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全球多元文化之间相互交流日益频繁,影视作为新兴的文化信息传递的媒介,在不同文化传播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而语言文化背景的差异造成了影视传播中的障碍。可通过采用直译、意译等翻译方法在翻译过程中寻求文化语境的动态顺应,从而增强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与交流。该文以文化语境顺应论为理论支撑,主要研究文化语境顺应论给影视翻译带来的启示及在顺应目的语文化语境的前提下,影视翻译中应采取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2.
翻译过程不仅涉及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而且涉及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由于历史文化、价值取向、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及地理环境等方面存在差异,语言在不同文化语境中会产生不同的意义,激起不同的情感。译者翻译过程中,要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之间,做出动态的顺应和调整,采取相应的策略,才能更好地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本文从Verschueren的语境顺应论出发,探讨文化语境顺应在典故翻译中的重要性,并探析了在不同类型典故翻译中所采取的相应的顺应策略。  相似文献   

3.
从语境顺应论的观点出发,分析了语用文化如何在动态的翻译过程中顺应语境融合下的语言结构语境、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认为只有动态地顺应不同的文化语境,避免翻译中出现文化信息传递障碍才能达到语用等值的翻译目标。  相似文献   

4.
王继良 《考试周刊》2010,(12):106-106
语境顺应论的观点认为商标文化特点的翻译是一个文化语境顺应的动态过程。同一商标名称,会使不同文化语境下的人们产生不同的联想。在翻译商标时,要顺应各民族不同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避免文化禁忌,将音译和意译相结合,译出原商标的神韵。  相似文献   

5.
李运兴教授借鉴Jef Verschueren的语境顺应论,在"论翻译语境"一文中提出了"语境视野"这一新的翻译语境模式。翻译交际过程中,译者角色双重性决定了在交际不同阶段,针对不同的交际对象对译者所面临的和所需推知的语境视野会有所差别。对语境视野模式做进一步切分和探索,可以推出翻译交际理解阶段和翻译交际表达阶段的语境顺应模式,语境顺应模式能够清晰地凸显翻译交际不同阶段译者的不同语境视野。  相似文献   

6.
依据维索尔伦的顺应论,语言使用过程即选择过程,是在不同意识程度下在语言结构与语境之间做出动态顺应的过程。受顺应论启发,公示语汉英翻译也是一个在语言结构和语境之间做出动态顺应的过程。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不仅要考虑到制约语言选择的语言因素,还要考虑到语境因素,考虑语境因素中的心理世界则要顺应目的语读者的思维模式、审美标准、心理感受和心理需求,这样,才能让翻译出来的公示语达到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7.
语境是语言交际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语境分析是理解和翻译的基础。本文着重探讨论文化语境对翻译中词义选择的制约,指出翻译中词义的恰当选择必须动态地顺应不同的文化语境,译文才能实现原文文化信息的传递,获得原文与译文的对等转换。  相似文献   

