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雪莱是英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创作的诗歌极具风格和辨识度。本文主要通过论述雪莱的生平,雪莱诗的艺术风格以及雪莱诗的表达力这三个方面对雪莱诗做一个赏析。通过这些方面的论述,体现了雪莱对浪漫主义诗歌的贡献以及雪莱诗歌中真、善、美的存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发表于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的朝鲜评论等资料为基本依据,考察了现代朝鲜对于郭沫若的前期浪漫主义倾向,创造精神和反抗精神的接受情况。现代朝鲜评论家认为,郭沫若受西方浪漫主义影响,表现出积极的浪漫主义思想倾向,并且郭沫若创作中表现出的创造精神和反抗精神是现代朝鲜人打破旧制度、旧传统,建立新世界的过程中所必须的精神力量,符合了现代朝鲜人的期待视野,因此被现代朝鲜所广泛接受。  相似文献   

3.
雪莱是英国杰出的诗人,创作了大量的浪漫主义诗歌,透过这些诗歌的背后,我们可以发现雪莱对于大自然深沉的热爱,他的浪漫主义情怀、理想主义的思想,皆受此影响颇深。热爱自然的雪莱,也接受这来自大自然灵感的馈赠,笔者通过对雪莱诗歌中自然意向的研究,探究雪莱诗歌中更加多样化的情感表达,以及更深层次的内涵,展示雪莱诗歌中渴望建立理想社会的一面,同时也展示给世人他内心的痛苦与阴暗的一面。以此,给我们当今浮华的社会带来一些新的启发与感悟。  相似文献   

4.
雪莱和拜伦都是英国积极浪漫主义诗人的卓越代表。在英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已经发生但还很不成熟的十九世纪初期,雪莱站在广大革命人民一边,以他优秀的诗篇抨击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暴政,表达了向往自由,追求解放的思想,热情洋溢地预示人类未来的社会必将是“黄金世界”的远景。马克思称赞雪莱“是一个真正的革命家,而且永远是社会主义的急先锋”,恩格斯也赞扬雪莱“是个天才的预言家”。雪莱所创作的优秀诗篇始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的革命精神,不论对当时还是对后世都有着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郭沫若是个深受外国戏剧浸染的中国现代史剧作家。郭氏自称早期的浪漫主义史剧创作主要是受歌德的影响,但由于他对歌德的借鉴是基于对歌德的一种误读,实际上更接近于“席勒式”的纯主观的浪漫主义。40年代以后,郭氏的史剧理论与实践发生了向莎士比亚式的客观性的转变,可是由于当时的历史语境和主流话语的导控,其表现手法又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莎士比亚。纵观郭氏后期的史剧创作,唯有《孔雀胆》是从精神实质上接近于莎士比亚的作品。本文试图从郭沫若的史剧观念与创作的衍变入手,论述歌德和莎士比亚对郭沫若的史剧理论与实践的不同影响,从中探寻中国现代剧作家接受反应的一些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6.
赵宏维 《文教资料》2007,(12):75-77
悲剧是文学永恒的主题,作为英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的雪莱,毫不例外地在他的诗作与人生中表现了这一点。本文从社会背景、浪漫主义的宣言、诗人的诗学观以及诗人本身的命运和作品的角度,探讨雪莱的悲剧精神。正如悲剧本身一样,雪莱的悲剧精神缘于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和不可协调性。  相似文献   

7.
从音韵格律的视角解析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抒情诗《西风颂》独特的创作手法。在诗中,雪莱展现独特的运用音韵格律的才华,使其作品在音、形、意上达到完美的统一,表达其对大自然的赞美;同时借助象征手法赋予西风深层含义,并以西风为载体,抒发自己的革命浪漫主义情怀。  相似文献   

8.
雪莱是十九世纪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也是革命诗人。他反对暴政和压迫,他的诗洋溢着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本文从几个角度分析的雪莱的革命性。  相似文献   

9.
抗战时期,郭沫若重新肯定了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的积极意义,创作出具有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三大特点的历史剧,最终以历史剧创作的实践实现了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回归。这表明他在创作方法道路探索上找到一条正确途径。郭沫若选择浪漫主义创作方法除了与当时社会背景有关外,还与个人气质、生活经历以及艺术修养等分不开。  相似文献   

10.
曾梅 《考试周刊》2009,(25):23-24
雪莱是19世纪的积极浪漫主义文学道路的重要开拓者,在他丰富多彩的诗歌创作中,既有富于政治思想性的诗,也有优美的独具特色的抒情诗,其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结合达到了完美的境界。本文通过对雪莱部分代表作品的阐释,以展现雪莱一向的创作主题;对专制和暴政的无情抨击;对自由、正义原则的热忱追求:对真、善、美新世界理想的坚定信念;对充满仁爱的光辉的美好未来的热情呼唤。  相似文献   

