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约翰在宗教世界里自我寻求和身份重建进行分析,探讨了约翰身份分裂的深层原因以及宗教在约翰身份认同中的作用和影响。同时指出只有在宗教中约翰才能得到救赎。  相似文献   

2.
易卜生早期诗剧《培尔·金特》主人公培尔.金特走的是一条宗教救赎之路,是宗教道善力量与反宗教的罪恶力量的冲突之路,在他身上善最终战胜了恶,他最终得到了宗教救赎。其宗教救赎之路包括三个阶段:青年培尔——对宗教的向往与逃避、中年培尔——对宗教的放弃和重拾、老年培尔——皈依宗教得到救赎。易卜生的人性探索主题在此得到生动与具体的体现。这部在早期诗剧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对其中期社会问题剧和晚期象征主义戏剧创作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20世纪20年代,艾略特创作了具有经典英美文学象征主义和现代主义诗歌《荒原》。在《荒原》这首诗中,艾略特认为经过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整个西方社会处于一场没有信仰和没有秩序的危急中,他觉得只有重新建立人们对基督教的信仰才能拯救整个西方社会。然而因为基督教的观念没能很好地把握现代世界,因而导致了他宗教救赎以失败告终。虽然艾略特失败了,但是他的努力是很有价值的,宗教救赎的无路可走正是提醒我们要开辟新路,救赎世界,这就需要我们在艾略特的指引下继续探索和进步。  相似文献   

4.
《天路历程》是漫长的18世纪极具社会影响力的作品之一。作者约翰·班扬在这部宗教寓言中将基于个人主体性的信仰选择视为个人宗教身份及社会权威建构的驱动力,并在"救赎""名利场"这两个命题中揭示了权力与权威个人主体化的过程。班扬认为,个人救赎是基于个人认知,自主选择的信仰之路,并在神意指引下,独自面对各种考验,直至灵性的成长;同时,个人救赎是在与他者,以及社会这类"名利场"的互动中得到验证,并以推动属灵社会的建构为目标。班扬的作品深受读者喜爱,并参与新兴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深度契合,对社会精神建构有着深远影响。《天路历程》在文本传播与社会影响这两个层面揭示了个人主体性之于文学公共领域建构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代中国辛亥革命的爆发,使长期以来依据强权而存在的传统儒学信仰受到了沉重的打击,而新的信仰系统却没有及时建立,社会上出现了信仰迷失的局面。为了应对信仰危机和宗教的救赎宣传,蔡元培提出了美育救赎的主张,以期拯救人心,重建信仰。但其理论上的缺陷,导致了其最终以失败而告终,这不能不说是蔡元培的一大憾事。  相似文献   

6.
王尔德《斯芬克斯》一诗铺陈夸饰、用典迭出、晦涩难懂.层见选出的多重宗教指涉是该诗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解开《斯芬克斯》之谜的一把钥匙.王尔德通过对基督教、异教等多重宗教的否认,展示出一个信仰的荒原,又通过将多重宗教相互交融嵌合,构建起以“美”为教义的审美化的宗教,反映其欲通过“审美救赎”拯救信仰缺乏、精神贫瘠的维多利亚时...  相似文献   

7.
康建云 《文教资料》2015,(2):19-20,35
《智血》解读了主人公黑兹尔从反叛到皈依宗教的心路历程,同时也渗透信仰与救赎的宗教问题。作者在作品中运用的象征手法贯穿始终,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效果。本文从小说中主要人物名字、汽车埃塞克斯和托金汉姆城等三方面的象征意义入手,探讨作者真正所要表达的宗教寓意与宗教情节。  相似文献   

8.
宗教救赎叙事不仅拓展了文学的言说空间,也为文学意义提供了一种有效的价值参照。宗教救赎叙事进入到文学创作中,使得中国文学呈现出多种文学形态,这无疑丰富了当代文学的表现形式和内容。本文通过对中西方文化粗略的比较来探讨宗教救赎主题的定义和表现形式;以宗教救赎主题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发展概况为例,探讨宗教作为一种文化资源,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以及文学创作是以什么方式来表现宗教救赎主题的。  相似文献   

9.
王尔德的戏剧《莎乐美》和小说《道连·葛雷的画像》被认为是其唯美主义的代表作。这两部作品中人性与神性的紧张冲突与对立,折射出作家隐藏于写作背后的宗教信仰困惑与焦虑:一方面,作为唯美主义者,王尔德向往古希腊文化中肉体的崇拜与感官享受;另一方面,他又对基督文化中强大的宗教道德力量深感恐惧。而王尔德对这两部作品结局的处理则表明,他最终抛弃了对希腊多神教的信仰,转向了公正、悲悯、宽容的耶稣基督以寻求救赎。  相似文献   

10.
《圣经》中的伊甸神话对犹太作家卡夫卡有着深刻影响.其小说即是对亚当夏娃被逐出伊甸因后人类命运的思考。这可从人物的违禁、罪感及受到的驱逐、死亡等惩罚中得到印证。上帝与人的关系是卡夫卡思考的重心。在二者间存有鸿沟的情况下,他推崇信仰方式的个性化,即走向上帝的救赎之路。卡夫卡有着较强的宗教意识。不从宗教角度出发我们将难以读懂其作品。  相似文献   

