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确定词语言语意义的类别是为了提供分析和理解的范式样本。从语言与语境的关系可以把词语言语意义分为以语言词义为基础的词语言语意义和由语境规定的词语言语意义两大类,它们共包括概念义、感情意义、语体色彩、搭配意义、联想意义、象征意义、形象色彩义、语境具体义、语境转义、语境降用义、语境同义和修辞义 12个小类。这 12个小类还可以从功能上概括为功能性言语词义、替换性言语词义、描绘性言语词义三类。言语词义的功能不同,则对它们的解释方法也不同。言语词义上述两方面的分类剖析共同完成了一个对它们识别、理解和概括,阐释的认识过程。  相似文献   

2.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 ,往往负载着一定的文化蕴意 ,对词汇联想意义的理解离不开文化语境。文化语境与词汇的联想意义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说明。1.不同的文化语境中 ,词汇的联想意义或相同或相似。不同文化间总存在着共性的东西 ,即使是在东方和西方这两种差异较大的文化类型之间也有相互迭盖的部分。因为从人的构造机制来看 ,无论是中国人 ,还是西方人 ,都有共同的感知客观世界的心理器官———大脑。相同的生理特征和类似的生存经验决定了中西文化语境之间也会存在共有联想。在中西文化语境中 ,人们时常根据某些动物的生活习性而…  相似文献   

3.
象征是幼儿园教师用于解决幼儿音乐学习的一个重要手段。幼儿园音乐欣赏中的象征,主要指借助于感性媒介(象征体)来表现音乐的意义(象征义)。考察幼儿园的欣赏教学实践,可以发现教师们普遍采用的象征类型为:视觉符号——音乐意义、游戏——音乐意义、绘本故事——音乐意义。追问这三种类型中象征体和象征义建立的路径,可以获悉三种建立机制,即联想、约定俗成和文化传承。  相似文献   

4.
从行业词语的全民化看隐性义素的显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分析词语的显性义素和隐性义素关系入手,从3个方面探讨了行业词语全民化的过程,并着重分析了隐性义素如何在特定的时空和语境条件下由表示非本质特征、非理性意义和单一色彩的潜在义素,凭借比喻、联想、烘托等手段表现为显性义素即新义项,从而使某些行业词语成为全民共同语的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5.
叠义广告语是广告语言的创新形式,它将熟悉的东西陌生化,创造出一种“不平常的东西”.概念合成理论、隐喻认知理论、完型趋向理论和图形—背景理论为解读叠义广告语提供了理论支持,揭示了叠义广告语理解的认知过程.叠义广告语是一种特殊的文本,更是一个实时性强的隐喻,只有在特殊语境下进行理解才能获知其真正意义.  相似文献   

6.
言语活动中 ,两个或两个以上固有义本不相同或相近、词性可同可异的词 ,在具体语境中 ,或者借助词与词本身客观因素的某种联系 ,或者借助特定语境因素提供的联系 ,经过联想推理转换 ,使其中某词固有意义消失或改变 ,产生临时义 ,与其它词的固有义构成“转义同指”关系 ,暂时表达了基本相同的意义。这样 ,含有临时义的词(即外显词 )便与另外含有固有义的词 (即潜显词 )构成了临时同义词。简言之 ,临时同义词是意义本来不同 ,而在特定语境中临时具有了基本相同意义的那些词。请看下面的例子。例 (1)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相似文献   

7.
颜色词在中西两种语言里具有不同的用途及文化内涵.这主要体现在社会文化、宗教信仰、民族喜好三个方面.这对深入了解西方文化,从而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都有重要意义.但是,随着汉英语言相互接触、相互交流的日渐频繁和深入,颜色词的这种联想义和象征义的趋同现象将会相互增加,并在各自的语言系统中形成不同颜色词联想义和象征义交互叠合的状况.  相似文献   

8.
诗歌的多义性是诗歌教学的重、难点。诗歌的多义性可分为双关义、情韵义、象征义、底蕴义和言外义。在诗歌多义性的教学中 ,要善于比较揣摩 ,弄清诗歌的多义性 ;从修辞手法切入 ,把握诗歌的双关义、象征义、比喻义 ;探索源流 ,把握诗歌的情韵义 ;联想补充 ,把握诗歌的言外义 ;剖析创作技巧与背景 ,把握诗歌的底蕴义  相似文献   

9.
量词是汉语的特色。汉语量词除了表示具体的数量外,还蕴含一定的文化意义,也就是社会赋予它以引申义、比喻义、联想义、象征义、感情色彩等等。本文从文化意义角度讨论汉语量词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成语是约定俗成的,一旦固定下来,就不能随意变更它的意思,更不能随便改变它的用法。这与它的语境义有密切关系。所谓语境义,就是指词语在上下文中所使用的意义和具有的感情色彩。由于一些成语所含有的"语境义"从字面上是看不出来的,所以常常让人把它们当成不含"语境义"的一般成语对待。这样就容易使运用这类成语的人发生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