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教师教学效能感与教学效果的关系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是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是由班杜拉最早提出,他认为人对自己的行为除了结果期待外,还有效能期待,所谓结果期待指的是个体对自己的某种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良好的结果会使行为被激活和被选择。效能期待则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实现某种成就行为的能力的主观判断,即人对自己行为能力的推测。当个体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时,他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并会实际去实施那一活动。教师的教学效能感(thesenseoftea…  相似文献   

2.
刘洋 《文教资料》2006,(19):124-125
自我效能感理论是教育心理学中动机理论的一种,是由班都拉最早提出来的,他提出学习者对学习除了结果期待以外,还有一种效能期待,即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实施某种成就行为的能力的判断。只有当学习者对某一活动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时,才会实际去实施那一活动。本文根据自我效能感理论,并结合现在大学生的心理优势,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许凯 《教育导刊》2005,(6):20-22
一、幼儿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及其重要意义 (一)什么是幼儿教师自我效能感 在心理学上,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在执行某一操作行为时,对自己能在什么水平上完成该行为活动所具有的信念、判断或自我把握与感受.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则是指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的价值以及自己是否具备教育好儿童的能力的认识和判断.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一般可从以下两个维度进行理解:一般教学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  相似文献   

4.
自我效能感是由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在1977年首次提出的。根据他的解释,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某种或某类任务,是个体的能力自信心在某些活动中的具体体现。它会影响到人们的行为选择、努力程度、行为的持久性、情感反应模式和思维模式。?自我效能感在学生学习中同样会发生作用。一般认为自我效能感可以在三个方面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首先,自我效能感影响学生学习目标和任务的设定。  相似文献   

5.
自我效能感与后进生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振京 《天津教育》2001,(12):21-22
人们习惯上把后进生理解为思想品德和学习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在本文中后进生指的主要是智力正常,但学习成绩显著低劣的学生。有效地转化后进生是一项系统工程,改善和提高后进生的自我效能感是其中不应忽视的一方面。自我效能感指的是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的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班杜拉是最早研究自我效能感的心理学家,他认为个体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期待和效能期待的双重制约,它们的作用原理如下图所示:从上图可以看出,效能期待与结果期待的主要区别在于,效能期待不是针对将导致的直接结果的期待,而是针对特定行为能否…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对教师自我效能感之冲击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A.Bandura)于1977年提出的一个概念,他认为人们对自己能力的判断在其自主系统中起主要作用,自我效能感就是对自己在特定情境中是否有能力操作行为的预期。它影响着个体行为的发生及其发展水平。[1]自我效能感影响个体对活动的选择;影响着个人表现的品质;决定着个体努力程度和坚持性;影响着人们在处理问题时的思想方法和情绪反应。[1]教师自我效能感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时,对其本身所具有的能力,以及对教学工作、对学生的影响程度的一种主观评价。它是形成教育信念、产生教育行为的基础。在…  相似文献   

7.
关于提高学生创造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师的教学行为.而教师对自己的创造性教学能力,以及对学生学习程度的知觉和信念的影响,则是来源于在教学效能感与创意自我效能感的理论基础上而提出的创意教学自我效能感.创意教学自我效能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个体预测变量,而教师对于教学的任务和自己本身的教学能力的分析、旁人的评价以及自己本身的经验和生理状态,都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它也会影响到教师的创造性教学行为.本文以创意教学自我效能感对化学教学的影响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8.
自我效能理论对学习困难学生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自我效能理论的基本内容自我效能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1977年提出的一种动机理论,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核心概念。它是直接影响个体自我调控的关键变量。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指的是“个人对自己的学习或行动能够达到某个水平的信念”。班杜拉等人认为,自我效能感对于成就的选择能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效能感可以影响个体对活动的选择。学习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可能会逃避学习,认为自己有实力的学生则会比较积极地参加学习活动。效能感还会影响个体的付出、坚持性以及学习行为。在班杜拉看来,自我效能感主要是通过以下几方面发…  相似文献   

9.
一、自我效能感的内涵及作用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战功实施达成特定目标所需行动过程的能力的预期、感知、信心或信念。“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于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他认为人是具有预期行为目标且善于在行动中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调节的积极行动者。当个体确信自己有能力去完成某一活动或任务时,他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并因此激发他去积极从事那项活动。  相似文献   

10.
生物教学中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明  张冬 《教学与管理》2009,(10):135-136
一、自我效能感概述 1.自我效能感的内涵 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在执行某一行为操作之前对自己能够在什么水平上完成该行为活动所具有的信念、判断或主体的自我把握与感受。它是对自己是否能胜任某项特殊的任务或活动的判断和知觉。  相似文献   

