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活中,人们会用"乖"来形容一些孩子,他们容易管教,不争抢也不吵闹,让父母非常"省心"。医学心理学专家却提醒家长,对这样的"乖"孩子应多加注意,他们有可能是"退缩儿童"。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教授王丽敏说,有些孩子虽然已经掌握语言,但经常保持缄默,不主动与人交往。与陌生人接触,会令他们惶恐不安。对他们来说,在家玩玩具、  相似文献   

2.
陈宇祝 《江苏教育》2012,(31):10-11
孩子生来就是自由的,是无拘无束的。小小婴儿,吃喝拉撒毫无压力。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经由长辈的教导或在自身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逐渐习得某些规范,这些规范帮助他们更加和谐地融入群体。对规范的遵从度,往往是成人评价孩子"乖不乖""对不对"的重要依据。在"乖与不乖""对与不对"之间,孩子的价值观在逐渐形成。然而,过度的遵从就会发展成盲从,即:不必思考正确与否,多数人或者权威人士(在孩子的心里,这样的权  相似文献   

3.
生活中,人们会用乖来形容一些孩子,他们容易管教,不争抢也不吵闹,让父母非常“省心”。医学心理学专家却提醒家长,对这样的“乖”孩子,应多加注意,他们有可能是“退缩儿童”。  相似文献   

4.
正他生于北京,是一个让母亲挠头的"坏"孩子。可父亲却另有他的看法:不怕孩子皮,就怕孩子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能太"乖",太乖的孩子往往抵挡不了坏。有时候孩子"坏"一点反而是一件好事,对"坏"孩子只要施以适当的教育,他会变乖的。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电子医学工程系的母亲觉得孩子的父亲说得很有道理,于是配合丈夫对孩子积极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  相似文献   

5.
安静的孩子     
安静的样子很乖,老师家长很喜欢我们安静,他们常说:“你就不能安静一会儿!”大人们喜欢安静,大人们更喜欢让他们的孩子们安静下来,很多时候,他们讨厌多嘴的孩子。  相似文献   

6.
在孩子的理解范围内向他们解释事实远比闭口不谈好,让他们明白这个世界总有很多的不如意,并不是因为他们不够乖,不够好。也许他们会担心和害怕,可是只要你的大手牵着他的小手,他们就会超乎你想象地勇敢起来。  相似文献   

7.
公告栏     
《父母必读》2008,(5):18-18
言论家长们对‘乖’孩子应多加注意,因为他们有可能是‘退缩儿童’。"——王丽敏(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教授)  相似文献   

8.
郭丽华 《父母必读》2008,(10):125-125
3~5岁平时挺乖的孩子,为什么一来客人就一反常态?怎样才能让他变得规矩一些呢?你的心担只要家里一来人,孩子就跟"疯"了似的,在客人面前跑来跑去,甚至爬到客人身上!这让你和客人都很尴尬。怎么才能让他停止胡闹?  相似文献   

9.
《家教世界》2014,(4):7-7
他生于北京,是一个让母亲挠头的“坏”孩子。可父亲却另有他的看法:不怕孩子皮,就怕孩子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能太“乖”,太乖的孩子往往抵挡不了坏。有时候孩子“坏”一点反而是一件好事,对“坏”孩子只要施以适当的教育,他会变乖的。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电子医学工程系的母亲觉得孩子的父亲说得很有道理,于是配合丈夫对孩子积极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多给孩子一些时间,让他们在"我主动"中成长;多给孩子一些空间,让他们在"我主动"中发展;多给孩子一些权力,让他们在"我主动"中选择;多给孩子一些方法,让他们在"我主动"中创造;多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们在"我主动"中成功;多给孩子一些赞扬,让他们在"我主动"中快乐……  相似文献   

11.
几乎所有的父母都有这样的体验:小时候孩子总是特别乖,父母说什么都听,可到了4岁左右,孩子开始不那么听话了,开始会说“不”了,这让父母很苦恼,于是,“你以前很乖,现在越大越不听话了”就成了很多父母的口头禅。其实,4岁左右的孩子出现不顺从家长的现象是很正常的,因为3-5岁是孩子自我意识的形成阶段,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这是一种成长,一种进步。父母应该就事论事,理解并引导孩子,不能简单而不加考虑地说:“你以前很乖,现在越大越不听话了。”经常听到父母的这种评价,孩子会不知所措、莫名其妙,还会产生自卑感,感觉自己很无助并开始否定…  相似文献   