11.
《金银岛》和《退潮》分别是史蒂文森早期和晚期的作品.两部作品中的隐含作者在宗教视角上既有关联,又有着微妙的差异.本文从救赎情节、典故寓意和信仰态度等方面解读两部作品的宗教细节设定,并结合史蒂文森创作历史语境阐释其不同时期作品中所表现的宗教书写异同.  相似文献   

12.
美国戏剧之父尤金·奥尼尔孜孜以求的探索和重建人生的精神信仰.其代表作《送冰人来了》拒绝了基督信仰,否定了宗教信仰引导和救赎人类的能力.该剧利用特定历史语境下的大众心理定势和语境转换的压力,从剧名、剧情和主要人物三个方面戏仿《圣经》,揭露救世主神圣外衣下的无能,解构宗教的神圣与权威,否定了上帝的救赎功能.  相似文献   

13.
卡森.麦卡勒斯是20世纪美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她的作品和其他很多作家的作品一样渗透着强烈的宗教意识。本文试图应用基督教的某些理念来诠释美国南方女作家卡森.麦卡勒斯的中篇小说《伤心咖啡馆之歌》,分析小说中人物追求信仰的历程和救赎失败后陷入的一种苦难宿命,以及作者在文中蕴含的某种希望——通过救赎重获新生。  相似文献   

14.
布尔加科夫的代表作《大师和玛格丽特》探讨的中心问题是信仰与世俗理性之争。从"无家汉"伊万这一人物形象中,可以看到在信仰与世俗理性的边缘处,伊万最终选择信仰、得到救赎。每个人心中都有"神性"的种子,只要心存信仰,即可获救。  相似文献   

15.
当今时代是一个“相对主义”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中,人类的信仰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机。寻求和重塑信仰精神,成为当代思想文化建设的重大课题。一种健康而有生命力的信仰必须建立在对信仰的真实理解的基础上,首先就要超越对信仰的流俗理解。本文试图通过对“信仰等同于宗教”的流俗理解之批判、“信仰就是迷信”的观念之破解、“信仰可有可无”的观点之追问,来澄清信仰的真实内涵。  相似文献   

16.
北村小说叙事有几个反复出现的元素:"真实"、"原痛"和宗教式救赎。"真实是与世界相持的方式",尤其表现为诗人的纯粹和执著;由于"人类最主要的职业是爱",生命的"原痛"转换为爱情的"原痛"。与世界相持的尖锐对立和"原痛"的无计消除,于是,宗教式的救赎成为二者的缓释,救赎可以得到安慰,但终究于事无补。  相似文献   

17.
梵净山佛教信仰从信仰层面看,女性参与的程度较男性为高,尤其是产生了观音信仰的"地域化"形式,即九皇娘、李皇后和观音菩萨三个原本不相干的形象叠合在一起,成为跨越圣俗世界的兼具原始自然崇拜之远古性、历史之真实性、佛教之普世性与救赎性的复合性女神。以性别为视角透视和分析梵净山地区这一佛教信仰现象,可揭示隐含在象征指符体系下的宗教本质及妇女在宗教信仰中的真正地位。  相似文献   

18.
南岳民间信仰以圣帝祝融信仰为代表,是一种集祖先崇拜与文化英雄崇拜于一体的民间信仰。南岳民间信仰是湖南地区具有地域特色的重要民俗事项,当代南岳民间信仰的生存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变迁是其必然趋势。具体表现在信仰对象趋向复杂化,信仰方式趋向多样化,信仰群体趋向扩大化、松散化。当代南岳民间信仰的生存策略:采用"双名制",依附法定宗教,以寻求政府认可;利用宗教文化搭台、旅游经济唱戏,实现大小传统的契合;利用以乡村干部、宗教人士、富人为代表的乡土权威的影响力,使民众重拾延续了几千年的信仰,营造了自己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9.
艾米莉·狄金森(1830-1886),一个谜一般的诗人,终其一生都生活在孤独之中。狄金森的孤独很大程度上源于她对19世纪新英格兰制度宗教的反叛。生活在清教主义的环境中,狄金森渴望得到上帝的认可和保护,以此获得信仰上的归属感。但是,在面对上帝能否救赎死去的灵魂的问题上,狄金森在最早时期就对上帝持有怀疑的态度,因为,她认识到了上帝的冷漠、无能、虚伪以及残忍。  相似文献   

20.
《红字》是霍桑浪漫主义小说的代表作,同样也是他宗教批判和宗教反思的扛鼎之作。在《红字》中,霍桑以基督教的"赎罪"原型向读者讲述了一段灵魂救赎的故事。这种救赎不仅是来自上帝的救赎,而且是来自个体良知的救赎。它虽发之个体却带有深远的社会意义。这样的主题寄托和传达了作者深远的社会忧思和人文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