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9 毫秒
1.
目前,在我国高职教育成本分担的实践中,存在着政府投入不足、受教育者个人和家庭分担比例过高、企业分担比例较低、高职院校分担能力有限等问题.构建一个由政府、企业、社会、受教育者个人及其家庭等主体共同分担高职教育成本的合理机制是缓解高职院校办学经费不足、促进高职教育良性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对2009-2014年《财政部、教育部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所列数据统计分析的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学前教育成本分担中存在的问题是:政府财政投入规模偏小,分担成本比例偏低;家庭支付能力差异巨大,分担比例偏高;社会分担能力偏弱。应当通过加强学前教育成本核算、强化学前教育经费保障、提高政府对弱势群体的财政补偿、鼓励社会向学前教育捐资助学等途径,完善我国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  相似文献   

3.
我国普通高中生均学费基本是发达地区高,欠发达地区低,按4类地区划分,也是按京津沪、东、中、西依次降低;与普通高中生均学费关系最为密切的4个指标,都是经济指标;普通高中教育成本个人分担比例与城乡居民的收入、支出没有显著的相关性;中部地区政府对普通高中教育经费分担比例最低,导致了其普通高中经费总量中个人分担比例最高,中部地区的农民,普通高中学费负担是相对最重的;财政投入力度与普通高中经费个人分担比例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根据影响学费的回归模型测算山西、内蒙古、安徽、湖北、湖南等地,普通高中生均学费偏高,个人负担过重。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职教育经费短缺的主要原因在于高职院校在校生数量急剧上升、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扩张缓慢和其他途径经费来源缺乏,可以通过加大社会对高职教育捐资助学的力度、提高企业对高职教育成本分担的比例等路径进行补给。  相似文献   

5.
我国普通高中生均学费基本是发达地区高,欠发达地区低,按4类地区划分,也是按京津沪、东、中、西依次降低;与普通高中生均学费关系最为密切的4个指标,都是经济指标;普通高中教育成本个人分担比例与城乡居民的收入、支出没有显著的相关性;中部地区政府对普通高中教育经费分担比例最低,导致了其普通高中经费总量中个人分担比例最高,中部地区的农民,普通高中学费负担是相对最重的;财政投入力度与普通高中经费个人分担比例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根据影响学费的回归模型测算山西、内蒙古、安徽、湖北、湖南等地。普通高中生均学费偏高,个人负担过重。  相似文献   

6.
普通高中教育经费财政投入存在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总量投入不足、普通高中生均教育经费偏少、不同地区间普通高中教育经费投入不均衡、普通高中教育经费中非政府投资比重偏低、教育经费个人分担过重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普通高中的健康发展。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拓展多元化的教育投资渠道;提高对普通高中的重视程度,建立相应的法律保障机制;加强中央宏观调控能力,消减地区间教育投资的差异;提高政府分担比例,完善普通高中学生资助制度。  相似文献   

7.
高职教育成本就是高职院校、高职学生及其家庭在高职教育过程中所支付的全部费用,是高职院校在校学生学习期间所消耗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总和。根据“谁受益,谁分担”原则,该成本的分担对象是国家、地方政府、用人单位、学生及其家庭。各方应分担比率,根据调查资料所反映的实际情况和国际普遍分担水平,建议定为国家40%,地方政府28%,用人单位17%,学生及其家庭15%。具体分担按年度实施,即主管部门按年度确定成本总额,国家和地方政府用财政拨款分担;学生通过学费分担;用人单位则先通过纳税形式归集,再由国家财政向高职院校转移支付。  相似文献   

8.
我国高职教育经费存在总体投入过少、政府投入不够、学生分担比重不合理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应在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的同时,采取多渠道吸引企业和社会投入,大力发展民办高职教育等措施增加经费投入,为高职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9.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投资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国高职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已成为阻碍其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为:财政投入主渠道作用日益弱化,国家财政拨款标准较低;行业、企业及社会力量投入不足;学费标准过高,高职学生负担过重。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提高生均经费,发展民办高校,投资体制中引入市场机制、竞争机制及激励机制,支持银行贷款,吸引企业投资以及实行学分制收费等是解决我国高职教育投资不足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0.
增加个人分担高等教育成本的比例,提高高等学校的学费标准是解决当前高等教育需求矛盾、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策略。目前,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市居民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日益强烈,个人分担部分高等教育成本的能力已有了较大的提高。因此,我市应在加大政府及全社会对教育投入的基础上,适当提高高等学校的学费标准。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中职学生学费、生活费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教育成本分担理论,教育成本分担依据能力和收益相结合原则。河南省中职学生家庭经济社会背景多处于弱势地位,教育支付能力也相对较弱,且与普高相比学费占经费总量比例较高,再加上较高的生活费以及学生资助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中职学生家庭承受着很大的经济压力。一方面是学生家庭的支付能力有限,另一方面与普通高中相比,家庭负担的教育成本相对较高,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是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在分析河南省中职学生学费、生活费、资助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教育投资的进展与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沈百福 《教育科学》2003,19(2):11-15
我国教育投资的进展:一是教育经费持续快速增长,增长速度超前于经济增长速度,教育经费占GDP比例不断上升;人均教育经费逐年增长。二是初步建立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形成了非义务教育阶段个人分担教育成本的机制,办学体制改革逐步推进,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经费大幅度增长。三是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实施教育财政重大系列工程,最大程度发挥教育财政的杜杆作用。各级教育的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差异逐步缩小,财政教育拨款在各级教育的分配正在向更为合理转变。但我国教育投资仍存在很多问题,如我国教育经费总量、公共教育支出占GDP比例仍然偏低;我国义务教育经费的政府承担比例偏低;中小学生均教育经费指数较低,城乡中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的差距较大;中等发达地区个人分担教育经费的比例偏高等。  相似文献   

