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5 毫秒
1.
中国男篮在北京奥运会男篮比赛中再一次进入八强,基本完成了既定目标,但与对手相比还有着较大的差距。在进攻中,中国队过分依赖内线高大队员,创造得分机会的能力不强,投篮出手次数及命中率等数据普遍低于对手;在防守中,中国队对对手和球施加的压力较小,缺乏整体性,抢断次数和抢得篮板球的个数也均少于对手。  相似文献   

2.
《滨州学院学报》2020,(2):91-96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录像观察等研究方法,对2019年男子篮球世界杯比赛的无球掩护配合进行研究,探讨无球掩护配合的实战表现和规律特点,以期为篮球运动的训练和比赛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战指导。结果表明无球掩护配合主要在24s进攻时间的第一时间段0~10s内进行,掩护区域集中在左低区和右低区,外线无球进攻队员频繁借助内线队员的掩护,向球移动,接球传球或突破,无球则拉开。  相似文献   

3.
对参加第15届世界篮球锦标赛的中国队与竞赛对手6场比赛各位置主力人数、得分、助攻、篮板、罚球、失误等技术指标,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对比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队后卫得分、助攻、篮板、罚球、失误等进攻技术指标相比竞赛对手有相当差距;前锋队员只在3分球投篮及命中率、罚球次数及命中率的技术指标高于对手,其它技术数据统计都比竞赛对手差;中锋队员得分、罚球、篮板指标优于对手,失误略高于对手,助攻略低对手,针对以上差距提出训练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比较研究等方法,对第二十九届北京奥运会中国男篮与对手进攻与防守技术指标进行分析与研究.研究表明,中国队2分命中率稍低于对手,罚球命中率高于对手,但2分投篮次数和3分球命中率与对手仍有差距,前场篮板球、总篮板球和助攻上的数据与对手的差距在逐渐缩小,盖帽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犯规次数在逐渐减少,但抢断球能力仍然较差,集体防守能力差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本文在找出中国队与对手在进攻技术与防守技术上差距的同时,并着重分析了产生原因,旨在为中国竞技篮球运动的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第28届奥运会男篮比赛中中国队所有的7场比赛的技术统计进行分析得出:中国男篮除在3分球和罚篮命中率上略占优势外,在投篮、2分球、篮板球,特别是前场篮板差距明显,助攻、抢断、盖帽等技术与对方也不在一个层次上,在失误次数上远远高于对手.  相似文献   

6.
现代篮球比赛中,无球进攻队员技术的合理运用对本队争取比赛的最终胜利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无球进攻队员技术运用的质量要素展开研究,分析归纳了质量构成4要素:一是提高脚步移动质量;二是提高传接球质量;三是重视比赛中假动作的运用;四是学会“用脑子”打球。只有明确要素,掌握要点,才能破坏对手的防守体系,作掩护、策应、挡拆、助攻和自身攻击。由此提高无球进攻队员的技战术水平和球队的攻击力。  相似文献   

7.
对无球进攻队员之间的掩护配合进行初步的分析研究,总结出两人之间的无球掩护配合(前锋之间的配合、中锋与前锋之间的配合、中锋与后卫之间的配合、后卫和前锋之间的配合)、三人之间的无球掩护配合和多人之间的无球掩护配合的一些经典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第14、15届世锦赛上中国男篮所参加比赛的若干技术指标进行了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横向上,两届世锦赛上,中国队与对手在中投次数、抢断和失误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纵向上,在助攻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其它方面无显著性差异。中国队的比赛效率下降,而进攻质量却有了提高。应加强中国队员身体和技术的高强度对抗训练;提高个人防守的攻击性、整体的协同性;注重外线队员的培养;提高攻守转换速度;加强欧美强队的交流,借鉴他们的先进经验办好国内的联赛,提高CBA联赛的对抗程度和比赛质量。  相似文献   

9.
中国女篮在伦敦奥运会失利的三场比赛中,在内线得分方面与对手有着较大差距;每场比赛全队得分人数均少于对手,并且替补队员得分能力较弱;在阵地进攻中,通过战术配合得分均少于对手,还未形成较成熟的战术体系;在快攻得分和进攻的节奏上,明显弱于对手;在对手压迫式的防守下,支配球的能力和战术的执行力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前场篮板球仍是中国女篮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中国男篮在2006年世锦赛与参赛对手比赛的技术统计,对中国队在得分能力、助攻、快攻、前场篮板球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中国队进一步确立了高空优势,但进攻战术简单,过分依靠内线,存在"内强外弱"的格局,分析说明中国男篮与对手在进攻能力上有着明显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