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建设“两型社会”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组成城市之一,鄂州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发展和行动计划,文章从发展现状和规划思路出发,探讨鄂州建设“两型社会”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
长株潭城市群的教育发展要注重制度创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长株潭城市群作为国家“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改革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其教育发展问题既是“试验区”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试验区”综合改革的重要措施。如何推进长株潭城市群教育发展的改革试验?我以为,关键是要注重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3.
《中等职业教育》2010,(4):43-43
自2003年教育部与上海启动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始,至2009年3月全国已经形成八大教育试验区,其中,天津、四川、河南、广西和三峡库区5个试验区属于专门的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长江沿线的上、中、下游的重庆、武汉城市圈、上海3个试验区属于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上述八大改革试验区的试验内容,因时因地各有侧重。但是,它们都是围绕“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促进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这个主题展开的。  相似文献   

4.
以改革求发展文/何向荣———浙江实验技校的办学思路浙江实验技校隶属于浙江冶金集团,地处温州改革试验区,1978年建校。近年来,学校顺应改革开放的历史潮流,锐意改革,不断创新,探索出了一条“适应市场、依靠社会、自主办学、自我发展、服务经济”的职教办学新...  相似文献   

5.
<正>加快教育信息化发展,既是事关教育全局的战略选择,也是破解教育难题、补齐民族地区教育短板的紧迫任务,更是促进教育公平、推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教育强国的战略途径。为破解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瓶颈,探索民族地区教育质量提升模式路径,2020年至2022年,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启动实施了历时三年的“民族地区智能教育试验区试验校建设项目”,建立了22个试验区和121所试验校,协调了20所项目支持学校,利用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共同搭建应用平台、实施“三个课堂”、开展远程教研,构建智能课堂、共享数字资源,探索构建民族地区教育数字化发展新生态。项目在2020年、2021年连续两年纳入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  相似文献   

6.
毕节试验区的建立、发展和改革都离不开各民主党派的支持和帮助,试验区所取得的成就同样也离不开各民主党派的帮扶。各民主党派服务试验区改革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多党合作经历了缘起阶段、形成阶段、成熟阶段、完善阶段这四个过程。多党合作服务试验区改革发展,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优越性,展示了各民主党派推动试验区发展的强大动力,揭示了各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的新路径。各民主党派帮扶试验区取得成就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在多党合作服务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中应做到:科学规划、重点打造、合理分配、民需为准,以便推动试验区更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开展高等教育协作是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完善高等教育结构、创新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战略举措.长三角地区具有开展高等教育协作的良好条件与基础,也积累了一定经验,但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深层次问题.以建立“长三角高等教育协作区”或“长三角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为依托,确立“自上而下”的长三角高等教育协作改革路径将为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协作改革的推进提供新的考察视角与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8.
《中国高校招生》2011,(10):19-19
在26所高校内部选择一些学院,设立“教育教学改革特别试验区”,实行教授治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这是教育部最新启动并重点推进的试点学院改革项目,成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发布实施一年来高等教育改革的一大进展。  相似文献   

9.
毕节试验区改革开放、先行先试的政策已经实施了25年,但就其发展历程而言,仍然受到当地保守思想的牵制和阻碍.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1]这是《国务院关于同意深入推进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规划的函》和《深入推进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规划2013-2020》出台的关于毕节试验区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依据.毕节试验区行政体制改革同样是推动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必然选择,是政治体制改革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过程,是推动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也是毕节试验区全面改革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建设是2005年至2010年教育部与天津市政府共同建设的项目。文章从职教改革试验区体制机制建设的角度,提供了天津职教经验和思路。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改革十年风雨历程,硕果累累。在取得理想成绩的同时,我们需反思过去改革十年的得与失。寻求课程改革新出路。通过对区域课程改革现象与政策透视,对比分析区域课改的存在性、合理性、可能性和差异硅,认为实施区域课程改革是一条可能、必要、合理、恰切的路径。课改政策向区域倾斜,制定区域课改新方案;区域联动互助合作,催生区域课改新理念;校本培训针对区域.彻底解决课改“三课”难等是推进区域性课程改革的具体策略,是整体、持续、有效促进课改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新农村学习型学校社区建设旨在推广学习型组织概念,改革农村办学和教学观念,利用“活知识信息中心”的培训平台,促进农村教师和校长的专业发展,提升农村学校教育素质,推动农村社区发展。经过三年的实践探索,新农村学习型学校社区的建设为农村学校教育的改革、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与社区的互动、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等搭建了平台,提供了机会,有效地探索出了一条在西北农村贫困地区建设新农村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改革的深化,电大教育的重新定位和转型发展成为历史的必然。近年来,唐山广播电视大学从分析唐山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环境出发,审时度势,抢抓机遇,积极主动地实现发展转型,提出了加快实现"四个转变"、构建"三位一体"办学格局的总体改革思路和办学规划,把"加快发展社区教育"作为学校工作的战略重点之一,使唐山电大在唐山市社区教育工作中发挥了骨干作用,促进了唐山市社区教育工作的全面发展、创新发展,助推唐山市社区教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职业教育的发展越来越迫切地需要实现职普融通。现阶段,我国中等层次教育的职普融通并不全面,许多问题呼唤全方位、深层次的职普融通。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人才的培养方式缺乏终身教育、生涯教育的意识,课程设置侧重就业目的,对人的全面发展兼顾不够;制度上不允许学生在普教和职教间互相流动,不是本质上的融通。职普不融通制约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我们应该从中等层次职业教育的角度,审视职教与普教,承认二者在诸多方面存在差距;从课程设置、学分互认、证书等值等方面入手,建立职普融通的"立交桥",多渠道探索职普融通的路径,促进职普融通的发展,形成制度,从而为建立健全的职教体系服务。  相似文献   

