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根据自然灾害系统理论,结合相关气象、水文、灾情资料,从致灾因子、灾情以及减灾预案等方面对2005年10月2日登陆福建晋江和龙海的“龙王”台风灾害链巨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地区主要致灾因子是狂风、内涝、积水等,而农村和郊区地区则主要是狂风、洪水、山洪暴发、滑坡、泥石流等;造成巨灾的原因是登陆台风“龙王”引起的灾害链、福建中西部多山地和丘陵、山地性河流(比降大)等自然因素和防洪工程落后、灾害预警机制不够完善、人们防灾意识不够强、灾害风险转移机制不够成熟等人为因素共同造成的.根据巨灾区域差异和成因分析,提出城市地区和平原低地应重点防御内涝,沿海以防御大风和风暴潮为主,山区则应重点防御山洪暴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为主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根据自然灾害系统理论,结合相关气象、水文、灾情资料,从致灾因子、灾情以及减灾预案等方面对2005年10月2日登陆福建晋江和龙海的“龙王”台风灾害链巨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地区主要致灾因子是狂风、内涝、积水等,而农村和郊区地区则主要是狂风、洪水、山洪暴发、滑坡、泥石流等;造成巨灾的原因是登陆台风“龙王”引起的灾害链、福建中西部多山地和丘陵、山地性河流(比降大)等自然因素和防洪工程落后、灾害预警机制不够完善、人们防灾意识不够强、灾害风险转移机制不够成熟等人为因素共同造成的.根据巨灾区域差异和成因分析,提出城市地区和平原低地应重点防御内涝,沿海以防御大风和风暴潮为主,山区则应重点防御山洪暴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为主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随着规模的扩大、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面临着灾害种类多样化、潜在危险大等挑战。本文通过构建城市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以上海市为例,分析各灾种的风险程度以及其对城市整体风险的影响权重。研究发现,各灾种风险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建议政府建立城市灾害管理机制,将防灾规划与城市规划相结合,加强灾害预测,并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市民灾害风险意识和防灾减灾能力,进而以降低城市灾害风险,减少生命和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4.
预灾与赈济是应灾、御灾的两个重要阶段.明清小说灾害主题更加注意动植物、植被等与预灾、救灾、减灾的有机联系.树叶能昭示水旱风雨灾象;神木崇拜所体现的巨木通神,被传说其能自行,且与龙宫、洪水有关.有些植物能代替粮食菜蔬,荒年救急,即明人总结"生态缓冲"的《救荒本草》.植被遭破坏就会引发灾难,明清增多了水族、树神等托梦故事.如水灾被认为是蛟龙作怪,提前搜捕则可遏止水灾;异鸟出,水灾将至,某些水鸟可捕食蛟.不能忽视明清有益于减灾、防灾、御灾的思路.首先,古来传承的有些御灾措施反而会破坏生态,诱发次生灾害.其次,有些灾害如水灾等,因其突发性,只顾救灾效果,而忽略了灾后生存问题.再次,御灾防灾,要广种博采可食之物.最后,要关注灾害迭现与动植物的依存关系,增强防灾减灾策略的理性认识和科技含量.  相似文献   

5.
观点     
正中小学生灾疫伦理教育不可或缺张志斌、孙慕义、张悦、刘璟洁在《教学与管理》2013年第10期撰文指出,灾疫伦理教育不同于灾害教育。灾害教育是为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以培养公民的灾害意识、防灾素养为核心的教育。灾疫伦理教育是以灾疫本身为素材、内容而展开的一项专门化的全民性伦理教育,涉及环境科学、生态学、生物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多门学科。对学生进行灾疫伦理教育是学  相似文献   

6.
近代中国自然灾害频繁,对城市发展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成为近代城市衰落的一个重要因素,但由于灾害自身具有的主、客体特征以及城市承灾能力的差异,灾害对城市衰落的影响极为复杂。  相似文献   

7.
随着近年来国内外各类重大灾害频繁发生,社会工作凭借着其助人服务的专业优势,逐渐成为灾后心理援助工作队伍中的新兴力量.本文采用了个案分析与文献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云南鲁甸地震后的社会工作心理援助作为案例,重点探讨了社会工作方法在介入灾后心理援助中的过程模式与机制.  相似文献   

