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会看病》这篇小文,讲的是我和儿子的一个生活片段,几乎完全是原始风貌,我不过是按照时间的顺序直接记录下来。多年来,我在创作中基本遵循着一个原则:小说可以虚构,但散文几乎都是真事。二者  相似文献   

2.
中国俗语称:三句话不离本行。我是一个历史学者,所以我的这篇说教育的小文要从上海的一则历史往事开始。  相似文献   

3.
郁达夫曾说:“我以为一篇散文的最重要的内容,第一要寻这‘散文的心’”。赏读席慕蓉这篇散文的关键,即在于找到她这篇散文的心。本文由三个看似不相关的片段联接而成,孤雁、荷花、小草,分别被作者铺衍成一段美丽的文字,然后不容置疑地组合到了  相似文献   

4.
邢会云 《父母必读》2011,(12):140-141
本来,我对避洋节最不屑了,觉得这和中国人没啥关系。但不久前偶然看到一篇讲述外国父母和孩子过圣诞节的小文,突发奇想:何不引申一下,洋为中用呢?  相似文献   

5.
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一书,篇篇散文文清语淡,自有一种力量与深邃,在不经意间戳中人性的根本,让人总是能感受到作者对于教育深刻而细腻的洞察力。《负担过重何以会导致肤浅》就是这样一篇触动我心灵的小文。  相似文献   

6.
今天是鬼节,谨以这篇稚嫩的小文遥祭我亲爱的妈妈。  相似文献   

7.
伯特兰·罗素的《我为什么而活着》是一篇短小精炼的散文。本文从语篇和词汇这两个角度来对其逻辑性进行文体学分析。其中,语篇层次上的分析以主位推进模式为角度展开,词汇方面的分析主要集中在文中副词的使用上。分析表明,这篇散文在语篇结构和内容方面,都表现出严密的逻辑性。同时也证明了这两种文体学分析方式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永运的森林     
杨朔是散文大家,他所写的散文都是精典之作。《荔枝蜜》一文被选入中学生课本,更是堪称典范之作,在学习这篇课文时,当我正在说这篇散文怎样美的时候,一个学生私下里说:“这不是没有缺点”我于是停下来问他有什么缺点?他说:“文中‘我’与养蜂员老梁的对话就写得很呆板.你说,我说,一点变化都没有。”我一想,这  相似文献   

9.
朱自清,当之无愧的现代散文大师,其散文风格独树一帜:朴素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练,文笔清丽,极富有真情实感。一篇篇美文,不仅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还给无数读者带来美的享受和情操的陶冶。《荷塘月色》就是这样一篇征服了无数读者的经典美文。,当年在老师的引导下,我体验到荷塘月色美景带给我的心旷神怡,那时就对大师的写景妙笔叹服得五体投地,那皎皎的月光、田田的荷叶、亭亭的荷花、渺渺的荷香、沉沉的黑夜、踽踽的诗人、淡淡的忧伤,这一切都深深映刻在我的头脑中。时隔多年,在人教版的高中教材里,我与这篇美文重逢。  相似文献   

10.
为什么要写这篇《我和丹尼的故事》?我问自己:因为丹尼是一个很特别的美国小男孩?还是因为我想用这篇小文收藏起我和这个美国孩子间曾经发生过的许多美丽的小故事? 记得在一次赶回幼儿园的路上,我不幸被  相似文献   

11.
这是一篇颇有特色的散文。它让我很自然地联想到鲁迅的散文《阿金》。鲁迅在这篇散文中描写了一位从乡下来到上海做佣人的女性阿金,她的咋咋呼呼、风风火火、吵得我们的大文豪无法集中精力做自己的伟业。我以为,《阿金》最有价值之处  相似文献   

12.
朱自清是现代文学史上最出色的散文大师。他的散文风格朴素清新、语言自然流畅,往往于淡中求雅,平中出奇。《绿》这篇散文也不例外,的确是情景交融,诗意盎然,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其构思的别致,结构的精巧,令人感到耳目一新。在文章开篇,作者开门见山,落笔先点明:“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如同拉二胡的人定弦儿一般,这“惊诧”二字也就确定了这篇散文的感情基调,同时这一句又似奇峰突起,首先在读者心中造成悬念。接着开始写为什么会惊诧的原因,也就是“绿”得不同寻常。作者以游踪为线索,选择了山边、梅…  相似文献   

13.
美点赏析台湾女作家龙应台以客观犀利的风格著称,长于杂文和文学批评,同时她的散文也别具风味,通过对一些生活细节的描写,让人情不自禁地沉浸在她营造的那一片温馨多情的气氛里,读来口有余甘。这篇小文通过写她与两  相似文献   

14.
秦牧同志的《菱角》是一篇叙事生动、逻辑严密、说理深刻的议论性散文。该文原标题是“菱角的喜剧”,收入中学课本时改为“菱角”。我觉得这两个标题都与文章内容不相切合。大凡将具体的实物用作散文的题目,这实物或者是文章的线索,或者是体现文章主题的关键材料,或者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如编在同一单元的其它两篇散文,巴金的《灯》  相似文献   

15.
说实话,我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写文章了。一来上了年纪.虽然身体依旧健朗,但因眼力不济,阅读、书写委实已不太方便:二来在这信息化时代,看着老师们嗒嗒嗒地敲击着键盘,我这个落伍者,也只有羡慕的份儿了。但是。当编辑部请我写一篇关于杨惠娟的小文时.我还是欣然答应了。  相似文献   

16.
数学是我的专业,集邮是我的爱好,写一篇关于两者联系的小文一直是我一个小小的愿望。这倒也不是强行的拉郎配,二者之间的相似之处及历史渊源的确值得一书。  相似文献   

17.
我在第三期的短评里说过:“我希望散文像生活而不太像艺术,而又不是照搬生活。”这篇《护工纪事》似乎正是一个例证。  相似文献   

18.
《卖油翁》这篇短小精悍的散文究竟阐明什么道理?它的主题是勉勤还是戒骄?遍观各种有关教学参考资料,几乎莫不认为主题在于勉勤,在于说明“熟能生巧”的道理。我的看法则不然,我认为这篇散文叙述了陈尧咨以善射自矜而受挫于卖油翁的经过,并以此阐明了不应恃技而骄的深刻道理。下面谈谈我持这种见解的理由。《卖油翁》一文摘自《归田录》。《归田录》是欧阳修晚年致仕后所作,其内容多为记述  相似文献   

19.
我以为这篇散文,以雕琢胜,也以大气胜。这篇散文,作者记叙的是和他的一个朋友的故事。文章里介绍了画家的客  相似文献   

20.
印象三题     
这篇散文给我们的第一个强烈的印象是篇名的怪:记念的目的、作用之一本是防止忘却,而这篇散文的篇名说的却是为了“忘却”而要“记念”,这不是有点怪么 ?虽然作者在开篇第一段似乎就作了解释:为了摆脱悲哀而作此文,“照直说,就是我倒要将他们忘却了”。但这种思路、做法总让人觉得有些与众不同,总让人觉得这里面有一些让人回味、思索的东西。   读这篇散文的篇名、开头与结尾,总让我想到鲁迅小说《伤逝》中涓生在子君死后的一段感想独白:“长久的枯坐中记起上午在街头所见的葬式,前面是纸人纸马,后面是唱歌一般的哭声。我现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