13.
政府与家庭的教育经费分担:寻求适当的平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尽管在大多数国家 ,政府仍然有望承担教育的主要费用 ,但政府将和家庭、社区和其他社会团体及个人共同分担资助教育经费的责任。本文通过数据比较 ,考察一些国家中政府和家庭分担教育费用的情况。关注的重点是初等和中等教育 ,文中成本的概念包括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 ,其中一部分具体讨论到家庭课外补习。与此同时 ,文中还着重讨论了国际机构政策倡议的变革 ,成本分担的替代选择以及在寻求政府和家庭之间教育经费分担平衡时所必须考虑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在对2008-2011年高职教育经费来源结构和投入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后,发现高职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已成为制约高职教育发展的主要障碍。高职教育还存在着教育经费投入来源结构不均衡、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投入不足、个人受教育成本偏高、教育经费投入政策未能有效实施,相关制度尚未健全等问题。因此,应落实政府责任、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制订优惠政策、吸引社会力量投入,控制学费比例、健全资助制度,增强“造血”功能、提升自我发展等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投入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5.
2000-2003年我国教育经费投入进展与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0-2003年我国教育经费状况明显改善:教育经费总量、财政性教育经费、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快速增长,高于"九五"期间的年增长率;教育经费总投入中,政府财政投入所占份额回升,政府教育投入更多向义务教育倾斜;义务教育总投入中,政府拨款所占比例上升;义务教育生均预算内经费的增长率高于非义务教育阶段;义务教育与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拨款的比例及差距正在缩小;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经费快速增长,占教育总经费的比例迅速提高;非义务教育成本分担机制促进了高中和普通高校规模的扩大,入学率迅速提高.  相似文献   

16.
我国西部地区在高等教育实行全面收费和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过程中,出现了地方政府教育经费投入压力剧增、个人成本负担偏高、生均教育经费偏少、高校负债办学等问题.为此,需要中央政府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根据"能力原则"合理确定个人成本分担比例、完善国家助学制度,以及通过以外汇储备支付给商业银行的方式消除高校债务等途径解困,以保证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和促进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7.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存在着总体上的非衡性、不同省区的差异性和与省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对应性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政府可以采取加大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财政投入,建立企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成本分担机制,统筹各省区的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等对策来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衡性发展。  相似文献   

18.
高职教育成本及成本分担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教育成本是指高职院校和学生及其家庭在一定时间内为培养学生所支付的全部费用。核算高职教育成本可为国家确定学费标准和教育拨款水平提供可靠依据,同时也是加强学校内部管理的必然要求。高职教育成本有建校成本和运行成本两部分。运行成本可直接计入,建校成本应分摊到相应的核算期间。高职教育成本费用有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它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助学金、公务费、设备购置费、修善费、业务费、固定资产折旧、其它费用等。正确核算成本必须科学制定成本核算原则,完善高校会计制度,合理确定成本归集对象,实行"费用-收益"一致性原则。应采用"即时记录,定时分类,月末汇总,年末核算"的操作程序。成本分担对象有国家、地方政府、用人单位和受教育者,分担比例根据国外经验和我国国情建议依次定为50%、20%、20%和10%。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及制度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应在遵循收益原则、能力原则、效率原则和公平原则的基础上,由政府、学生及家庭、企业和其他社会成员三方主体分担。同时,要结合我国国情,改变政府资助措施,完善助学贷款机制,推进公立高校“改制”、发展私立大学,给地方政府以激励,改革教育财政拨款制度,鼓励高校依靠自身创收,以完善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  相似文献   

20.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为解决我国高等教育经费不足问题提供了可行性。但是由于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当前在我国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中存在着政府投入不足、家庭分担比例过高等一系列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通过加强政府投资、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合理分配个人及其家庭的教育成本比例、引进市场机制等措施,优化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建立一种全社会共同合理补偿高等教育成本的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