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8 毫秒
1.
周汝昌先生《骗人的高鹗》(见《北京晚报》1月13日22版《五色土·名家》)认为高鹗善于骗人。铁证之一是“高鹗在他给假‘全璧’《红楼梦》作序时公然伪称是他在‘鼓摊’上收得雪芹原著的残稿”,还特别解释了“鼓摊”的原意。事实上,给“全璧”《红楼梦》作序的有两人,一个即高鹗,另一人是程伟元。“鼓摊”原作“鼓担”,序言说从“鼓担”上收得雪芹原著残稿的是程伟元而不是高鹗。如果说这就是骗人的话,那在此骗人说谎话的也只能是程伟元而不是高鹗。恰恰相反,高鹗在序言中说他接受程伟元的邀请共同整理雪芹原稿付摆字印刷之前,他对雪芹原稿…  相似文献   

2.
曾学红 《四川教育》2006,(10):29-29
[案例] 一位教师上《草船借箭》,在就课题质疑时.大多数学生都围绕“是谁借,怎样借.借到没有”等提出问题.唯独一个学生提出:“《草船借箭》这个题目不准确,因为‘借’是要经人同意的.而这个故事中是曹操中了诸葛亮的计。我认为题目应该是‘草船诈箭’或‘草船骗箭’。”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顿时搞闹起来。  相似文献   

3.
曹雪芹之梦     
樊杰英 《广东教育》2003,(12):53-53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个中味?”雪芹先生于《红楼梦》开卷处,便以知音难觅,更恐知音难觅而叹。雪芹之痴,可见一斑。而又云“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则可见其十年心血倾注于此书之心,可谓痛极、苦极矣。脂砚斋评曰“雪芹哭成此书”,此诚可信。《红楼梦》是悲剧,无可否认。读罢《红楼梦》,少有不掩卷慨叹者。或为宝黛爱情终成镜花水月所悲,或为荣宁二府盛极终衰所悟,又或为众女子(尤其是金陵十二钗)之风流云散、香消玉殒所叹。如此种种,亦诚然谓之《红楼梦》之悲也。然《红楼梦》之最可悲处,亦可谓《红楼梦》之最震撼处…  相似文献   

4.
《风月宝鉴》考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雪芹旧有《风月宝鉴》之书,乃其弟棠村序也。今棠村已逝,余睹新怀旧,故乃因之。”红学界根据这条畸批从二十年代起就研究《风月宝鉴》,纷纷发表意见:有的认为《风月宝鉴》“竟是以薛家为主线的”①,有的认为“我们能够确定王熙凤是雪芹旧作《风月宝鉴》的第一女主角的话”,那么,贾琏“只有他才适合担任原《风月宝鉴》第一男主角”,②可见至今谁也没有研究出《风月宝鉴》的真面目。有的论者干脆否定它作为《红楼梦》初稿的存在,认为“雪芹曾有一本名叫《风月宝鉴》的书,乃是他弟弟棠村写的序”,所以“‘序’就是这本《风月宝鉴…  相似文献   

5.
<正>一、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北大《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有一条注解:“‘极’作‘病’解,即‘困惫’之意,与‘劳’、‘苦’、‘倦’三字意义相近,不是副词。”四个词,连起来表达一个意思,总嫌太“词费”了一点。  相似文献   

6.
雪之署于杂文《“两个桃子杀了三个读书人”》,有的人认为这个笔名“同本文联系起来看,正是给三个‘读书入’昭雪冤枉——他们并未被‘二桃’所杀,只是被教育总长的不通所杀罢了!”有的人则认为“雪,洗涤之意也;之,为代词,系指‘二桃杀三士’这个典故”。我觉得这二种说法对“之”字的理解均不甚妥恰。说鲁迅是为三个“读书人”昭雪,是不通的,因为他们并  相似文献   

7.
乐燎原 《当代学生》2012,(20):34-35
诗法指津比拟,既是一种修辞手法,也是一种写作技巧。一般说来,"比拟"包括"拟物"和"拟人"两种类型,宋代魏庆之编著的《诗人玉屑》(卷九)中录有南宋诗人杨万里关于比拟的分类阐释:"白乐天《女道士》诗云,‘姑山半峰雪,瑶水一枝莲’,此以花比美妇人也;东坡《海棠》诗云,‘朱唇得酒晕生脸,翠袖卷纱红映肉’,此以美妇人比花也。"据此,我们不难理解,"以花比美妇人",是把人当作物来写,使人具有物的自然特征与本质属性,这种写作技法被称作"拟物";而  相似文献   