12.
刚上幼儿园的多多比较内向、敏感,每天都会哭闹。今天是爸爸送多多来园的,多多又照常拉着爸爸的手哭了起来,爸爸却打了一下多多的手,大声地说:"都多大的孩子了还哭,一点都不乖,有什么好哭的,不许哭!"这样的场景我们并不少见。孩子在生活中会遇到各种不同的情形,自然而然会有不同的感受。比如,自己的物品被同伴拿走了,他们会生气;心爱的玩具丢了,他们会伤心;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他们会害怕。然而很多成人无法接纳孩子的这些情绪表达,认为这样是不乖的表现,有些成人甚至禁止孩子表达负面情绪。殊不知,如果孩  相似文献   

13.
新宝宝     
使孩子变乖可以从改变饮食入手对于性格暴躁的儿童,父母应多让他们吃鸡肉、羊肉及卷心菜、香蕉等蔬果,这有助于使其性格变好。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英国斯旺西大学心理学教授本顿分析了50年来英国儿童的饮食习惯后发现,如果想使性格暴躁或过度活跃的儿童变乖,可以从改变其饮食习惯入手。  相似文献   

14.
儿子是个乖孩子.可是,也正因为"乖",才让我担心其自理能力和应变能力.其实,在复杂的现代社会,孩子的这两种能力是很重要的.他对我们的过于依赖总让我担心.  相似文献   

15.
儿童心理学家哈塔布曾说:"预测一个孩子成年后的生存能力,不是看他现在的学习成绩,也不是看他乖不乖,能不能遵守课堂纪律,最好的也是唯一的方法,就是看孩子能不能跟其他孩子合得来。"一个孩子童年的交往能力的形成对其成年后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甚至可以说决定性的影响。但在培养孩子交往能力的过程中,家长切忌以下错误做法。  相似文献   

16.
学生进入学校,他的角色就迎来了第一次转变,从无忧无虑的戏儿变成了有约束力有学习任务的学生;从与万千宠爱他的家人相处,变成了与传道授业的严师相处。引领其成功转变的关键人物当然是老师。乖孩子人人爱,可是对不乖的孩子,教师要能及时用"四心"——耐心、细心、诚心、爱心去交流,找出其不乖的原因,正确地引导和化解其中的心理问题,让正步履蹒跚的孩子迈好稳当当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7.
小时候我是一个要强的孩子。那时爸爸妈妈和老师的夸奖经常让我生出无穷的力量。爸爸妈妈用赞美轻松地就让我乖乖地做他们想要我做的事。我努力地学习,我也乖乖地做家务,什么拖地板、洗衣服(要求是洗自己的衣服)、倒垃圾都做,而且我还不时十分积极地自己"拓展"一下内容,就想着妈妈回来一定很高兴.一定又夸我乖了。现在想来我也觉得好笑.可能妈妈们都会觉得"这真是个‘单纯’的孩子啊"。  相似文献   

18.
《孔融让梨》是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长期以来一直被人们当作教育儿童知书达礼的教材。对“让梨”的教育作用我深信不疑,只是孔融的父母是否吃了梨,我却不得而知。据我所知,现实生活中的父母大多是先夸赞他们的孩子如何的乖,如何的  相似文献   

19.
张淑艳 《下一代》2014,(2):14-14
正福民街小学有农民工、贫困学生、残疾儿童等近70人,为了让这些孩子能和其他孩子一样无忧无虑的学习、生活,学校领导在他们身上着实下了一番功夫,对他们实行一些"特殊"关照,通过这些关照让他们拉近与其他孩子间的距离,让他们渐渐消除心理阴影,让他们感觉与其他孩子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针对这些弱势群体的学生,学校首先要求教师以身作则,主动施爱,对他们多表扬,多鼓励,消除孩子们的自卑心理。学校针对这些孩子开展"五优先"和"七个一"举措。"五优先"即上课发言优先提问,各项活动优先  相似文献   

20.
真真刚满三岁,再过几个月可以上幼儿园了。真真的父母知道,孩子从出生到入园,是他们生活中的重大变化时期。那么,入园以前,父母应该对他们进行哪些教育?怎样才能使他们顺利地渡过这个重要时期,并较快地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呢? 真真的父母认为,要让女儿心情愉快,自觉自愿地上幼儿园,首先要使她充分作好心理上的准备。他们从来不说“你不乖,明天就选你上幼儿园”或者“你不听话,让幼儿园老师去管教”之类的话,以免孩子误以为上幼儿园是一种惩罚,对幼儿园产生反感和恐惧心理。他们还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有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