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应用HMS方法和世界银行区域贸易协定数据库对中国和新西兰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的“覆盖力(AC)”和“法律可执行性(LE)”进行测度,构建和计算“FTA总深度指数”“WTO+深度指数”“WTO-X深度指数”“核心深度指数”等共计15项指标对中新FTA深度进行衡量。同时对中新双边贸易的进出口额以及商品结构进行分析,并应用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中新自贸协定的“WTO+”条款和“WTO-X”条款的深度对中国和新西兰出口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由贸易协定的深度越深,意味着中国对新西兰出口贸易的自由化程度越高,越有利于出口贸易规模的扩大。因此,中国要加快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和签署,注重FTA中不同条款的结合,从覆盖力和法律可执行性两方面提升FTA深度,研究和制定中国特色的自贸协定谈判模板。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已经成功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目前中国已经与9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2009年中国—新加坡自由贸易协定的生效,对中新双方的贸易、投资、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以及旅游合作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本论文在国内外相关文献和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以中国与新加坡的自由贸易协定为例,采用引力模型和经济学软件,定量分析两国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贸易效应.  相似文献   

3.
基于2012-2021年中国与44个主要贸易伙伴的经济宏观数据、中国手机厂商市场份额、中国对其承包工程营业额和对外合同派出人数等组成的面板数据,运用贸易引力模型并采用伪泊松最大似然估计(PPML)等方法实证我国服务贸易输出与信息通信货物出口存在很强的相关性,“一带一路”倡议和区域性自贸协定等多种政府间贸易安排也对服务贸易出口有着重要推动作用。因此信息通信技术的产品出口与政府推动相结合可以促成与贸易伙伴更高水平的服务贸易联系,实现贸易高水平发展从而落实“双循环”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4.
最新签订的"美国一多米尼加一中美洲自由贸易协定"(US-DR-CAFTA),是近十年来美国 参加的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其中对纺织品原产地规则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值得我们重视.运用引力模型实证分析US-DR-CAFTA中原产地规则对纺织品贸易的影响,可以证明区域性原产地规则给区域内国家带来贸易扩大效应的同时,也对区域外国家的贸易带来了限制.因此,US-DR-CAFTA实施后中国纺织品出口在美国的市场占有率必将受到影响,中国企业应采取积极的对策以趋利避害.  相似文献   

5.
在国家出台皖江区域承接产业转移的宏观政策背景下,研究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与程度,以及出口生产是否产生正向外溢效应等问题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安徽省皖江区域1993-2010年农产品出口贸易及出口生产的时间序列数据,剖析农产品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通过误差修正模型研究出口生产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和外溢效应。结果表明,安徽省皖江区域农产品贸易及出口部门生产对经济增长的直接作用与外溢效应均较明显,切实出台促进各类贸易活动的政策措施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6.
2015年12月20日,中韩自贸协定和中澳自贸协定正式生效,这意味着中国自贸区“朋友圈”再度扩围,截至目前,我国已签署并实施的自贸协定共14个,涉及22个国家和地区,自贸伙伴遍及亚洲、拉美、大洋洲、欧洲等地区.自贸区是自由贸易区的简称,是指在贸易和投资等方面比世贸组织有关规定更加优惠的贸易安排;在主权国家或地区的关境以外,划出特定的区域,准许外国商品豁免关税自由进出.  相似文献   

