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执政的基本方式,是提高我党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我党对执政规律的科学认识,是适应我党党情变化的客观要求,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内容。我们必须深入研究依法执政的实现方式和途径,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内容,规范党依法执政的行为,严格执法,带头守法,加强监督,实现党依法执政。  相似文献   

2.
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是我党提高执政水平、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当今有着重大的意义。新世纪新阶段,要提高我党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就必须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必须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必须总结本国经验和借鉴他国经验,必须开拓进取、勇于创新。  相似文献   

3.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就加强党的执政能力深化了一系列概念,其中“执政资源”是一个颇为重要的概念。20世纪末期苏共正是在执政资源枯竭的背景下政权被倾覆的,其教训应该为我党深刻汲取。自拨乱反正、改革开放二十余年来,经过三代领导人的不断努力,我党在拓展执政资源和强化执政基础方面,取得了丰富的宝贵经验,正因如此,我党才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刚举行不久的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更是深化了对执政资源的认识,明确了党对执政资源的观念意识。相信十六届四中全会之后,党的执政能力会得到进一步加强,加上不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会使中国社会在持续稳定发展的轨道上继续前进。  相似文献   

4.
民主党派的监督是加强我党执政能力建设的有力保障。我们应当发挥民主党派自身所拥有的人才荟萃、信息灵通、集思广益等独特优势,在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下,切实加强民主党派的参政能力建设,促进我党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以不断推进我党执政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5.
党的执政能力的发挥,必须依托大量有效的资源,其中“意识形态执政资源”发挥着无形而又巨大的作用。全球化时代,我党意识形态执政资源建设必须具有更大的开放性、创新性,才能抵御西方敌对势力的渗透,整合全民族的力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持久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本文从我党应正确处理主导性与多样性、先进性与层次性、批判性与建设性、继承性与创新性、法治性与德治性等五个方面阐述了加强我党意识形态执政资源建设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课题,制度建设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中之重。推进制度建设,既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7.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是时代赋予我们党的历史使命。新时代要求我党要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这就要求我党从思想理论、组织、作风和制度机制等方面努力创新。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这是我党面对新的历史时期的新形势、新任务而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执政能力关系各行各业,高校同样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高校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是先进文化、先进思想生产的重要基地,承担着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职责,是党的执政、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能不能在思想政治上牢牢占据这块“营盘”,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政治走向和民族的素质。与此同时,  相似文献   

9.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是我们党为巩固执政地位、夯实执政基础,实现长期执政目标而采取的一项意义深远、关系重大的决策。一推双考选拔干部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途径,是目前我党科学、公正地选用干部较好的形式之一,实行一推双考干部选拔制度具有以下方面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
网络舆情以其突发性、直接性、一定程度上的偏差性严峻的挑战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挑战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共产主义信仰,也挑战我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挑战同时也是机遇,加强网络舆情引导有利于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有利于我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1.
“德治”观点在我国很早就有流露。它与“法治”作用同等重要,是治理国家根本手段之一。本文对“德治”的内涵及演变作了分析,也对如何继承传统“德治”思想有益成份为社会主义政治服务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2.
我们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在新世纪新阶段的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是在把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社会建设学说和党自身的执政实践、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有机结合的基础上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在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才能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依法治国”已成为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理论来源于实践 ,“依法治国”思想最终来源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创立者———邓小平 ,对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形成和发展有重大的贡献。我们从他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经济建设以及国家稳定的思想论述中都可以发现“依法治国”思想的萌芽。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学术界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内涵、重要性、对策、执政方式、执政资源、执政安全、执政规律、执政理念、执政合法性和执政党自身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具体实践和新经验还缺乏科学总结和概括。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还缺乏深入剖析,对如何真正有效地提高领导干部的五种能力、如何使领导班子成员个人的能力形成班子集体合力、如何进一步有效地整合执政资源等重要的实质性问题还缺乏深入研究,特别是对党的执政理论、执政规律的研究还缺乏深度,操作层面的研究成果还较少。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掌全国政权的执政党。在近60年的执政实践中,我们党不断探索执政兴国规律,历经坎坷曲折,得出了依法执政的科学结论,并把它上升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基本经验和原则之一。要使依法执政成为全党共识,始终坚持和贯彻依法执政的原则,就必须深刻认识依法执政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深刻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反映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的新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我们党成为执政党,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本文认为,科学发展观指明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途径,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供了核心价值导向,提出了新的时代内涵,明确了执政方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7.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法治与人治的对立,主要表现为法律与领导个人的意志之间的对立。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不但提出了主张法治,反对人活的思想;而且还深刻地阐明了法治的内涵,及其与人治的严格区别。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既是法制的实现形式,也系统地表明了邓小平法治思想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18.
苏联解体、苏共亡党。对自身执政能力建设重视不足无疑是一条重要原因。苏共执政后期。执政方式和执政体制上的缺陷日益明显。加上苏共长期以来对内对外奉行错误的执政方略,导致苏共执政环境日益恶化,执政资源逐步流失,最终动摇了苏共的执政基础,使之丧失了执政地位。这充分证明:无产阶级政党夺取政权不容易,执掌好政权尤其是长期执掌好政权更不容易。因而必须持之以恒地加强自身的执政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在新时期提出的历史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为关键之一是搞好法治建设。鉴于此文章在分析了我国法治建设的必要性、现状和弊端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应如何完善我国的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20.
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了系统的德治思想。在孔子的德治体系中,天命论是德治的人学根基,为德治提供了必要性;爱人是德治的基本精神,礼是德治的墓本形式:“克己复礼”的道德修养、“轻征薄敛”的经济政策和礼乐教化的统治之方成为德治相辅相成的实施手段和措施。孔子的德治思想在今天仍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