11.
自我效能感是社会认知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指的是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备的能力判断。自我效能感会影响人们对行为的选择、对该行为的坚持性和努力程度以及日后的成功。很多成人学生在写作方面自我效能感很低,本研究针对这种情况进行了实验,发现形成性评价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效能感,并分析了影响写作效能感的形成性评价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汪素斌 《考试周刊》2008,(14):87-88
一、自我效能感的内涵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某种或某类任务,是个体的能力自信心在某些活动中的具体体现.当一个学生觉察到能够运用一种策略改进学习时,他就会产生一种效能感,这种效能感激励他继续运用策略与改进学习.  相似文献   

13.
自我效能感是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在其《自我效能:关于人类行为变化的综合理论》一文中提出来的。班杜拉认为所谓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在执行某一行为动作之前对自己能在什么水平上完成该行为活动所具有的信念、判断或主体的自我感受。学业自我效能感源于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学习任务或进行具体学习活动的能力的预测。作为对自身学习能力判断和估计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它实际上体现了学生对自身学习的一种自信和期望。中学作为人生求学的一个阶段,是社会、学校、家庭正式对学生的学习提出要求和…  相似文献   

14.
自我效能感(perceivedself-efficacy)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在社会学习理论中提出的一个核心概念,它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项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自我效能感包括两个部分,即结果期望和效能期望。结果期望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某一特定行为可能导致某种结果的主观判断;效能期望是指个体对自己有能力成功地执行这种特定行为的信念(Bandura,1977)。人的行为主要是受效能期望的控制。个体对某种行为的效能期望决定着个体在完成特定行为过程中做出多大努力,在面对困难时能坚持多久,在应对失败时能否…  相似文献   

15.
狄敏  刘慧 《中国培训》2003,(5):19-20
一、影响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和发展的因素1.行为的成败经验,即个体过去的亲身经历。因为依靠自己的经验得到的关于自身的知识最可靠,所以它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最大。成功的经验能提高人的自我效能感,多次失败的经验则会导致自我效能感的降低。不断地成功会使人建立起稳定的自我效能感,这种自我效能感不会因一时的挫折而降低,而且会泛化到类似情景中去。2.替代性经验。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不仅会受到个体直接经验的影响,而且也会受到间接经验的影响。当个体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示范者取得成功时,自我效能感会得到增强,认为自己也能完成同样…  相似文献   

16.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身完成既定行为目标所需的行动过程的组织和执行能力的判断,一般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应对不同环境的需求或面临新环境时的一种总体性的自信心。效能感理论认为,当人们面对压力、困难、挫折时,正是检验自我效能感的绝佳时机,个体应学会充分相信自己,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优势。本文拟结合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第二中学思想品德学科教学实际,提出培养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一、引言自我效能感和自我调节属于自主学习的范畴。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某种或某类任务,是个体的能力与自信心在某些活动中的具体表现。一般认为,学业的自我效能感会通过几种方式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首先,自我效能感影响学生对学习任务的选择。其次,自我效能感影响学生在某项学习任务上付出多少努力,遇到困难时能够坚持多长时间,面临复杂的情景时有多强的适应能力。第三,自我效能感影响学生从事某项学习任务时所体验到的紧张和焦虑。自我调节可看成是学习策略,指的是在自我调节过程中为达到目标而进行的各种具体行为的…  相似文献   

18.
(一)何谓自我效能感 班杜拉在1997年首次提出“自我效能”(selfefficacy)的概念。他指出,“自我效能”是个人对自己在特定背景中是否有能力去操作行为的预期。并进一步指出预期可分为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结果预期即指个体对某种行为可能引起某种具体结果的信念;效能预期是对自己是否具有引发某一结果的能力的信念。这里的效能预期就是自我效能感,表现为个体对自己能力的自信程度。  相似文献   

19.
提升幼儿的自我效能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我效能感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来的,它指个体对自己从事某种活动、实施某种行为能力的主观判断。班杜拉认为,个体在获得相应的社会经验和知识技能后,自我效能感就成了行为的决定因素;自我效能感在控制与调节个体行为上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人的自信力的水平决定其自我效能感的发展水平。这就告诉我们:教育人,就是要唤醒人的尊严和价值,把握自己的“本质力量”,看到自己的聪明才智,萌发主体意识,弘扬主体精神,发展主体能力,为实现自我价  相似文献   

20.
<正>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最早由教育心理学家班杜拉(Albert Bandura)提出,它指个体在执行某一行为操作之前,对自己能够在什么水平上完成该行为活动所具有的信念、判断或主体自我感受。教师自我效能感,指的是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及影响学生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方面的一种主观判断和感受。教师自我效能感是教师对自我能力的一种信念和认识,反映着教师的主观体验和能动性。我们认为课程改革能否最终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具有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