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莉 《考试周刊》2012,(26):51-52
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把握杜甫寓居西南的生活经历。(2)培养学生的诵读兴趣,使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形象,再造形象。(3)感受作者推己及人、心系苍生、忧国忧民的情怀。教学重难点:(1)理解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2.
一、赏析目标 1.品味诗歌意境、理解诗歌情韵,初步了解作者的创作风格。 2.掌握鉴赏诗歌的一般步骤及技巧。 二、赏析重难点 1.理解诗人独特的风格。 2.掌握历史典故及诗歌创设的意境。  相似文献   

3.
葛稳罡 《文教资料》2012,(20):58-60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杜甫生平及其诗歌创作的特点;2.理解《登高》的思想内容。(二)能力目标:1.学会诵读吟咏古典诗歌;2.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3.赏析该诗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三)情感目标:1.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2.体悟作品的深层意蕴。  相似文献   

4.
<正>【教学目标】1.理解词句含义,明晰诗歌叙述的事件和场景。2.通过填补空白和资料助读,掌握诗歌阅读的策略。3.反复诵读,理解诗人面对安史之乱社会现状的复杂心情和忧国忧民的情怀。【课前准备】1.结合课文注释,理解诗歌文意。2.查阅资料,了解安史之乱时的社会现状。【教学过程】一、诵读《马嵬》,导入新课  相似文献   

5.
<正>【教学目标】1.通过涵泳诵读,比较两首诗歌的创作手法及表达效果。2.感受诗歌意境,理解两位诗人不同的人生追求及原因。【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中国古典诗词源远流长,蕴含着历代先贤的生命体验和情感志趣,千百年后的我们再诵读这些作品,依然会被感动。近期,校电视台《中华好诗词我来讲》栏目想通过同学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展现诗词之美,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为唐诗单元,展现了不同诗人的不同创作风格,呈现了唐诗的整体风貌。《蜀道难》的教学要让学生理解太白诗歌豪迈飘逸的情境、意境,领略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并逐渐在朗读背诵中提高对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旨趣的感悟能力。  相似文献   

7.
冯凌云 《中学文科》2007,(6):100-100
从《诗经》开始,我国古典诗歌成就辉煌,优秀诗人浩若繁星,诗人由于各自的生活时代不同,经历各异,因而在创作中就表现出各自独特的格调、气派和趣味,形成了各自诗歌的不同风格,例如李白的诗豪放飘逸、杜甫的诗沉郁顿挫、苏轼的豪迈、清照的婉约……可以说,成熟的诗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了解古典诗歌常见的艺术风格,对我们鉴赏古诗有重要意义。古典诗歌常见的风格有以下10类:  相似文献   

8.
<正>【单元任务群架构】本单元以“发掘现代诗之美,小诗人初长成”为主题,对四篇课文、综合性学习、语文园地和课外拓展内容进行微调、整合,形成“诵读品味—搜集摘抄—自主创作—合作交流”螺旋上升的单元学习任务群。【教学目标】1.认读生字词,读准诗歌,背诵诗歌。2.通过想象画面,读出诗歌韵味。3.了解现代诗真挚的情感、丰富的想象、独特的表达。4.创作一首短诗。  相似文献   

9.
汉语诗歌因其汉语语音的特点,有独特的音乐性。诗人创作诗歌不仅重视内容,也重视音律。以《登高》为例,谈谈“审音”在诗歌鉴赏中的作用。通过“审音”,有助于读者比较全面、细致地了解诗人的情思意趣;把握诗人及作品的风格、节奏,更好地理解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10.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我热爱秋天的风光》 教学目的   1.初步感知中国当代诗歌物中见情、情景交融、意味隽永、质朴晓畅等特点。   2.理解诗中蕴涵和象征的社会内容,体会意象运用的特点。   3.初步学会欣赏诗歌的情感美、节奏美、含蓄美、意境美。   4.学习借鉴诗歌思维和语言技巧。 教学重点   1.理解诗中的意象组合,体会诗中包孕的思想感情。   2.把握诗中蕴涵和象征的社会内容。   3.感受诗中的思维灵感和语言美趣。   4.认识诗歌的抒情特点,积累诗歌欣赏方法。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1.诵读感悟—铺设跳…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标1.学生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背诵古诗。2.教师抓住关键词“只”、“又”、“绿”,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体会诗人感慨万千的思乡情感。3.拓展阅读《乡愁》,培养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进一步感受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怀乡思亲的情感。教学重点吟诵古诗、想象意境,体会诗人的思乡情感,感受古诗的艺术魅力。教学难点入境入情,理解诗人表达的思乡之情。教学流程一、创境,未成曲调先有情1.配乐诵读。(1)同学们,古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而思乡是古诗中常见的题材,你们都读过或学过哪些思乡诗呢?(2)播放音乐,引导学生诵读思乡诗。2.引入诗题。…  相似文献   

