍下降;国与国之间义务教育发展水平差异甚大;人口增长的压力成为发展中国家普及义务教育的障碍。中国在实施义务教育的过程中,应重点解决辍学率高、地区发展不平衡和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近年来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已有研究主要侧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研究、县域义务均衡发展失衡表现与成因研究、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模式与策略研究以及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指标体系建构的研究。在今后的研究取向上,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应加强对全面理解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研究;加强微观层面的理论研究;深化教育经费利用研究;增加优化学校布局的研究;重视薄弱学校研究;加强对教师培养的研究;聚焦学生自身发展的研究以及加强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标研究。  相似文献   

19.
浙江省《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浙教基〔2015〕36号,简称《指导意见》)把义务教育课程分为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两大类,这是义务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一大创新。但是,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基层校长和教师对建设和实施拓展性课程的目的、意义、途径等问题的认识不尽一致,这将直接影响学校课程规划的制订和拓展性课程的开发实施,最终影响《指导意见》的有效贯彻与落实。现就大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英语无非是一种交流工具”的说法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尽管早在2001年教育部公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注(实验稿)》中就提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更是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