8.
广告翻译过程不仅涉及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而且涉及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由于历史文化、价值取向、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及地理环境等方面存在差异,语言在不同文化语境中会产生不同的意义,激起不同的情感。译者翻译过程中,要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之间,做出动态的顺应和调整,采取相应的策略,才能更好地达到广告的跨文化交际的目的,发挥其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从语境顺应论的观点出发,论述了在情景喜剧《成长的烦恼》的配音翻译中,语境顺应、语言结构顺应和动态顺应方面的关系。认为语境顺应论对于配音翻译有着相当重要的指导作用,将语境顺应论应用于配音翻译,为配音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更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0.
从语境顺应论的观点出发,论述了在情景喜剧《成长的烦恼》的配音翻译中,语境顺应、语言结构的顺应和动态顺应方面的关系。认为语境顺应论对于配音翻译有着相当重要的指导作用。将语境顺应论应用于配音翻译,为配音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更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1.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流行语越发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日常交流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今社会和文化发展现状。翻译为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交流架起了一座桥梁,如何翻译好网络流行语,实现流行文化的对外传播,尤其是通过政治语境进行传播,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选取了政治语境中的部分流行语,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对其翻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刘璐 《英语广场》2023,(7):101-104
顺应论强调特定语境中的话语生成与理解。话语生成过程涉及社会认知、文化心理等多维度顺应,这为阐释翻译过程提供了新的视角。翻译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认知过程,是译者在翻译活动中选择顺应译入语语境以及译文读者认知心理的语码过程。在顺应理论视域下,教师在翻译教学中解析翻译动态选择,培养学生的顺应译文语境文化意识,对学生产出有效译文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黄津沙 《考试周刊》2011,(74):27-28
配音翻译是影视翻译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和跨文化交流的频繁,近年来,中国引进了大量进口电影和电视剧,为了顺应中国不同观众群的年龄、地位、审美观、文化习俗、宗教信仰等各种因素,专业配音人员对它们进行了配音翻译,本文分析顺应论如何指导配音翻译,使之以普通受众为中心,为普通受众服务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顺应论为理论框架,通过对《老人与海》的两个中译本(海观译本、黄源深译本)进行对比,探讨不同的译者在不同的历史文化语境下,采取了何种相应的翻译策略,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动态顺应不同因素并做出最终选择。  相似文献   

15.
顺应论是一种语用综观理论,对翻译有强大的解释力。从顺应论的语境关系顺应角度研究《围城》的英译,可知译者的翻译过程就是在向读者推介中国文化和减少读者阅读障碍之间寻求平衡的过程。《围城》的英译实际是顺应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顺应原语文化,顺应读者物理世界和心理世界的过程。为了顺应当时社会大背景下西方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的需求,实现向西方读者推介中国文化的翻译目的,译者采取以异化为主的翻译策略是正确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语言顺应论对翻译活动具有极强的指导作用。翻译活动是一个始终贯穿着社会、文化和认知等因素的动态选择顺应过程。文章主要以交际语境顺应论为框架,对国际导演李安的作品《卧虎藏龙》的字幕翻译进行研究,探析交际语境顺应理论对字幕翻译的影响以及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根据高低语境文化论的阐释,英语是低语境文化,而汉语文化则属于高语境。语境高低的不同,使得两种语言在表意方面对文字和语境的依赖程度差异很大,而这些差异会对翻译时产生诸多影响。文章以高低语境论为角度来阐述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并提出英汉互译中各自不同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8.
蒋卓颖 《海外英语》2012,(18):151-153
Verschueren提出的顺应论认为,语言的使用过程就是语言使用者按照交际环境和交际对象对语言做出动态的选择的过程。翻译本身也是一种选择的艺术。从语境顺应的视角出发,翻译可以看成是一种动态的语境顺应的过程。该文意在探讨语境顺应论对翻译的阐释力并试图在此理论上建构能解释翻译现象并能指导翻译实践的理论模式。  相似文献   

19.
顺应理论对翻译研究的解释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Jef 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论认为,语言使用的过程是语言使用者按照交际环境和交际对象不断地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在顺应论的框架内,翻译是一个对原语的语境和语言结构之间作出动态的顺应过程。只有从语境关系、结构客体等诸方面对源语和目标语做出动态顺应,才能达到语用等值的翻译目标。因此,顺应理论对翻译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0.
王晨婕 《现代语文》2013,(4):153-157
本文运用语用顺应论构建话剧翻译的顺应模式,将话剧翻译中涉及到的语言、心理、社会、文化及物理因素纳入连贯统一的框架,选取英若诚《茶馆》英译本中的实例,梳理影响话剧翻译的各种不同但又相互联系的因素,描述并解释译者顺应这些因素的方法。在这一模式中,话剧翻译的实质是译者在时空因素的制约下,不断顺应译入语观众语言语境和交际语境,同时关注演员的舞台表演,灵活选择翻译方法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译者可以灵活选择增译、简化、套译、释义和重组等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