12.
<正>【教学目标】1.通过比较鉴赏《燕歌行》和《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体味边塞诗特有的情怀,研究边塞诗的共同点。2.通过诵读交流,品味语言,感受边塞诗的魅力,加深对边塞诗的理解。3.引导学生体会诗中的爱国情怀、英雄气质。【教学重难点】1.品味语言,体会边塞诗歌的艺术境界与情感风格。2.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教学方法】查阅法、讨论法、诵读法、对话法、讲解法。  相似文献   

13.
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诵读应该成为古典诗词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策略。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低段学生在诵读中想象、中段学生在诵读中对比、高段学生在诵读中归纳,让学生感受诗歌的内在意蕴,理解诗歌的意境美,掌握解读诗歌的有效策略,从而提升古典诗词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目标1、诵读诗,理解诗意。2、体会诗人朴素无华、自然流畅的语言风格。3、背诵全诗。  相似文献   

15.
阅读是阅读,写作是写作,阅读怎么会是创作呢?当阅读中产生了问题,解决了,并把它写出来了,阅读就是创作。教学人类第一首诗《弹歌》,教师引导学生从写作的角度逐步认识这首诗歌,并朗读诵读、理解诗意、探索创作,使学生明白诗人有独特的创造力。这样的教学,不是读读背背古诗所获得的枯燥的词句、抽象的意义,而是体会到诗歌是情感的流淌、表达的灵动,从而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自觉传承民族优秀文化。  相似文献   

16.
一、设计理念 《出塞》教学旨在通过吟诵诗歌─意会情境─以诗解诗等,引导学生体验、理解诗人触景生情的创作欲望和饱满情怀,感受并体会诗人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和深沉的家国情怀!二、教学目标1.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能运用联想和想象,理解战争中的灾难和不幸,感受和平生活的美好和幸福。2.体会边塞诗的风格,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学、文字(书法)的热爱。  相似文献   

17.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言"的积累性学习,积累文言字词句; 2.思想教育目标:"文"的理解性学习,理解屈原的高洁品质; 3.能力培养目标:化难为易的诗歌鉴赏方法。 教学重点: 鉴赏《离骚》中的诗句,学习屈原的高尚品德。教学难点:《离骚》的语言及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特征。教法与学法:诵读、自主合作讨论、讲析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1.理解抒情诗直接抒情特别是间接抒情的抒情方式。2.指导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如了解写作背景、抓住表现特征、分析描述的形象、理解关键词句及反复诵读等。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考点 1.重点:理解《沁园春·长沙》和《水调歌头·游泳》的借景抒情,《大堰河——我的保姆》的叙事写人抒情,《就是那一只蟋蟀》、《致橡树》和《啊,船长,我的船长》的借物抒情,《致恰达耶夫》的直接抒情等不同抒  相似文献   

19.
<正>【教学目标】1.学习《繁星(一三一)》,掌握生字新词,了解现代诗的特点,体会诗歌韵味。2.补充冰心写海的诗歌,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人对海的情结。3.与语文园地中冰心写的另一首诗进行对比诵读,学习短诗的写法,尝试自己创作。4.推荐阅读更多的现代诗,激发学生热爱诗歌的兴趣,鼓励学生养成多渠道搜集诗歌并摘抄的习惯。  相似文献   

20.
高考语文试题中,古诗歌鉴赏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培养他们的语感;帮助他们积累一定的鉴识知识,如对诗歌文体知识、诗歌类别、诗歌意象和诗人风格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同时还要指导他们掌握一些答题技巧,从而能够准确、简洁地将答案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