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正>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董必武同志,不仅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而且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法学家,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奠基人之一。董必武把马克思主义的法学理论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领导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对马克思主义的法学理论作了创造性的贡献。董必武的法制思想极为丰富,本文只谈他的社会主义法制思想的一些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董必武同志的立法思想在他的民主法治思想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董必武立法思想的价值基础是立法要能体现人民的意志.董必武的立法路径为:从人民出发,坚持走群众路线;立足国情,有选择地借鉴他国经验.其立法思想对现今社会的意义体现在:要重视立法工作,构建法治化和谐社会;要扎根群众,保证立法的新鲜血液;要科学立法,兼顾立法的有效、稳定.  相似文献   

3.
董必武是中国最早的共产主义者之一和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人之一,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法学家,曾长期从事我党统一战线的领导工作,在大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人民民主时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对我党建立和完善统一战线的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大革命时期是董必武统一战线思想的萌芽奠基时期,现阶段系统梳理大革命时期董必武统一战线思想,为弘扬董必武的个人价值以及当前统战工作中坚持党的领导地位、构建"大统战"格局等方面提供理论和现实借鉴。  相似文献   

4.
董必武的法律思想非常丰富,这与其工作性质与需要有关,更有可能与其特殊的个人经历有关。董必武结合工作实际,阐述了党政分开、司法独立、依法治国等思想,这些构成他的法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董必武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自己对法的深刻认识相结合,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形成、丰富和发展了法制思想。本文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遵从发展与联系的观点,对董必武法制思想的理论价值和意义进行深入研究,并从中获得符合时代要求的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6.
"朴诚勇毅"是董必武教育思想的灵魂。朴诚的家风熏陶和严酷的社会现实是董必武"朴诚勇毅"教育思想形成的重要渊源。董必武"朴诚勇毅"教育思想的基本内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将"朴诚"作为修身处世的基本原则;将"勇毅"作为救亡人才必备的革命品质;将"朴诚勇毅"作为教育救亡的根本要求。董必武"朴诚勇毅"教育思想的实践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在办学过程中体现"朴诚勇毅"的革命精神;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朴诚勇毅"的革命品质;在革命实践活动中锤炼学生"朴诚勇毅"的革命品质。  相似文献   

7.
从董必武出生到新中国建立前后这段50余年的时间,恰是我国的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一时期,也正是董必武民主法制思想从萌芽到初步形成的时期,董必武在这一历史时期的主要活动是阐明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法律观和国家观.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中包含着董必武的重要理论和实践成就,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8.
董必武法制思想包括:依法办事是加强法制的中心环节,必须做以“有法可依”和“絷地必严”;建国后的一段时期法制不健全的历史根源是轻视法制的心理,社会根源是小资产阶级法律虚无主义思想;法制建设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处理好的领导和依法办事的关系。董必武的法制思想对今天的法制建设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董必武法制思想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其法制思想是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法制思想的重要体现,是依法治国方略的理论源头。这一思想对今天的法制建设依然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董必武教育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两次历史性转变。第一次历史性转变发生在1905年前后,由“个人本位”的教育观转变为“社会本位”的教育观,促使其思想转变的是其民主革命的“良师益友”刘静庵。第二次历史性转变发生在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由民主主义革命教育思想转变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教育思想,促使其思想转变的是其“马克思主义老师”李汉俊。在武汉中学任教期间,董必武教育思想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