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历史长河中,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具有超乎作家意外的神奇效果,正所谓“作者之用主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读者与作者通过作品在心灵深处的沟通与共鸣,无疑是优秀作品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2.
钱梦龙老师在实验“三主四式”导读法之后,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学生学习过程虽然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但无论这一过程如何特殊,学生总是认识的主体,他们的认识活动只能通过他们自己的实践、感知,在他们自己的头脑里进行,别人谁也替代不了。”“这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决定因素。”清朝谭献说:“作者用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用接受美学的观点讲,读者在接受作品时,不必追求作者的原意,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予作品以创造性的理解。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教师的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  相似文献   

3.
从信息论的角度看阅读,阅读过程是一种信息传输过程。课文作用者信息输出系统,作品文本属信息存储系统,而读者则是一个信息接受系统。作品文本的存储信息,一般有“显信息”和“潜信息”之分。所谓“显信息”是作者用语言文字明明白白直说的信息,读者易于接受和理解。而“潜信息”是没有在字面上直接表达出来的隐含信息,读者必须通过一番思索才能理解。所谓“潜”就是指未曾言表,但又确实存在于某一语言形式中的含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话中有话”,“言外之意”。  相似文献   

4.
基于诗歌“知、情、意”的格式塔质,欣赏诗词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于诗相关知识的认识和从自己的知识系统出发直解诗的本意;第二阶段就作品所写之内容获得一种一对一的感动;第三阶段则是源于读者个人的修养和品性而获得的一种基于作品又超乎于作品本身的感发和联想。这三个阶段可以相对独立,也可以逐级递进。  相似文献   

5.
文学欣赏常常是有差异性的,欣赏者的理解也许正与作者的写作本意相同,也可能超过或有别于作者的原意,正所谓“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如果根据西方接受美学的理论来讲,这就叫“形象大于思想”。接受美学认为,一件文学作品的诞生,不仅要经过作家的创造,还要经过读者的再创造。文本意义的实现必须靠读者通过阅读对它具体化,以读者自己的感觉和经验来填充作品的空白处。作品的意义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作品本身,一是读者的赋予。《诗经·秦风·蒹葭》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回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文论中有许多经典的阐述,如“诗无达诂”、“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等都是精辟的理论。“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表达了意辞之间的关系,而“诗无达诂”则强调作者与读者之间的隔膜。清人谭献在《复堂词录序》中有言:“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未必不然”,这说明了“文本”  相似文献   

7.
“因声求气”是中国传统语文教学中的一种解读模式。“声”就是“熟读”、“讽咏”,是指读者的有声接受;“气”就是“神气”,是指作者的旨趣和作品的神韵。所谓“因声求气”就是读者通过反复的吟咏讽诵逐渐感悟作品,从而领会作者的思想情感与作品的风神格调。古人十分重视...  相似文献   

8.
兴在古代文论中是一个含义丰富,又颇有分歧的概念.它与古代文学表达和欣赏都有密切的联系,表现出独特的美学性质.在表达上,"兴"不仅是一个单纯的表达技巧,它也是一种物在心先的感发方式,它应该也能够和作品的思想内容相结合,用兴创造出作品含蓄蕴藉的艺术效果.在文学鉴赏中,兴具有激起欣赏主体的情感、唤起他们联想、想象、思维等诸种心理活动的特性.读者通过玩味、吟咏关注诗歌内在的审美意蕴,产生强烈的审美效应.  相似文献   

9.
阅读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心智活动,文本的价值就体现在读者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上。所谓“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周易·系辞》),所谓“同阅一卷书,各自领其奥”(赵翼《闲居读书》),所谓“作者以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得之”(王夫之《薹斋诗话》卷一),等等,说的都是阅读的个性化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一、审视人生古今中外的无数作品,对于人生作出了各自不同的诠释,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概而论之,若以“生存场”中的心态为分析标准,我们似乎可以认为,在许多作品中所充斥着的,是一种“自我”的张扬,这种自我,既是作者个体人格的体现,同时也代表了社会里一类人的群体意识.这类作品可以说是主观色彩浓郁的,富有扩张性的:不论其故事如何,风格何属,这些作品的一个共同之处是都表现出作者对自己的种种人生理想的纵情憧憬,他们在艺术的世界里自如挥洒,超越了世俗的种种束缚,运用丰富的想象力,营造出一个美妙绝伦的人生境界,令人心向往之;然而也有为数不多的作品,含蕴着作者幽深睿智的哲学思考,冷静地观照着人生的各个层面与丰富内涵.这一类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毋宁说是一种沉思的、审视的和内敛的属性.而对于读者来说,阅读这两类风格迥异的作品,所产生的心理效应自然是大不相同的.前者使人昂奋愉悦,唤起无尽的希望,感觉到在这世界中人有天然的优越性,几乎是无所不能的.所谓“万物皆备于我”,所谓“天人合一”,正是对这种心态的概括;而后一类作品却会使人感受到人生中的种种无奈与苍凉,困惑和迷惘;从而使人趋于沉静和思考,生发出对人生的质疑.所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对于爱好自由、富于想象力  相似文献   