7.
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ector auto regression model,VAR),对台商在闽农业直接投资与闽台农产品贸易的关系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台商在闽农业直接投资是推动闽台农产品贸易发展的格兰杰原因,台商在闽农业投资对福建省出口农产品到台湾地区有促进作用;该投资对福建省自台湾地区进口农产品在短期内具有一定的替代效应,但是在长期具有促进效应。闽台应进一步加大开放力度,寻找高效合作模式,创建良好投资环境,以更大程度地发挥台商农业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引力模型研究了中国和美国1994—2008年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因素。鉴于近年来对贸易与碳排放的密切关注,文章在引力模型的基础上考虑了碳排放对中美农产品贸易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对美国农产品的出口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美国的市场需求能力;碳排放在中美农产品出口中都表现出正效应;中国出口美国的农产品对能源的依赖程度要远远高于美国出口中国的农产品对能源的依赖程度;经济规模和资源禀赋的差异成为中美农产品贸易逆差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中韩双边贸易结构对双方国内GDP影响的角度出发,计算双边贸易对两国GDP形成的贡献率,同时分析双方出口贸易结构的变化情况,然后分产业和部门分别测算出两国由出口贸易对GDP形成的贡献率、单位出口贡献系数以及出口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根据分析结果,两国应该注意贸易部门结构的调整,这对于双方产业结构升级,出口增长正方向地拉动经济增长都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和印度是发展中大国,两个国家拥有庞大的市场规模和经济总量,双边贸易存在巨大的潜力。中印双方应加强贸易合作,充分挖掘双边贸易的潜力,将贸易潜力转化为现实的贸易利益。在分析了两国贸易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运用贸易引力模型对两国贸易的潜力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对实证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选取2007~2013年中国对东盟七国农产品出口贸易为研究对象,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CAFTA贸易便利化措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出口国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出口国不合法开支和行贿、减少出口国贸易壁垒,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东盟有显著作用;同时,减少进口国海关程序负担和进口国不合法开支和行贿,对中国农产品的出口也有一定贡献。在未来较长的时间内,作为CAFTA中起主导作用的大国,中国应当积极与其他成员国公开协商贸易便利化措施,简化海关和政府部门手续,加强立法,通过颁布法律法规,消除在贸易环节中的不法行为和腐败现象,减少和消除贸易壁垒,以求促进农产品贸易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和日本经贸关系非常紧密。中日农产品由于地缘、经济、人口等因素,在双边贸易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最近几年,中日的农产品贸易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这既有中国农产品自身品质差,出口结构单一等问题,也存在日本通过各种手段阻碍中日农产品贸易的正常进行的问题。同时更受到全球大环境的影响,金融危机、中日紧张的政治局面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中日农产品贸易的进行。但是由于历史、地理位置、消费习惯等原因,中日两国农产品贸易存在相互融合的基础。为继续增进两国的农产品贸易,中国应积极改善农产品的品质,并逐步推进出口结构的优化,而日本就应该遵循世贸组织的规定,撤销各种贸易壁垒,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推进中日两国农产品贸易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蒙、中俄双边贸易具有互补性。根据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CA),中国、蒙古国、俄罗斯三国分别在SITC8(杂项制品)、SITC2(非食用原料)、SITC3(矿物燃料、润滑油及原料)类产品上具有竞争优势;根据产品分散度指数(EN),中国出口产品多样化程度总体上高于蒙古国和俄罗斯,但近年来有所回落;根据经常市场份额模型(GMS),在中蒙、中俄双边贸易中,中国出口增长分别依赖于市场扩大效应、竞争力提升效应,而蒙古国、俄罗斯分别依赖于竞争力提升效应、市场扩大效应。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晚期欧洲大陆贸易保护主义回潮,但国家间依然维持良好的经贸合作态势,这很大程度归功于德国主导的1891—1894年双边贸易条约与协定浪潮。这股浪潮是19世纪90年代初法国经贸政策从自由贸易迈向孤立、德国从贸易保护转为相对开放后,德国接棒法国领导欧洲大陆经贸关系再调整的产物。德国以协定关税为切入点,通过与欧洲诸国签订相对温和的贸易条约与协定,建构网络体系抵御贸易保护的强化。但在列奥·冯·卡普里维首相经贸政治化理念下,这一协调贸易体系明显带有稳固与扩大同盟外交、孤立法国的政治底色。这导致双边贸易条约与协定体系仅短暂运行,德国亦未能卓有成效地持续领导缓和贸易保护的运动,经贸问题政治化的扩散推动欧洲国际关系更为复杂化。  相似文献   

15.
地理标志国际保护——以国际贸易谈判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RIPS协议下,地理标志保护范围过于狭窄,具体执行规则无强制性效力,问题的解决仍需依靠国家间协商。由于国家间利益冲突的复杂化和多极化,以多哈谈判为代表的地理标志保护国际谈判最终破裂,由此各国转向自由贸易协定保护路径。在区域间自由贸易协定视角下,中国应以本国农产业竞争力为基点,采取区别性、针对性的地理标志贸易机制,即选择性承认他国的地理标志农产品进入我国市场,并主推本国优势地理标志农产品有针对地进入不同的主权国家市场,进而实现优势互补、贸易双赢。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与新西兰马上将迎来建交四十周年,近年来中新贸易发展越来越广泛,贸易额与以往相比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双方在未来继续加强双边贸易发展对两国有着积极的影响。通过数据分析了中国近年来对新西兰贸易的高速增长,随着四十年间的不断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澳大利亚的新西兰第二贸易大国。新西兰对中国而言尽管贸易量并不明显,但在经济的很多方面,有很多‘第一’,这些‘第一’对中国而言影响远胜于贸易量的影响。中新贸易中虽然贸易量小但是贸易速率很高,双方应该在未来继续加强贸易合作。  相似文献   

17.
2008年4月7日,中国和新西兰签订了《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协定》。本文基于国际分工理论,利用贸易强度指数、对称性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贸易集中率等指标对中国新西兰货物贸易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新西兰双方货物贸易结构互补性强,集中度高,分工形式以产业间贸易为主等特点,最后,本文对中新货物贸易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农业在中国和东盟国家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两者之间的农产品双边贸易格局成为各国学者的研究焦点。在总结其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最新的数据对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现状和内在结构进行阐述,分析中国对东盟农产品贸易双重格局形成的原因,最后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大连大学学报》2016,(4):21-25
《中韩自由贸易协定》的正式签署,对中韩双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延边州由于语言、文化、地缘等因素,面临着尤为巨大的机遇和挑战。韩国是延边州重要的对外贸易伙伴,协定签署后,延边州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发展壮大对韩贸易往来,进一步推动延边州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浅谈中日贸易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日双边贸易关系发展非常迅速,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的新形势及中国良好的投资环境,为进一步扩大中日双边贸易创造了机遇。中日贸易关系的发展使中日双方的经济互补关系得以充分体现。但中日贸易关系和现状喜中有忧,两国贸易磨擦频发,日本国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等都影响着中日双边贸易的合作与发展,两国唯有不断增加沟通交流,加强协调协商机制的建立和健全,进一步挖掘、深化合作的新思路、新途径,才能实现贸易繁荣的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