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写作教学应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因为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在作文教学中应充分体现作文是生活的需要,写作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这一宗旨。  相似文献   

2.
何建飞 《小学生》2013,(11):37-37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写作是生活的需要,二者缺一不可。新课标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意。为落实这一建议,寻求作文教学的新路子,改变现行作文的不尽人意,切实培养学生作文的能力,我认为作文教学应走生活化作文之路。一、生活化作文的必要性近几年的作文教学在考试指挥棒  相似文献   

3.
正2012年,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的表述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作文言之无物,内容空洞,其根本原因是教师让作文的主体——学生,远离了文章的源泉——生活。因此,教学中不要把学生限制在单一的读书学习上,而是创造条件让学生向生活靠拢,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断积累生活中真实的情感体验,从而在写作中不仅言之有物,而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可见小学作文教学应侧重于生活与作文的联系,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表达生活。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写作的基本理念是:“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感受生活、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因而,学生的作文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教师要在作文教学中提高学生驾驭语言、自由写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车立红 《考试周刊》2013,(73):49-49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学生的写作有这样的论述:"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这段话说明了小学生活作文写什么内容。总的来说就是写生活,写熟悉的人、事、景、物,特别强调要说真话,表  相似文献   

7.
写作是学生运作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一种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过程。写作能力的高低体现了学生语文素养的高低,因此,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应贴合学生实际,挖掘学生的兴趣点.让学生乐于动笔、易于表达;应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热爱生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使学生在对生活的感悟中自主作文。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使学生走进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积累写作素材,在阅读、背诵、视听中积累写作语言:应创设多彩的写作形式培养学生的自主作文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8.
<正>"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是新课标赋予作文教学的新理念。笔者认为,在作文教学中,应让学生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一、贴近实际,多一点真话"孩子们有他们自己的生活,有他们独特的认识生活的方法,也有他们独特的表达手段。"(杨再隋)因此,关注儿童,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接近儿童,触摸学生的情感世界,显得尤其重要。在作文  相似文献   

9.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写作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在记叙文写作教学中,教师都不由自主地引导学生作文时"贴近生活"。然而,对中学生、尤其是初中生而言,"贴近生活"的范畴过于广阔,学生作文时常常无所适从,最终导致作文泛泛而谈、雷同居多。生活无处不在,概念化的生活广阔无边:祖国山川、江河湖海、日月星辰、草木虫鱼、风俗人情等等,古今中外,可谓包罗万象。但是,如  相似文献   

10.
生活是一本无言的"大书",也是一切创作的源泉,作文教学只有建立在学生真实、丰富多彩的生活基础上,反映学生的真实生活状态和思想感情,才具有生命力和持久性。语文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由此可见,小学作文及其教学的基础要植根于学生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和感悟",读"好生活"无言书",抒发学生的真情实感,使作文摆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手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针对当前小学作文教学的实际,笔者认为,在作文教学改革上,应努力实现以下“五个转变”。  相似文献   

12.
<正>写作是一种表达自我的方式。高三学子"问题作文"暴露出一个共同的问题:作文"无我"的现象严重突出。笔者从长期的高三语文教学中梳理出学生"问题作文"种种"无我"现象,以飨读者。一、少"真实的自我"表达学生作文是对学生生活的反映,生活是学生写作的源泉,"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生的"真实的自我"来源于生活的"真"。作文应是学生对生  相似文献   

13.
作文指导课上,尽管教师从审题、选材、布局谋篇等方面讲得头头是道,但学生作文还是比较空洞,假话连篇.作文教学困挠着我们.<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说明:小学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强调作文教学生活化."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作文教学应指导学生观察生活,认识社会,丰富见闻,使学生的写作活动更加开放,写作素材更加鲜活,写作触角更加敏锐,写作内容更富有时代气息.在评价方式上,我们对学生的作文要实施动态指导性评阅.  相似文献   

14.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达交流思想感情的重要方式,是认识自然、认识社会以及认识人自身并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据调查表明:一大部分的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有怕写作文的心理。对此,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浅谈一下让学生走出作文困境的途径和方法。一、消除害怕心理,培养写作兴趣学生害怕作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的原因是学生没有理解作文的要义,把作文与生活隔离开。文章的源泉是丰富多彩的现  相似文献   

15.
设计理念: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瓶颈。“作文难,难作文”,很多时候学生感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学生缺少生活体验和生活感悟,自然难以写出东西来。本次习作教学,我贯彻新课标中“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的新理念、新方法,深化作文教学改革,实施愉快教学,体现快乐作文。  相似文献   

16.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而当他们写起作文来却眉头紧锁、无从下笔。我们写作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消除他们对"作文"二字的神秘感,能够用心地去感知生活,享受生活,表达生活。  相似文献   

17.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基于这种认识,我对小学作文教学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总结为观察、阅读、思考、练笔——小学作文教学的四部曲。  相似文献   

18.
生活是学生作文的源泉,写作是学生生活的再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教师应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使作文与生活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9.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但笔者通过调研发现大多数语文教师和学生仅把写作看成一种任务,甚至是一种负担,没有任何乐趣可言。长期以来,教师始终霸居课堂,作文教学每况愈下,逐渐"退隐",甚至游离于语文教学之外,教师学生都抱着"望年收"的心态,这种现状令人堪忧。笔者发现目前初中作文教学确实存在较多的误区,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新作文》2006,(Z1)
写作是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作者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过程,是人的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虽然对于写作的重要性大家都不否认,对作文教学的研究也一直没有中断,但作文问题却似乎始终没能解决好,致使作文已成为教师头疼、学生苦恼的事。我们在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