8.
陈师道《后山诗话》:“退之以为诗,子瞻以诗为词,如教坊雷大使之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今代词手,惟秦七黄九尔,唐诸人不迨也。”认为苏轼的词是天下极工之词,但不是本色;并且指出当代词手首推秦观和黄庭坚,他们的创作成就连“唐诸人”也比不上。那么什么是词的“本色”呢?《中国词学大辞典》说:“本色,此指本行,从词体特征来说,又指协律而歌的音乐性。”该《辞典》紧接着引用陈师道的这訇话一指m.“昕谮‘韭太囱.’一括煎姑词‘名不谐音徨’.苴宣煎姑诵睥害徨一枷十五f№谱竹词椎#韭不能  相似文献   

9.
高语二册《劝学》一文中‘绝江河’的‘绝’字,课本注为‘极、穷’,《教参》亦作此解。均误。此‘绝’所来注本都释为‘横渡’,未见异议。‘绝江河’即‘横渡江河’,如此讲解,文意畅达贴切。注为‘极、穷’,文意扦格不通,反倒把人搞糊涂了。《辞源》《辞海》《汉语大字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等均收有‘横渡穿越’这一义项,且首例书证都是本句。《说文》:‘绝断丝也’本义把丝弄断,引为一般的断绝。横渡江河好比截断河面水流,故又引为‘横渡、穿越’。此义在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节观摩课。老师正在上 《第一场雪》。 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山 川、河流、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 一层厚厚的雪。” 老师问:“‘山川’是什么意思?” 学生答:“‘山川’就是高山河流。” 老师又问:“文章中不是有‘河流’了吗?如果‘川’字当河流讲,这个‘河流’不是重复了吗?”  相似文献   

11.
在《语文学习》“争鸣”这个栏目里,曾刊过周遵汉、王丽亚的题为《雪融化之后是春天吗?——略谈中学语文教学的非科学性》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以广为人知的事例开头:“雪融化之后是什么?”老师的标准答案是“水”,而学生的答案是“春天”。作者在文中指出:“这个例子,当今已经普遍认为是创造性思维向传统思维挑战的典型例子。然而仔细一想,在这个例子中,学生的思维方式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仅仅他们对问句中的‘是’字的理解不同于教师的理解罢了,教师把‘是’理解为‘变为’,学生则把‘是’理解为‘将会出现’。”“导致学生的回答同教师的…  相似文献   

12.
自《红楼梦》问世以来,对薛宝钗这个人物就争论不休。清代笔记里曾记载一个故事:有两个好朋友,在谈到薛宝钗时“一言不合,遂相龃龋,几挥老拳”,以至后来“两人誓不说‘红楼’”(邹弢《三借庐赘谭》卷十一),可见分歧之大。另外,姚燮在《红楼梦总评》中说:“宝钗奸险性兴,不让乃母”,而涂瀛在《红楼梦问答》中却说:“或问:‘子之处宝钗也将如何?’曰‘妻之’。”时至今日,对宝钗的争论仍未罢休。但总的倾向是把宝钗骂得一无是处(尤其是五十年代的一些评论和文革中的评论)。我认为这样做是不符合作者原意、也不符合作品的客观情况的。  相似文献   

13.
诗学零札     
欧阳修《六一诗话》一则记当时九僧事,云有进士许洞“会诸诗僧分题,出一纸,约曰:‘不得犯此一字。’其字乃‘山’、‘水’、‘风’、‘云’、‘竹’、‘石’、‘花’、‘草’、‘雪’、‘霜’、‘星’、‘月’(一作‘日’)、‘禽’、‘鸟’之类,于是诸僧皆搁笔,“同书论杨亿一则又嘲此九僧为“前世号诗人者,区区于风云草木之类,为许洞所困者也。”九僧自是小家,境狭意浅,欧公的讥评不无道理。但从另一方面看,许洞的作法实不足取。中国传统诗歌将自然引入人生,天人相合,意境相融,最直观也最典型地反映出中国人的哲学观念与文化…  相似文献   

