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术语解析】描写是文学创作的基本手法之一。描就是描绘,写就是摹写。描写就是作者对人物、事件和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描写的方法不同,又可分为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直接描写,又称正面描写,是对人或环境的直接描述。侧面描写,又称间接描写,通过对其他人或环境的描写,从侧面烘托所写人物、所写之景,从而收到"烘云托月"的效果。比如汉乐府《陌上桑》对秦罗敷的描写:  相似文献   

2.
同学们,写文章离不开恰当的描写方法,特别是写人的记叙文,除了抓住人物的特征来描写,刻画人物的性格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更全面、更深刻地塑造人物形象。七年级语文第二册第二十课《口技》就是一篇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完美结合的范文。它记叙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表现了一位口技艺人的高超技艺,令人深切感受到口技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文章主要从表演者和听众这两方落笔,进行深入浅出的描写,突出口技艺人的高超技艺。一、对表演者的描写,是正面写“善”,属于正面描写对表演者的描写重在其所表演的两个场面…  相似文献   

3.
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写人记事常用的手法之一。它是一种正面写尽,荡开笔墨,换一个角度,间接再写的一种描写方法。这种烘托的方法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天地,读者可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补充、丰富描写对象,达到“未著一字,尽得风流”的艺术效果。纵览中学语文课文,侧面描写有多种类型:(一)正衬式侧面描写用同类事物或人物正面衬托所要写的事物或人物,是谓正衬式侧面描写。此法犹如古人所云“水涨船高船更高”。例如高中第四册课文《明湖居听书》,为了刻划民间艺人“白妞”王小玉形象,用其同类(徒弟)“琴师”、“黑妞”…  相似文献   

4.
对人物的描写,除了对其肖像、语音、行动、心理进行直接的正面描写外,还可以间接的从侧面进行描写,概括的说就是通过对周围其他人物或环境的描写,间接的描写主要人物的方法。这种人物描写方法能够使本留有空白并呈现难以直述的妙点和美点,让人回味无穷。刘熙载在《艺概》中说:“正面不写写反面,本面不写写对面、旁面,须知睹影知竿乃妙。”我国古人把这种方法又称为“反面敷粉”,极言间接描摹之妙处。人物侧面描写,在具体本运用中,常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李保春 《小读者》2013,(5):39-40
侧面描写,顾名思义,与正面、直接描写相对应,指写入状物时,不从正面入笔,而是从不为人关注的其他面着笔,衬托出事物的本来面目。常见的侧面描写体现在以物衬物,以物衬人上面。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对所写对象的侧面描写,激起读者的想象力,产生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诗意效果,实现对要表现主体对象的最终突显。侧面描写的极端便是反衬手法的运用,即用相反的事物来表现本要表述的事物。  相似文献   

6.
所谓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其作用是描绘人物的形象及内心世界,再现自然景色、事物情状,使人物活动的环境具象化。那么,如何描写人物或景物呢?一、人物描写常用方法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两种。1.正面描写就是指对人物做正面的刻画,直接把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和心理等方  相似文献   

7.
《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一节中对林黛玉、王熙凤、贾宝玉三个主要人物的出场描写各具特色.写黛玉出场,主要从正面进行心理描写、言行描写及从侧面进行外貌描写,揭示其性情;写凤姐出场,主要是采用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之法,正面描写其言行举止,并通过黛玉眼中所见,抓住其服饰、容貌特征,展现其性格;写宝玉出场,主要运用了"推来拉去之法"和侧面描写、正文反作、对比描写等手法,活现其形象.  相似文献   

8.
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它是相对于正面描写(直接描写)而言的,是指不直接描写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活动或事物的形状、情态、质地、色泽、大小等,而是通过周围与之相关的人、事、物、景的描写和渲染,使描写主体更加鲜明突出的一种写作方法。作文时,侧面描写往往能够起到烘云托月的作用。如《陌上桑》在写主人公罗敷的美貌时就是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巾肖)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罗敷究竟有多美,通过这番侧面描写,读者自然可以通过想象去感悟,去体会。  相似文献   

9.
怎样刻画人物呢?方法是多样的,有以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的间接展示,有以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的直接揭示,还有以动作描写来折射人物性格、反映社会生活的写法。其中对动作描写的偏好,可以说是任何一个作家皆不能例外的。高尔基认为,写人物要让其多行动少说话。老舍曾说,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站起来。可以说,动作是透视人物心理的多棱镜。下面对人物动作描写略作阐述。一、动作描写类型:单一动作描写和动作群描写1.单一动作:重笔特写凸现人物个性动作细节,尤其是凝聚人物个性的细微动作,往往是个性化人物的特有标志。…  相似文献   

10.
论间接描写     
一描写是文学作品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从描写的角度分,有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直接描写又叫正面描写,是指对在场的人或事物作直接的正面的描摹和刻划。间接描写则是指对周围的人或事物进行描绘,以此来表现所要写的对象,因此它又叫侧面描写。清朝文学家刘熙载说:“正面不写写反面,本面不写写对面、旁面,须知睹影知竿乃妙。”所谓“睹影知竿”就是从事物的“反面”、“对面”、“旁面”来曲照出事物  相似文献   

