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领悟”出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能用数学眼光去观察生活实际,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成为我们每位数学教师重视的问题。下面就谈谈我个人在这方面的体会。  相似文献   

2.
一次小学数学"情境-问题"毕业测查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数学情境-提出问题”教学其突破口之一是教学评价的改革,“提出和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这一新形式的命题,要求学生根据卷面提供的数学情境,提出和解决若干数学问题,重视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察,对促进学生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正确认识数学 学习数学应是思维训练与实践运用的有机统一。学生一旦离开学校之后,更为重要的就是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也即用数学的眼光,从数学的角度,观察事物,阐释现象,分析问题。在数学概念的引入、定理公式的应用教学中,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能使数学知识更贴近学生,从而使学生意识到原来我们学习的数学知识来源于实际、服务于实际,进而乐于学习数学。例如,讲排列组合时,引入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而问题解决首先使具体事物能够转化为数学问题,然后再运用相关数学知识来解决具体问题.实现数字化并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引出数学知识的框架结构,理解所学知识在问题解决中的地位和相互间的联系,明确学习目标,产生迫切学习的心理倾向。  相似文献   

4.
让孩子们主动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审视现实生活,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这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然而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只重落实知识技能,忽视学生对数学现实价值的体会;学科教学界限分明,忽视知识间的联系、迁移、促进与渗透整合……种种“数学与生活分离,  相似文献   

5.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领悟”出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能用数学眼光去观察生活实际,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成为每位数学教师重视的问题。新编数学教材从概念的形成、方法的归纳、知识的运用等方面已为教学创造了很好的条件。但如何运用这些条件,创造性地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使数学教学更贴近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要我们不断实践和探索的。下面就谈谈这方面的体会。  相似文献   

6.
陈海琴 《青海教育》2003,(12):34-34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到处有数学。这就要求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使其体验、感悟数学问题,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实现数学知识的生活化。  相似文献   

7.
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让学生在学数学的同时用数学,即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并在考试中注意对学生这方面能力的考核,我们在这里刊登了有关数学应用的四篇文章,希望能激发老师和学生对这类问题的兴趣,并把数学应用的教学融汇到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去。  相似文献   

8.
马娟 《山东教育》2002,(34):45-46
数学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表现在是否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而数学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又表现在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纵观世界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已成为各个国家课程改革的方向。我国新的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数学本身的发展,数学也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了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因此,密切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  相似文献   

9.
廖健红 《教育导刊》2001,(11):34-35
20世纪90年代初.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发表文件指出:“数学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具有解决各种问题的潜在能力,而不是由于其他什么原因,数学课程不能单纯地由数学证明、概念和技巧所决定,它还必须考虑到我们生活其中的现实世界的各种需要。”这与我国倡导在素质教育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一脉相通的。继1979年至1981年高考之后,数学应用题在1993年又重新出现,其后逐年加强考查的力度,成为近年高考的热点。解决这类问题所涉及的数学知识并不高深,但得分率不到10%。高考数学应用题可以在较高层次上考查学生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数学的生命力在于它能有效地解决现实世界向我们提出的各种问题,而数学模型正是联系数学与现实世界的桥梁。引导学生建构数学模型的过程,就是数学化的过程,也是思维训练的过程,这将有助于提高学生发现数学、“创造”数学、运用数学的能力和数学素养。当今在数学教育中,问题解决与数学建模已成为一个热点。  相似文献   

11.
阮央丹 《小学生》2012,(8):31-31
2011年版的《数学课程标准》把数学教学总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最让我们教师头疼的就是“问题解决”这一版块目标的实现,由于学生年龄特征与知识水平的局限,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最大化的开发,同时受我们教师的教学艺术与教学策略的局限,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能力上面得不到更好的发展。很多学生在作业与考试过程中,失分最多的就是问题的解决。所以,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就成为我们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重中之重。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呢?笔者经过实践,认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要走好四步曲。  相似文献   

12.
“问题解决”的教学宗旨在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其教法重在呈现给学生刺激性的教学情境,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启迪思维和质疑猜想,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同时也通过这一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应用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获得必要的数学并得以发展。  相似文献   

13.
基于数学问题解决过程和解决策略的教育心理学分析,结合数学教育教学实践,笔者提出了在数学习题教学中,通过教会学生熟练应用“问题解决思维策略自我提问卡”这一具体途径,帮助学生提高其自身的元认知水平,进而最终促进学生独立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自从美国数学教育界在八十年代初提出“问题解决”的口号以来,十几年过去了,但这一口号没有成为过眼烟云,而是已形成一种数学思想或教学模式为国际上诸多国家的数学教育界所接受。目前国内的一些地区也在进行问题解决的教学实验和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5.
数学教学不能满足于单纯的知识灌输,而是要使学生掌握数学最本质的东西,用数学思想和方法统率具体知识、具体问题的解决,循此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是否能够有意识地、主动地运用数学思想解答数学问题,是衡量一个学生数学能力和数学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这就要求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总结各种数学方法的运用,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抽象程度更高的数学思想,使学生能有意识地、主动地、熟练地运用各种数学思想去解决数学问题。1.数形结合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是指数和形相互结合,相互渗透,把代数式的精确刻画与几何图形直观描…  相似文献   

16.
在学习数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听到学生反映上课听老师讲课,听得很“明白”,但到自己解题时,总感到困难重重,无从入手;有时,在课堂上待我们把某一问题分析完时,常常看到学生拍脑袋:“唉,我怎么会想不到这样做呢?”事实上,并不是因为这些问题的解答太难以致学生无法解决,而是其教育形式或结果与具体问题的解决存在着差异,这就是数学教育中存在的障碍。  相似文献   

17.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是小学数学教学新大纲的要求。它揭示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关系,即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又为实际生活服务。数学知识与数学教学活动都离不开学生的实际生活。如何把实际生活同课堂教学相结合呢?把我们的课堂教学搞得更活、更实效呢?我在这方面做了  相似文献   

18.
温海英 《青海教育》2013,(11):71-71
中职数学课作为一门工具课,是为专业课服务的,但大多数学生基础差,对数学学习又缺乏热情和兴趣,这给新课程改革下的中职数学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挑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正视中职数学教学的客观实际,转变观念,由知识型向能力型和应用型转化,“以能力为本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相似文献   

19.
由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存在着矛盾,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常常存在着自己难以解决的困难,因而帮助学生顺利解决这些困难就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难点。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如何运用新理念来改善突破教学难点的方法,切实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这是每一位数学教师关心并思考的问题。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我们的认识和做法。  相似文献   

20.
中学数学教学中开展说题活动的实践与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应成为中学数学实施创新教育的突破口,训练数学思维的最优方法是说题,说题活动教学强调学生自主构建知识,思、说、做合一,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开展说题活动,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推动中学数学创新教育的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