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网络流行语存在着大量的语言变异现象。语言由语音、词汇和语法三要素构成,因此网络流行语的变异会体现在这些层面上。本文通过原型理论分析网络流行语在语音、语义和语法上的变异,从新的角度解读网络流行语。  相似文献   

2.
流行语的存在和流行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流行语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有其自身的特点,语言变异是其创新性的体现。原型范畴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的重要理论,本文拟通过原型范畴理论分析部分流行语的语义特点和结构,以期从新的角度解读流行语这种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3.
在网络语言中,变异现象普遍存在,其表现形式主要有语音变异、词汇变异、语法变异、语义变异等。以近几年的热门网络流行语为例,对网络语言的变异现象及其原因进行分析,为我们进一步正确理解和分析网络语言提供帮助,也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发展和变迁。  相似文献   

4.
语言作为人类表达思想交流情感的工具,会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校园流行语作为流行于校园的一种话语形式,也在经历着种种变化,因而语言变异随之产生。从模因论的视角,以校园流行语为研究语料,从语音、语义、词汇和句法四个层面探析校园流行语变异现象。  相似文献   

5.
以网络流行语“囧”为例,运用现代文体学理论,从语音、书写、词汇、语法、语义等语言层面分析网络语言的文体特征及文体效果,同时对语境根源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形成了具有创新性、丰富多彩的社会流行语。无论是在西方国家还是在中国,社会流行语都是一种客观存在、不容忽视的特殊语言现象。社会流行语在日常交际中时常可见,并且被很多人是指并应用。英语流行语和汉语流行语来自于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网络用语、热点新闻话题、外来语、学校语言等等。甚至还有一些创作的新的社会流行语。但是流行语与语言规范相矛盾,社会流行语影响了语言语音,语法,书写等方面的正规性和规范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总结并回顾了语言磨蚀与词汇减损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提出词汇减损是语言磨蚀的一种体现。同时作者强调相较于生机勃勃的语言磨蚀研究,词汇减损研究还处于开始阶段,并就词汇减损提出四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王峰 《考试周刊》2013,(16):26-27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语言作为一种开发性的动态系统突出体现在词汇上,翻开报纸、打开电视、浏览网页,人们随处都可以看到现在较之前发生变化的词汇。"屌丝"这一词汇,作为2012年最火爆的流行语已经形成了大面积的影响,同时作为网络热词,它更代表着一种文化现象。本文对"屌丝"这一网络词汇的起源、定义、应用、影响等作一般性的分析,以社会语言学理论为依托就"屌丝"一词的产生和发展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社会语言学的理论框架下,从语音、词汇、语义方面列举了大学生电影流行语这一语言变体的表现形式,并根据语言变化观和言语社团理论,对其流行原因进行了分析,对其前景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语言磨蚀,研究语言磨蚀能给语言习得带来启示。长期以来,英语专业教师的输出和学生的习得处于不平衡状态。通过调查有4年工作经验的广东工业大学毕业生的词汇磨蚀现状,比较接受性词汇知识和产出性词汇知识,结合语言磨蚀理论,对英语专业教师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分析聊天室里的语言现象,比较网络聊天语言与书面语和口语的异同,可见出网络聊天语言既不同于书面语又区别于口语,它继承了书面语的美学功能和口语的实用功效,网络聊天语言也必须遵守言语行为理论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6,(37):27-28
在信息技术和国际互联网的催生下,越来越多的网络流行语如雨后春笋般产生了。在社会语言学的视野里,网络语言也是现代语言的一部分,是现代语言中的新事物,它增强了现代语言的多样性。然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网络流行语丰富了现代语言的同时,网络语言暴力现象也随之产生。本文以2015年十大网络流行语之一"宝宝"为例探讨了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并且对网络语言暴力现象作出了反思。  相似文献   

13.
语法是程序性知识,语法系统具有封闭性特点,所以相对于语言技能、词汇、语音等语言层面,语法最耐磨蚀。许多教师和学生抱怨新视野大学英语语法讲解很少,这并不是本教材缺点,而是本教材依据最新二语习得理论编写教材的体现。  相似文献   

14.
网络现如今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网络流行语在短时间内成为人们耳熟能详、司空见惯的日常词汇。究其原因在于这些网络"热词"是对于一段时期内,特定社会现象的描述,在人群中产生心理共鸣,成为强势的流行语言元素。文章将从语言模因论的角度探讨这其中的原因,并对各类网络流行语作出分析,解释其意义、传播的原因以及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5.
语言磨蚀与外语学习关系密切。通过对100名大二和100名大四的非英语专业的学生的词汇测试,证实了词汇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磨蚀现象,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词汇语境教学、运用构词法分析新单词的词汇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新疆双语教师因职业需要与少数民族语言的接触较多,习惯于按照交际合作的原则进行教学和交际,导致他们的母语表达受到少数民族语言的影响,产生不同程度的磨蚀,在词汇、语音、语法各方面表现出母语磨蚀现象。  相似文献   

17.
语言有三大系统:语法、语音和词汇。其中,语法和语音相对稳定,而词汇则比较活跃。网络流行语是词汇中比较活跃的部分。随着网络的普及,很多与网络有关或是通过网络迅速传播的新词热语应运而生。网络新词以其简单独特、诙谐幽默和富有时代性的特点,近年来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英语和汉语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两种语言,在词的构成方面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本研究从构词法的角度切入,通过对大量英汉网络新词的分析和分类,发现两者相同的构词方式主要有类比构词、缩略构词、谐音构词、借词等;而英语网络新词通常使用的融合构词和创造新词的方式,在汉语中极少出现,这是由两种语言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8.
网络流行语是社会、文化和科技发展的产物,是一种文化现象。从语言的角度来看,这些词汇很多是源于汉语本身独特的文字魅力,也有不少源于英语,其共同特点是流行时尚又不乏诙谐幽默,反映着当今五光十色的社会现象,因此如何准确翻译这些网络流行语成为翻译工作者在新时期面对的新课题。网络流行语的英译方法可分为直译、意译、词类转换法和音译等。研究网络流行语的英译方法,对语言的规范化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电视广告中的语言首先是书面语,从语言学和视听艺术两个角度综合分析,它应该是有声的书面语和无声的书面语的结合体。那些耳熟能详的电视广告语言成为时下的流行语,前者是因,后者是果。那些千篇一律、苍白无力、不知所云的广告语言是因为创编者违背了电视广告语言作为书面创作语言的严肃性、规范性所致。所以,电视广告语言的创作必须抓住其话语文本特征。  相似文献   

20.
高中外语教学的投入和收效长时间不成正比。这也使得英语学习者和科研人员对语言磨蚀理论产生兴趣并着手从多方面研究它对基础阶段的英语学习者产生的影响。为基础阶段的外语词汇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同时也可以提高外语学习者词汇运用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