11.
文学作品的共性就是情感性,即所谓“为情而造文”。作品往往凝聚了作者的情感以及对生活感受、体验和理解,因而作家常常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也就是说一篇好作品,“情”总是洋溢在文章之中的。“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一篇文章能引起人们心灵的共鸣,很重要的原阑就在于作者的情感使读者产生心灵感应,而那些缺乏感情的文章就难以产生感染力。最新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把“感情真实健康”作为写作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2.
小说艺术本来就是一种虚构性很强的艺术,故事情节中本身就有许多的偶然与巧合。而用不大合乎生活常情的反常情形来吸引读者,同时通过强化“言外之意”来使小说更富含审美情趣,往往是小说家构思过程中用心追求的一种手法。鲁迅先生在其小说《药》中就特意设置下好几处这类细节,初看很是让人不以为意,然而细加品味,方知作者构思上是何等地用心。让我们首先来品读一下作者在环境描写方面构想的两处特殊细节,咀嚼一下其中的“独特风味”。作品第一部分中,当华老栓后半夜前往“古□亭口”赶买人血馒头时,作者这样写道:街上黑沉沉的一无所有,只有…  相似文献   

13.
“兴”是中国古典诗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兴”从创作对象的角度来说,倡导缘物而感;从作者主观方面来说,提倡寓情写意;从主客观合一的作品层面来说,倡举意在言外、回味无穷的审美境界。通过对“兴”的考察与分析,可以从中看到中国传统的心物关系与灵感理论的基本特点。不仅诗兴活动是中华民族对待心物的审美态度在诗学精神中的升华,而且中国诗学精神本身也正是通过“兴”这一重要范畴显示出来。  相似文献   

14.
所谓氛围 ,是指弥漫于作品局部或全部的特定气氛 ,能够体现作家的价值取向 ,凸现作家所描绘的不同艺术形象的特点 ,给读者一种浓烈的美感。具有浓郁氛围的作品 ,不仅是为了作品主题和情节的需要 ,而更主要是让读者从中享受到一种情调 ,一种韵味 ,一种阅读快感 ,领悟到一种深层的意蕴。让读者从中对世界有新的或更进一步的认识。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 ,我们不能不为文中弥漫着的沉郁的人生况味 ,闪烁着的澄明的智慧之光所震撼。作者笔下的地坛 ,沉寂冷落 ,萧瑟幽深 ,“荒芜但并不衰败” ,一种浓烈的氛围 ,萦绕在我们的心间 ,挥之而不去 ,由…  相似文献   

15.
谈“吟咏”     
朝读古典文学目前有两种方式:—种是用现代口语的自然的声调来胡读,一种是用传统的腔调来朝读,有人称之为“吟咏”。这里只谈谈“吟咏”。“吟咏”是我国流传已久的朗诵古典作品的方式,是一种适合我国语文特性,通过声音节奏,体玩作品内在情绪的朗诵方式。古人所谓“吟味”,所谓“沉吟专思”,意思就是说“吟”与“味”、与“思”有着密不可的关系。“吟咏”有助于体察作品中的情感,使人心领神会。《宋史·何基传》有言:“读诗之法,须扫荡胸次净尽,然后吟哦上下,讽咏从容,使人感发,方为有功。”读诗如此,读文又何尝  相似文献   

16.
所谓鉴赏 ,就是通过作品的文学语言把握艺术形象 ,具体的认识形象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面貌和本质 ,体会其中所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品味作品的艺术技巧 ,从而获得欢欣愉悦。评价则是以欣赏为基础对作品进行分析研究 ,然后给与价值评定。这二者都是心智水平要求很高的活动 ,它们要求鉴赏者和评价者积极主动地投身作者构置的艺术图景 ,参与以作者提供的文本为基础的再创造 ,从而获得独特的审美感受 ,作出艺术评价。恰如鲁迅所说 :“看人生是因作者而不同 ,看作品又因读者而不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我们可以说 ,作品、形象是作者、读者 (当…  相似文献   

17.
“呼告”产生于感情强烈而急剧的变化之中,是用以抒发强烈感情的一种修辞方式或艺术手段。在文学作品中,它常常被用来表现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的种种思想和激情。由于呼告的语言生动活泼,所以能对读者产生强烈感染的效果。各种文学体裁,都把“呼告”作为重要的抒发感情的艺术手段。在戏剧中运用“呼告”,在我国是有光辉传统的,关汉卿的《窦娥  相似文献   

18.
南宋心学派秉持“心正则笔正”、“修己作文初非二事”的理念,将人品与文品视为一体。在他们看来,作者的人品对于诗文价值的高下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作者的气质是保证其作品端正方直的根本前提。只有当作者超越凡俗的、高尚的精神内涵渗透到作品中,才会起到感发人心的作用。因此,作者需要先立乎其大,以持守本心作为创作的根本前提和保障,反其本而充之,实现言传心声、情由中发的创作目标。  相似文献   

19.
接受美学告诉我们 :“一部作品的真正完成不仅仅在于作者的创作 ,还在于读者的阅读。”这说明阅读是创作的延续 ,读者要与作者产生共鸣来共同完成创作。产生共鸣首先是读者要研究作者与作品 ,探讨出作品的真情实感。“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刘勰《文心雕龙》)作者的创作动机或自我意识已在作品中实现 ,作者丰富的感情内涵 ,无论是激动、感动而肺腑的 ,还是学来、借来而积淀的 ,都涵盖在作品的语言之中 ,读者研究作品即可。苏珊·朗格在《情感与形式》中有一段精辟的论述 :“艺术就是对情感的处理 ,在我称之为符号 ,科林…  相似文献   

20.
马磊 《文教资料》2007,(16):77-78
“赋、比、兴”是中国古代对诗歌表现方法的归纳,是中国古人根据外物与内心相互感发的原理,总结归纳出来诗歌写作的一种基本原则。在标志设计中,“赋、比、兴”手法是综合运用、相互交融的,分别体现了标志设计的功能美、象征美和意境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