15.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中西部地区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所在,对于落后地区的怀化要真正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科学发展、后发赶超的战略目标,就必须在转变发展理念、转型发展模式、创新发展路径上走出一条适合本地区发展的道路来.  相似文献   

16.
为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创新发展需求,应绕开高校分层、分类理论设计中的纷争,基于"使命差异"来确定中国特色基层型大学面向基层、服务地方的办学内涵。在准确把握内涵的基础上,对其办学定位进行准确描述,参照当今世界高等教育思想,调整发展思路,寻求转型路径,逐步推进中国特色基层型大学由单一学术发展取向转向"社会化"集成办学,逐步适应世界高等教育改革趋势。  相似文献   

17.
先进理念与有力技术的完美结合是缔造现代课堂典范形态的两大支撑点。当代高效课堂改革的内在线路之一是寻求一条高效课堂理念与现代技术文化之间更为完美的结合方式。技术是"形而上"的思想与"形而下"的工具组成的有机体,高效课堂理念在技术文化的技术思维、技术手段、技术工艺等层面都能找到相应的结合点。高效课堂理念技术化过程的实质是先进课改理念与技术文化全面融合的立体化过程,是先进课改理念借技术思维、技术手段、技术工艺来付诸实践的过程。这一过程有三个关键环节:课改理念的精确化、课堂手段的现代化与教学过程的工艺化,构成了高效课改理念技术化的"三部曲"。如何在技术与艺术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努力实现理念与实践在技术条件中的完美耦合与整合匹配,是当代高效课堂改革的重要思路。这一平衡的实现需要重点解决三大平衡:有形模式与无形变革间的平衡、理念创新与技术配合间的平衡、学习环境与教学控制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具有各种动力因素问相互交织和更替的规律性特点。以制度变迁为视角,纵观30年政治体制改革的轨迹,基本经历了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利益多元化”、从“单边行动”到“多元主体”、从权力基点下的“强制性变迁”到利益基点下的“诱致性变迁”的动力变化过程。民主化的价值取向构成了政治体制改革的路径依赖,成为贯穿政治体制改革的一条主线。  相似文献   

19.
台湾农村小学在少子化的冲击下纷纷关闭或被并校。但农村小校有没有存在的价值?解决小校的问题只有并校一途吗?被列为最贫穷的三个县之一的台湾南部的云林县,在教育环境极为不利的条件下,实施“学校优质转型计划”,进行校本课程的改革,三年下来,终于使许多小校浴火重生,展现学校的新风貌。以云林县成功小学为例,探讨农村小学如何经由校本课程的改革进行学校再造,由此探讨偏远小校存在的核心价值,并申述校本课程在学校再生过程中扮演的角色。  相似文献   

20.
文章结合海淀区教育发展现状,通过对海淀区从数字校园到智慧校园、从数字教育到智慧教育发展的探析,提出了“技术推动教育变革”的核心理念,探讨了相关理念和模式的转变,并探索了海淀区智慧教育发展的技术路径.“技术推动教育变革”理念的得出为海淀区智慧教育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也为其他地区乃至全国的教育发展带来重要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