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批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有两个不同价值思路:一种是基于主权原则而产生的国内法治途径,根据此种分析方法,《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中所确认的普遍人权在中国国内法上只具有与公约批准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法律所保护的权利相同的效力,为此,批准公约时就必须考虑宪法所规定的各种宪法权利、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中所保护的权利如何在法律效力上优越于《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中所确认的普遍人权,并以此来对不一致的规定在批准公约时实行必要的保留或者是做出解释性声明;另一种思路是基于“人权入宪”的契机,承认《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中所规定的普遍人权已经被宪法所肯定,成为中国宪法所保护的个人所享有的宪法权利的一部分,由此产生的问题就是在批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后如何制定一部整合国际人权公约中的普遍人权和宪法所保护的公民的基本权利以及其他法律、法规所保护的个人权利的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权保障法》。  相似文献   

2.
自然权利理论是近代自然法学说的要义和核心,它克服了自然法的不确定性和实证主义的恶法亦法思维,为西方人权奠定了基础。本文从阐述科克宪法中的自然法思想到分析美国宪法实体性正当程序是对自然法形式上的超越,来论述宪法的自然法思想。  相似文献   

3.
宪政经济学的方法和理论认为劳动权是人权保障的起源之一,是公民宪法权利体系中一项最基础而重要的权利,它与宪法的社会发展的价值紧密相连。保障劳动权是宪法社会正义的重要体现,是一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成败的首要公民宪法权利。  相似文献   

4.
无论是国内法还是国际法,全部的法律问题,实质上都是权利和义务的问题。权利和义务是法的核心,其中权利是本位的,义务是权利的派生,而在诸多权利当中最重要的就是人权。本文对我国宪法人权来源和人权主体与国际人权两公约的异同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宪法在人权来源上表述不明确,而在人权的主体上与公约是一致的;二者价值观念上的差距,有赖于经济的巨大进步和立法上的前瞻性加以缩小。  相似文献   

5.
试论我国人权的宪法保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权是人类社会最高和最具有普遍性的权利,是人作为人所享有的权利,是人之为人所具有的权利。人权分为应有的人权、法定的人权和实有的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权利、文化权利、经济权利、社会权利等。人权的内容是不断发展的。宪法是人权保障书,是人权据以实现的最高准则,既确认已有人权,又保障人权的实现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世界主要国家以宪法高度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进行保护。我国宪法修改使人权保障入宪,但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刑事诉讼权利的沉默权并未规定。从人权保障的角度看,我国宪法应明确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沉默权,并对刑事诉讼法作出相应修改。  相似文献   

7.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权成为宪法的一个重要问题,各国宪法普遍关注人权,扩大了公民的权利和自由的范围,并强化了人权的保障措施.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尊重和保障人权",对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妇女作为人权保障的应然主体,理应享有同等的权利保障.然而,现实中妇女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遭受普遍歧视.本文以我国妇女人权保障的必要性为切入点,讨论我国目前妇女人权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救济措施,即为保障妇女权利的实现,必须要回归妇女作为人享有人权主体的地位.同时,需要在宪法中平等赋予和保障妇女的各项权利,并以宪法价值和精神来构建妇女人权保障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9.
论人权的宪法保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权保障必须以宪法为依托,因为人权保障不仅是宪法的重要内容,更是宪法的逻辑源点和价值目标,对人权的确认和保障是宪法价值的集中体现。人权保障的宪法意义就在于适度控制国家权力以保障人权,这是宪法权威的最好体现。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宪法诉讼制度不仅是我国宪法监督制度的现实要求,更是广大人民实现权利自救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权利贫困是法学解释中弱势群体的首要特征,而宪政是以宪法为前提、以法治为基石、以人权保障为目的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因此,作为“人权短板”的弱势群体其权利问题的研究解决属于宪政建设的重要内容。平等权是其他宪法基本权利实现的基础,宪法是弱势群体权利保障的最坚固壁垒,从宪法实施角度寻求基本权利救济,也是弱势群体平等权保护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论学生申诉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学生申诉权是学生享有的一项法定权利。人权保障、权力制约、程序公正是学生申诉权的法理基础,学生申诉权是一项制度化的基本人权,是宪法性权利的具体化,是获得权利救济的程序权利。学生申诉权的实现和保障需要建立和完善学生申诉制度。  相似文献   

12.
钟瑞友 《红领巾》2005,(1):10-15
从1989年开创人权理论研究到2004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尊重和保障人权“,我国人权事业十五年的发展是一个从根本性变革到制度逐渐成熟的过程.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人权事业的发展,应该在人权的权利类别、存在形态、制度保障、组织保障、意识培养、文化建设和理论研究等方面做出相应的抉择.  相似文献   

13.
人权具有道德权利、法律权利和宪法权利的多重属性。全球气候变化侵害了人权,引起了国际人权诉讼。我们应当从权利学与经济学的双重视角考察气候变化与人权的国际保护之间的关联性。人权的核心功能是要矫正资源分配权的失衡现象,从而维持国家公权力与个人私权利的大致平衡。以人权保护的需求为原动力,以人权的矫正功能为手段将有助于实现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所谓人权,主要是指某一主权国家通过宪法及法律对人民享有的生存权、政治权利、经济权利、文化和社会权利的确认和保障。  相似文献   

15.
宪法化的人权:公民基本权利的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公民享有的最根本、最重要的权利,从本质上讲,基本权利是人权在宪法中的表现。近代以来,人权理论逐渐生成,但其道德性使之具有内容模糊、保障乏力的缺陷。对人权缺陷进行补救的成果就是将人权载入宪法,使其具有内容的确定性和效力的最高性。近现代宪政实践充分证明,基本权利就是宪法化的人权。  相似文献   

16.
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宪法修正案草案在宪法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头一条即第三十三条中增加一款,作为第三款:"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因此,对于人权概念的正确理解也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人权是历史地产生的.只要是人,他就应该享有作为人的基本的权利.因而人权具有普遍性、动态性以及限制性.  相似文献   

17.
宪法与人权关系密切。宪法作为人权的保障书,其主要职能是为了保障人权。我国现行宪法是对已有人权的确认,但同时在人权的规定上仍存在不少有待完善之处。因此,要通过实施宪法,确认人权范围、确立违宪审查制度来实现宪法的人权的保障功能。  相似文献   

18.
知情权应是一项宪法权利 ,这可从它在国际人权法文件和各国法律制度对知情权的规定、知情权与表达自由的关系等几个方面得到论证。我国宪法应明确规定知情权 ,这是人权保障的要求 ;也是宪法实施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诉权的宪法权利属性及其实现途径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将诉权理解为一般的法律权利,已不足以对我国公民的法律权利提供有效的保护。人民主权原则、人权保障原则以及现有公民基本权利的真正实现,要求确认诉权的宪法权利属性。作为宪法权利的诉权,主要包括诉讼程序发动权和诉讼裁判获得权两个方面的内容。解决我国公民诉权保障方面存在问题的关键是尽快通过宪法确认诉权的宪法基本权利地位,建构专门化宪法诉讼机构。  相似文献   

20.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民主宪政的一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权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04年,"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被写入宪法,我国对人权的保护得到进一步完善.但是,该项权利的保障依然有许多值得改进完善的地方.最为重要的是,要将宪法原则变为实际行动,将应然化为实然.这需要我们切实遵守人权原则,将人权落实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