11.
记事写人的文章中,为了使其记叙的人物形象鲜明、性格突出,事情具体生动、感人至深,作者除大量的正面描写外,往往采用侧面描写的方法。所谓侧面描写,就是采用烘云托月的手法,从描写对象的周围着眼来加强对描写对象的描写,间接地反映人物的思想性格,展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它能以经济的笔墨,收到以少胜多的效果,让读者对人物感到自然、亲切,说服力强。正如作画一样,有了绿叶的衬托,红花方显得更明艳。常见的侧面描写有以下几种: 1.景物点染。景物描写是对人物活动范围里自然景物的描绘。教材中所选的文章,主要是便于小学  相似文献   

12.
要把人物写得有血有肉、活灵活现,除必要的正面描写外,还要学会用侧面描写来塑造人物。具体来说可以通过环境描写来烘托、反衬人物形象,可以通过第三者口述来增强人物的真实性,还可以写人或物的反应,进行补充。  相似文献   

13.
写美食,不用"正面冲突" 一般来说,我们写美食,都会对美食进行正面描写,通过美食的颜色、质地、香味、口感来写出它的美味. 但是,在《腊八粥》这篇课文中,沈从文爷爷并没有直接描写腊八粥,而是通过描写主人公八儿的语言、心理、动作,侧面烘托出腊八粥的美味!  相似文献   

14.
人物的心理活动是极其丰富而复杂的,写好人物的心理,能很好地揭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思想品质。心理描写可以是正面的直接描写,也可以是侧面的间接描写。因为正面的心理描写常常会带入作者的主观色彩,处理不当便会使所写人物“失真”,因此,初学心理描写更多的宜采用间接描写,从侧面展示人物的心理。这种方法,课本已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范例。总的来说,间接的心理描写主要有以下四种方式:  相似文献   

15.
<正>在记叙文写作中,对主要人物的言行、神态等方面进行描写是检验考生写作能力的主要评价标准。那么,如何强化对主要人物的描写?我从侧面描写的角度给同学们介绍几点技巧。一、侧面描写的空间更广阔,更能激发读者的想象力清代学者刘熙载在所著《艺概》中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这一论述形象地指出了侧面描写的重要意义及具体操作方法—将主要人物虚化的精神品质落实到周围人物和事物的具体反应。一看见丈夫瞪着金子的眼光,葛朗台太太便叫起来:“上帝呀,救救我们!”这是世界名作《守财奴》中的精彩描写。作家巴尔扎克在刻画“葛朗台”这个人物形象时,先采用正面描写,即“瞪着金子的眼光”来突出他对金子特有的敏感和强烈的占有欲。之后有一个侧面描写,即葛朗台太太的“叫”。这一“叫”其实非同寻常。葛朗台太太对丈夫的贪婪成性是十分清楚的,如果丈夫“瞪着金子的眼光”不是特别骇人,她是不可能如此惊呼“上帝呀,救救我们!”这一侧面描写使读者能想象出葛朗台的眼睛里燃烧着多么疯狂的贪欲之火。  相似文献   

16.
学生要写好作,不仅要有正确的思想观点和丰富翔实的材料,还必须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技法。众所周知,心理描写是塑造人物性格的一种重要手段,有时可直接刻画、正面剖析,有时宜间接描写、侧面烘托,语教材中有很多优秀作品都巧妙地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方法刻画人物。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以之为范例,引导同学们仔细咀嚼,深入体会、感悟,进而让他们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技法。下面结合实例介绍几种常用的描写人物心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单刀会》通过选用重大事件构成矛盾尖锐、冲突激烈、扣人心弦的戏剧情节,通过独具一格的间接描写,通过人物的语言、心理、行动、神态等直接描写,通过以人衬人、以景衬人、以物衬人等侧面烘托,使关羽大忠大义、大智大勇的盖世英雄形象丰满突出、栩栩如生、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18.
<正>让人物"活"起来是指将文章中的人物写得具体可感、活灵活现,能让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印象深刻。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综合描写,让人物立体呈现描写人物时,可以从语言、动作、外貌、心理等方面进行直接描写,也可以通过景物或其他人物的行为、语言来进行间接描写或侧面描写。例如,都德《最后一课》的结尾就成功地运用了多样化的描写  相似文献   

19.
侧面描写又可称为“间接描写”或“烘托”,是一种重要的描写方法。它不是直接表现描写对象,而是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写来表现描写对象。它和正面描写相辅相成,共同完成描绘、刻画描写对象的任务。  相似文献   

20.
《明湖居听书》选自刘鹗《老残游记》第二回“历山山下古帝遗踪,明湖湖边美人绝调”,写的是江湖艺人白妞王小玉的高超演技。文中多用“侧面描写”之法,收到“烘云托月”,“水涨船高”的艺术效果。一、以琴师、黑妞“正衬”白妞小说为塑造白妞形象,先引出琴师、黑妞,以他们演技之高来正面衬托白妞的演技,是谓“正衬式”侧面描写。琴师虽其貌不扬,但琴声“抑扬顿挫、人耳动心”“台下叫好的声音不绝于耳”;黑妞唱得更是“字字清脆、声声宛转,如新莺出谷,乳燕归巢”,观众皆“以为观止”。甚至还写到台下观众竟以为“黑妞”即白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