14.
曹雪芹其人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姓曹名霑,字芹圃,“雪芹”是他成年后自己起的号,晚年又起别号“芹溪”“梦阮”起名“霑”是什么意思?语本汉代扬雄《长杨赋》有句“仁霑而恩洽”是沾了天恩祖德的意思。字芹圃,也应是大人给起的。满族旗人好用“圃”字起名,如瑶圃、春圃、芝圃等;“芹”,“采芹”,在封建科举时代有指望“学而优则仕”的意思。曹雪芹长大后,不喜欢这种俗套,另外自己起了“雪芹”这个雅号。什么意思呢?语出苏轼《东坡八首》有句“泥芹有宿根”、“雪芽何时动”;苏辙《新春》诗有“园父初挑雪底芹”句。大概是取其高洁、生命力旺盛的意思。“芹溪”、“梦阮”是雪芹晚年题诗画常用的署名。  相似文献   

15.
贵刊一九七九年第二期发表的《读鲁迅散文〈雪〉》在解释“大阿罗汉”时说:“‘这回确是一个大阿罗汉了’一句,‘罗汉’之前加一江南民间习用口语‘阿’字,不仅突出了罗汉傻乎乎讨人喜欢的样子,而且使孩子们亲热、欢悦的感情溢于言表,著名的无锡泥塑‘大阿福’我们不就是这样称呼的么?”  相似文献   

16.
文章诊所     
‘像’与‘象’在报刊和荧屏上,经常把比较容易识别的‘像’字错写成象字。例如:‘小李把自己打扮得象一朵花’.‘雪象棉花一样白。’这两个例子均应把‘象’改为‘像’。‘像’表示在形象上相同或有某些共同点;好像、如之义等。一九八六年,我们国家发表的《简化字总表》,规定了‘像’和‘象’分开使用。‘像’不再是繁体字,而是规范字了。‘名不副实’与‘名不符实’一九九九年十二月十日,北京一家小报一版头条通栏标题为《名不符实的……》。‘符’即‘符合’之意。‘副’意为相配、相称。‘名不符实’的用法不准确。而‘名不副实…  相似文献   

17.
王维的绝句《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中的“返景”一词,不少人读成“返影”,教材为什么不将“景”字注上读音“ying”呢? “景”是“影”的本字,古本流传多为“反景”。《佩文韵府》引《拾遗记》和周权《济南原上》诗中的句子分别为“老聃在周之未,居‘反景’日室之山,与世人绝迹”、“夕阳‘反景’低黄埃,漠漠平沙浩如雪”,都写成“反景”。而《四时纂要》却为“日西落,光反照于东,谓之‘返影’。”因此,这个词便出现“返影、反景、返景”三种形式。  相似文献   

18.
郭宗明 《科技文萃》2001,1(6):107-109
从时代背景到段落大意到主题思想到写作方法到语法、修辞、逻辑阅读成了训练,训练就是做题,读书的乐趣、美感被扫荡殆尽,令人不禁发问绝不应该把王富仁先生发表于2001年2月1日《中国教育报》上的《好读书,不求甚解》一文,看作是一篇无足轻重的泛泛之论。这篇文章,对我国的语文教学,尤其是对所谓的阅读教学进行了有力的针砭,对现行的主流式教学方式,提出了极有价值的反叛式见解。譬如“好的书,是‘读’过就‘懂’持,‘读’同‘解’(理解)是同时完成的。在这个意义上,‘读’就是‘解’,‘解’就是‘读’。  相似文献   

19.
一、“以啮人,无御之者”其中“以”字,有的当作介词,有的看成承接连词,而一般视为假设连词,廖序东《文言语法分析》(1980年)主张“解作假设连词‘若’”的同时又附带提到:“‘以’通‘已’,解作‘已啮人’也通。”于此,廖先生失之眉睫:贯通上下文来研究,此“以”字只应解作表已然之“已”。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的奴隶制和封建制时代,人们不仅在生前有极森严的等级制度,而且对不同等级的人在死后也有许多不同的规定,日久形成习俗。在古汉语教材中,有时涉及这些习俗。因之了解它们有助于学习古汉语。现介绍几种如下: 一、关于“死”的不同称谓对于不同等级的人的死亡,古人有不同的称谓。《礼记·曲礼)下》说:“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音hōng)”。到了唐代则称二品以上大官之死:“薨”。如《新唐书·百官制一》:“凡丧,二品以上称‘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