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1 毫秒
1.
高建辉 《考试周刊》2009,(46):149-149
新课程的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放在首位,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引导。教师要向学生不断提出要求,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有爱心、细心和耐心.学生才会有你追我赶的练习热情.形成奋发努力、团结进取的学习气氛。教师把学习和掌握动作艺术地贯穿到竞赛性、游戏性强的练习中去,学生的好奇心会驱使其去不断地探索问题,获得知识.学生的兴趣也会不断地得到培养。  相似文献   

2.
首先,教师不应把自己对问题的认识想当然地强加于学生,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设置问题:其次,一般地,以“问题”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思考比以“结论”的方式将结果告诉学生更具穿透力.对思维训练更加有效;最后,教学工作需要教师不断思考,不断改进,需要教师创造性的劳动和智慧.  相似文献   

3.
课堂中只有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落实教学目标,真正提升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学生的智力才能得到不断地开发和提升。体验式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行为中采取各种措施让学生经历真体验,把学生的主动性转移到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并在参与解决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进而形成学习上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4.
面对逐步深入进行的课程改革.广大物理教师越来越重视教学中的教育方式。那么如何激励学生去思考、质疑并提出问题呢?首先必须要搞清楚所谓的问题是什么。广义地来讲,它就是人在对未知事物的认知过程中.客观事物之间的矛盾在人头脑的反映。从已知到未知的过程会产生许多的问题,教师只有在教学中精心准备.鼓励和引导学生把产生的问题提出来,并加以解答.学生的认知能力才能不断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5.
桂华 《宁夏教育》2013,(9):25-26
课堂提问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信息输出与反馈的桥梁,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产生情感共鸣的纽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巧妙地把问题贯穿于教学中并服务于教学,整个课堂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只有掌握了提问这门艺术,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才能不断提高课堂  相似文献   

6.
学习活动应当是主体积极参与的一种源自于内在需要的活动,是学生不断地积累经验、改变经验、重组经验。不断地更新自我、充实自我的过程。研究性学习着力于学生的学,鼓励学生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的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它改变了学生以单纯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有益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创新意识。而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或其他成人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必须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体,处处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处处为学生考虑问题、设置问题,把学生的活动作为课堂教学过程的主线,最大可能地去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而教师的活动具体表现为不断积累教学经验的同时,还不得不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有所创新。现就对现高二物理教材中的两则演示实验的改进,  相似文献   

8.
当化学教学活动中出现突发事件时,教师要有快速的应变能力即良好的教学机智。当课堂上发生学生质疑出乎意料的问题、演示实验失败或出现异常现象、课后辅导被学生提出的问题"将了军"等突发事件时,教师要采取以诚感人、机智的处理方式,把问题交给学生,还要求教师不断地更新专业知识,养成良好的教学机智素养。  相似文献   

9.
一、何谓"问题"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就是把教学内容设置成比较连贯的一系列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把结论整理、归纳,最终得出所学的知识、内容,并掌握一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思维导图是一种革命性的教学工具,它可以让学生把知识很好地进行融会贯通起来,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知识体系和框架。历史教师可以不断地尝试把思维导图运用到历史教学中,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学习,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和学习能力都会不断地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教师要突显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要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掌握主动权,能够主动、自觉、积极地学习。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英语学习的规律、情绪、爱好,用启发的方法不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化被动为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并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水平再高的教师也无法代替学生自主学习,只有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使他们在教  相似文献   

12.
所谓问题探究式教学法,就是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线索,并把这一线索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即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教材,理解问题、讨论问题,最后教师根据讨论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讲解,准确地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法比较适合农村学生的特点,实践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创设问题情景.尽可能地给学生创造质疑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的思维定向奔放,让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求异创造。在新课导入时,教师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景.以此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把学生带入问题的情景中,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促使他们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例如,教学《能被2和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只要学生能说出一个数.自己就能知道它能否被2或5整除。处于强烈的好奇心.学生都抢着说出较大的数,力求难住教师。  相似文献   

14.
一直以来,我们的课堂总是教师不断地提出问题,学生被动地接受和思考。须知,教师代替不了学生思维,也代替不了学生发展。因此,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发展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应指导学生主动提问,让学生有机会提出自己的问题,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5.
当学科对学生有了吸引力,学生对学习充满信心时,我们教师要趁热打铁,不断变换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日趋复杂的教学内容不断地通过新的教学方法传授给学生。  相似文献   

16.
在教学过程中,问是学生积极思考的标志。可是,笔者发现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很少向教师提问。主要原因在于教师习惯于“满堂灌”或“一言堂”。把自己当成高高在上的权威,把学生看作是知识的容器,习惯于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这样学生就成了学习的机器。那么,课堂上教师应如何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不断地提出问题呢?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6,(75):139-140
基于问题学习的物理教学,有别于传统教学(即讲授式的教学),指的是物理教学中,教师把教与学,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并高效地结合起来,为学生创设不一样的问题情境,指导学生在该情境下提出问题,并独立探索,使教师的"教"始终围绕学生的"学"展开,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意识,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8.
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问题情境教学的关键是要创设恰当的情境、准确设置有层次的问题以及教师精心的引导;通过不断创设问题情境,以疑引思,激起学生积极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再通过准确设置的问题激起学生探索的欲望,为知识的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最后,在教师精心的引导下,把学生成功地引向知识海洋的彼岸。  相似文献   

19.
陈军 《盐城电大学报》2001,(3):68-69,74
计算机这门学科既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它要求学生不仅要很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操作实践中去,并在操作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在整个授课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完成课本的教学内容,而且要保证学生对学习内容能够熟练操作并且加以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20.
叶圣陶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即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而并非单纯灌输知识。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引导学生得到知识的同时,发现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教师需要在教学中进一步学习并不断总结经验,才能更加游刃有余地实施教学,正确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