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3 毫秒
1.
创新无处不在。近几年的中考优秀作文证明:很多满分佳作都通过对作文外部形态的包装加工,实现了作文内容和形式的全面创新,在文体形式上更是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运用以下体裁来使作文的形式“新鲜”起来。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教育界乃至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语老师们更是鼓励同学们在写作上大胆创新,张扬个性。很多同学以创新精神挑战传统作.写出了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创新”佳作。然而,仍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由于对“创新”的认识和理解有失偏颇,在写作中刻意创新,不想适得其反,竟“创”出了“累累伤痕”,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汪锋 《湖南教育》2002,(12):53-53
在话题作文辅导中,大多数老师都强调内容的创新,对文章形式上的创新却不太重视。我认为,话题作文的形式创新是很有必要的。形式和内容作为文本不可分的两个要素,它们本是互相影响、相辅相成的。形式不只是作为内容的附属,它应该有自己合适的位置。在训练学生作文内容的同时,我们可以考虑让学生以散文、夹叙夹议的记叙文、小小说、科幻作品、寓言、戏剧,甚至诗歌等形式进行写作。记叙文可以考虑加小标题。从这几年高考作文的情况来看,大多数被推荐的优秀作文都是在形式上作出了突破的。如:“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这一话题,很多优秀作…  相似文献   

4.
新的教学大纲中规定:“作要观点正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力求有创意”,给中学生作教学的改革带来了新思维,新路子,新局面。突出人本,贴近生活,发展个性,鼓励创新,已成为广大教师致力于作教改的共识。然而,在作教学过程中,不少老师以是否有“创新”作为评判作高低的唯一标准,没有创新,就不是好章,从而导致学生走进了作创新的误区。其表现如下。  相似文献   

5.
史金霞 《求学》2004,(12):41-43
对于满分作,人们往往都是津津乐道于它们的精巧新奇。的确,近年来高考作中普遍采用的话题作形式,给了广大考生尽情发挥个性、展示特长的巨大空间,高考作从内容到形式的创新让人目不暇接。但是,话题作,毕竟还是有一个话题在前,如果只注重话题作的“放”而忽视其“收”的话,就会流弊甚重了。所以,对于话题作的话题分析,即审题和切题,仍然是十分重要的。而这一点,恰恰是我们很多老师和学生在面对话题作时,都可能忽视的。  相似文献   

6.
学生比较难拿作“发展等级”分的情况;受清代戏剧理论家李渔“变则新,不变则腐;变则活,不变则板”的启发,着重从“变”这方面辅导训练学生的创新意识及能力,以写出创新的佳作。  相似文献   

7.
谈意气     
周红 《招生考试通讯》2006,(10):I0002-I0002
这是一篇以结构和文采取胜的考场佳作。先说结构,作者以总分总的形式布局全文,中间分述的三个分论点均单独成段,给人以清爽之感。再看文采,开篇运用排比,顺势带出中心论点,有水到渠成之奇;结尾用“帆”“桨”巧作比喻,收生动形象之妙。 文章材料丰富,古今中外,信手拈来。语言流畅,说理透彻,是一篇难得的考场佳作。  相似文献   

8.
合作作是建立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多边活动的基础上,它使学生的作过程不仅成为学生认知的过程,而且成为学生交往和自主发展的过程。合作作改变了已往教师布置、学生作的单向被动训练,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可以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提取先前的生活“经验”,并在合作中通过相互点拨,相互比较,从而使每个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厚积素材,顺利地进行写作活动。当然,在作教学中,真正达到有效合作,还需要作教学中的形式、内容和方法上的协调和统一。  相似文献   

9.
作文阅卷中,教师都期待看到一些突显个性、有亮点的佳作,然而大多数作文都是“千人一面”。以初一记叙文写作来说,无非是一件某某事,一个某某人。学生背一篇范文,简单的更换人名,替换背景就可以通用一年。那种令人期待的结构别致,内容新颖,表达真情实感的佳作真的太少了;看到的是太多的无病呻吟,辞藻堆砌,内容空虚,语句混乱甚至别字连篇的作文。在平时批改学生作文时,我心里就疑惑:为什么学生作文会这么空洞,无话可说?为什么他们不能从生活中找材料,内容苍白无力?为什么他们的作文缺乏逻辑思考,显得可笑?从他们的作文中,我读出了成年人的圆滑、世故,我看到了僵化的思维、死板老旧的观点,枯燥乏味的语言。属于他们这个时代最宝贵的纯真、成长过程中的喜悦与挫折、对一切未知新事物的追求与执著……似乎都消失了。鉴于以上学生写作时缺乏个性、缺少新意的现象,再反省自己教育过程存在的某些问题,我有几点疑惑:一、是否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太强调形式传统的作文教学“详略得当”、“突出主题”“紧扣中心”……至今仍然充斥在写作教学中。刻意地追求外在形式,当学生真正上考场时,搜索枯肠,只能七拼八凑填充内容了事,这就导致了文章“千人一面”。当然也不能说这些教法完全无用,不过机械的训练只会让学生过分重视形式,增加对作文的厌烦感。二、是否教师的作文教法太单一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来,随着创新教育的问世,并逐渐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作文的教学也倏地占领了作文教学的市场。于是,作文的面貌发生了大变化,思想、内容、形式、语言有了新的姿色、拔高的品位。然而有些自诩为创新佳作的文章只忙着赶潮流,图时髦,生拉硬扯,生搬硬套,把“创新佳作”的塑造程式化,模式化,好像创新作文存在种种公式:题目下面要“题记”,每段前面“小标题”,书信体,童话体,实验报告体,故事新编体,日记式,  相似文献   