11.
郭沫若与钟嵘在文学起源论、本体论、创作论等方面均有非常相近的论述,这种相近相通之处的存在不是偶然的,是郭沫若借鉴钟嵘理论观点的明证,也是郭沫若深受传统文论影响的具体表现.而二人在创作主体人格修养问题上的差异则可看出这种影响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2.
惠特曼和郭沫若在对民族题材的运用和诗歌形式创新中完成诗歌“个体自我”向“民族自我”(“国家自我”)的转化,升华为一种“普遍自我”。惠特曼以美国作为投射对象,以第一人称“我”热情讴歌美国精神,在诗歌中完成自我身份构建。郭沫若诗歌应和“五四”的时代精神,高扬人的个体性,坚持对现实压迫的反抗,对祖国的热爱,把“五四”个性主义的时代精神在作品里成功地反映出来,由此给郭沫若的新诗带来了奔腾豪纵的情趣美。  相似文献   

13.
五四时期的郭沫若,深受基督教文化的多重影响。基督教的基本教义在其作品中有不同的表现,尤其是忏悔情结。由于郭沫若自身所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时代主题的不断变化,使其注重自我升华和民族拯救的双重追求,实现了自我—家庭—社会的忏悔发展历程,显示了郭沫若文学创作与基督教的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4.
当代视野下的郭沫若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就郭沫若研究的回顾与展望、郭沫若研究的史料梳理和文献建设、郭沫若作品研究、“沫若文化”内涵及其作为推进文化强市的资源的研究等议题进行了研讨。这次研讨会总结了以往郭沫若研究中的经验和教训,明确了郭沫若研究史料整理工作的急迫性,彰显了郭沫若所表征的先进文化精神,对于深入研究郭沫若乃至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文化、历史都具有突出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泰戈尔是个丰富的存在,其哲学思想和他在五四时期的中国坛上的影响都是复杂的。本仅选取“第一个”向泰戈尔学习的郭沫若与“最善学”泰戈尔的冰心作一比较分析,试图论述他们接受泰戈尔思想的不同向度:前主要是“泛神论”,而后主要是“爱”的哲学,并试图从他们的童年、性格、气质以及相应的心理定势方面找出内在的原由,以求触及这种种复杂性的某些侧面。  相似文献   

16.
郭沫若一生崇儒,他对儒家文化精神进行了创造性的阐释,确立了原儒的基本精神为“动”的精神。从五四到抗战,郭沫若根据时代的需要,围绕儒家“动”的文化精神对儒家文化进行了更为具体的阐释,其阐释体现了从审美解读到民族精神建构的轨迹。  相似文献   

17.
以郭沫若为代表的浪漫主义自由体诗歌的出现,一举结束了早期新诗文白参半的稚拙局面。在具体的创作中,郭沫若主张“形式的绝端自由”、“感情绝端的流露”,其结果是在获得一种“狂暴的技巧”的同时也失去了诗歌现代性的深层表现的朦胧美。探寻郭沫若诗歌创作的得与失,对当今日益衰微的新诗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堪称20世纪中国文化巨人的只有鲁迅、胡适、郭沫若三人,要认识和了解20世纪的中国,势必要了解鲁、胡、郭三人。作为"中共文化代表"的郭沫若是继鲁迅之后"我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旗帜"。新世纪以来,思想文化多元化,原有价值观、价值体系受到海外思潮猛烈冲击。国内丁东等人以反思之名行否定郭沫若之实,诬其"政治投机"、"文学侍臣"、"无独立研究精神"、"学术抄袭"等,笔者以为,有失偏颇。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坚持从"既有的事实出发",给予历史的公允的评价。据此,本文着重对上述论点开展批评、论辩。作为乡梓,爱戴崇仰郭沫若是很自然的,但决不"圣化"、决不回护,而是给予历史的尊重。  相似文献   

19.
比较莎士比亚与郭沫若之后的发现是:莎士比亚在16世纪就已经达到的人性的深度,400年后郭沫若却未能达到。其外部的原因是20世纪中国的现实并未给戏剧舞台留下太大的向人性纵深拓展的空间,而内部的根源则是郭沫若戏剧的“席勒化”倾向,人物永远为主题的表现而行动着,是时代精神的传声筒。但是,郭沫若的戏剧却表现出了不同的艺术风貌,具有浓郁的东方韵味,这既是中国艺术传统影响的结果,也是其艺术个性所做出的独特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