11.
古人云:言之无,行而不远。“”即采,藻饰,意思是说,一篇佳作如果没有优美的语言、华丽的形式就不容易流传下去,综观对中高考的高分卷予以剖析,讲究“采”是作得高分的秘诀。这里列举数例,摭谈一下如何使章增添采?  相似文献   

12.
谈作文教学中的逆向思维训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逆向思维是作创新的重要思维方法,可以引导学生从与众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去思考,去发现新题材、新立意,古今中外,有众多运用逆向思维创新的佳作,为学生树立了典范。教师在作教学中必须加强对学生进行逆向思维的训练。使其增强作兴趣,写出独辟蹊径、耳目一新的好章。  相似文献   

13.
无可否认。目前学生的作文状况是令人担忧的。学生作文无论从内容到形式,处于“失真状态”:无个性——内容“假”(虚伪做作)、。大”(不着边际)、“空”(无病呻吟);形式不是循规蹈矩,就是为创新而。创新”。造成这种尴尬局面的原因,我们往往从学生这一层面去寻找,鲜有从教师层面加以分析。其实不然,教师作文教学态度,将直接决定学生的作文面貌。  相似文献   

14.
吴建 《小学生导读》2009,(10):16-17
文章贵在创新。如何以新颖的材料、巧妙的构思,艺术地表达内容,写出富有创新意识的作文?从传神的妙笔、成功的佳作中,我们或许能窥见一斑,领悟到作文创新的“巧”法。  相似文献   

15.
在话题作训练中“给材料作“是常见形式之一,如何正确把握“材料”与“作”之间的关系是写好“给材料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受新概念作文“新思维、新表达、真体验”的影响,加上话题作文“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不限”的要求,学生作文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学生的禀赋、才情得以充分施展发挥。但同时为“创新”而创新,全然不顾内容与形式是否协调,也使中学生作文走人怪诞和形式化歧途,主要表现如下。  相似文献   

17.
近三年的中考作文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张扬个性,提倡“真实的体验、创新的表达”。新观念、新形式、新情感、新想像、新语言成了衡量中考佳作的新标准。2001、2002年全国大部分省市中考优秀作文打破了以前写记叙文、议论文的“干篇一律”的作文形式,但还不够成熟,形式还不够多样。而2003年的中考满分作文形式上呈现出了“千变万化”的特点,令人拍案叫绝。一戏剧小品演绎人生百态写戏剧小品要求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人物活动的时间、空间要求相对集中,场景变化少。人物塑造不求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小学作数学一直被限制在“师授作”的狭小天地中:题目由教师指定,“写什么”不能逾越教师划定的范围,“怎样写”必须遵循教师指出的几种摸式,甚至连讲评作也要按照教师确定的调子讲优评劣……其结果.学生作大都是内容相近.写法相似.小孩子说大人话,缺乏儿童生活气息,少有创新思想。  相似文献   

19.
无论是中考作文,还是高考作文,其评分标准中都会有一个重要的点——“有创新”。语文老师都会教导我们,“创新是作文的生命”,“鼓励有创意的表达”。众多“满分作文”也以一个个“创新点”来吸引考生的目光。“创新”其实是个内涵丰富的词语,对于写作文而言,有选材出新、立意出新、形式创新、语言出新等,最重要的是其内容上的新颖、独到。根据内容的需要,选择与内容相契合的创新形式是可以的,但仅仅止步于在文章结构、形式上玩花哨,最终只能归之末流。  相似文献   

20.
献是一首歌     
读到这篇难得一见的考场佳作,我是颇感惊异的,惊异有三:一是惊异于作对红楼女子林黛玉、史湘云、薛宝钗的身世、个性及行为事迹的了如指掌,且能与其人进行“心灵”对话,此种熟悉程度不是读一二遍《红楼梦》所能做到的;二是惊异于作诗化的语言,将人物故事化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自然流畅,含蓄而隽永,了无痕迹,非有深厚的语言功底不能办到;三是惊异于小作精巧的构思,用三个片断联缀成,从“咏叹调”、“童真的歌谣”到“深沉交响”,最后合为“红楼女儿的迷梦谱成一支新曲”。全除个别语句有一点瑕疵外,从内容到形式,臻于完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