8.
近代湖北城市灾害频繁,类型多样,对城市发展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其成灾因素因灾害自身具有的主客体特征以及城市承灾能力的差异,在特定的历史地理环境下耦合在一起,严重地制约了城市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初期,基层政府对灾害的应对机制发生了明显变化,政府的动员能力空前加强。缕应对机制的成熟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社会动员机制、信息沟通机制、灾后重建机制。以1959年登陆福建的台风灾害为例,对其进行考察,可为现阶段我国灾害应急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灾害与明代吏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灾异天谴说"的影响,明人往往将灾害视为上天的谴告,视吏治不修为重要的致灾之由,整顿吏治为重要的弭灾之道.为消弭灾谴,明政府一方面主动加强对整个吏治的整顿;一方面在官员因灾上言的推动下,在大臣因灾乞罢的传统之中对人事进行调整.可以说,灾害的发生为吏治整顿提供了重要契机.反过来讲,吏治对灾害也有着重要影响.明前期吏治较为清明则灾害较少,或有灾无害;明后期吏治腐败则灾害较多,或小灾变大灾.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动.  相似文献   

11.
城市形象的塑造和传播不应只专注于正面宣传,对公共危机的良好处理,同样可以提升城市形象。目前国内很多城市都在积极进行品牌形象塑造以及开展品牌传播,但在品牌塑造和传播过程中由于忽视城市公共危机的防范与管理,没有建立城市公共危机的反应机制,甚至由于对危机处理不当,反而影响甚至破坏了原有的城市形象。本文将以福建省南平市构建医患公共危机管理新机制,提升城市形象为启示,通过分析城市公共危机管理对城市形象塑造的影响,以及城市公共危机管理现状及问题,提出城市管理者建立和完善城市危机管理机制,塑造良好的现代城市形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实现瓦斯灾害智能预警,从统计学角度分析瓦斯涌出时间序列概率分布特点,提出基于正态性检验的瓦斯涌出异常预警方法,利用Matlab对时间序列进行Ryan-Joiner与偏度—峰度联合正态检验。实验结果表明,当瓦斯涌出状态变化平稳没有大幅度波动时,瓦斯涌出序列服从正态分布|当瓦斯涌出状态出现大幅度波动且变化异常时,瓦斯涌出序列不服从正态分布。利用联合正态检验方法可实现瓦斯涌出异常提前预警,为辅助瓦斯灾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按照日本的《灾害对策基本法》,日本NHK(Nippon Hoso Kyokai)即日本广播协会,不仅是日本全国唯一的公共广播电视台,还是指定的国家公共新闻机构。NHK不仅与日本气象厅的灾害监测网连成一体,而且还有自身独立的灾害信息采集系统,能在第一时间向世界公众播报各种灾害信息。日本"3.11"复合巨灾中,日本应急决策管理及主要应急力量间协调有效,公众虽有"核灾"恐慌,但社会群体秩序井然,表现出特有的巨灾前"临危不乱"的综合素质,所有这些均得益于日本NHK灾难传播的科学、合理、及时,都受益于NHK长此以往的安全预防文化的媒体教育。本文特别研究了NHK灾难传播管理对中国传媒界的启示,以及深入开展我国公众安全文化教育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自2003年以来,我国的公共危机管理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建立起了比较完备的危机管理体系,在抗击2008年年初的雪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暴露出我国的危机管理还面临许多挑战:公共危机管理的预警机制、信息联动机制不够完善;公民危机教育欠缺;非政府组织参与不足。应对这些危机管理挑战可采取以下对策:树立危机管理新理念;完善信息联动机制;开展公共安全教育;扶持非政府组织发展;组建常设的综合性危机管理协调机构等。  相似文献   

15.
关于城市拥堵费政策公众支持度在人口统计学因素方面的差异,国外已有丰富研究,但其结论在我国是否具有普适性尚未得到证实。以武汉市ETC拥堵费政策为例,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对影响拥堵费政策公众支持度的人口统计学因素进行了实证探讨,发现有关性别、经济收入和家庭是否有车变量的假设得到支持,而关于学历和年龄的假设没有得到证实。研究认为,应该建立针对利益受损群体的福利补偿机制,以获得这些群体对政策的更大支持。  相似文献   

16.
弃权票作为法律规定的一种选择,其价值的实现尚不明确。通过对弃权票的分析,发现其具有提升人大代表的权利主体意识、促进人大代表权利实现,监督国家权力和推进国家职能变革等宪政价值,只要合理规避弃权票的不当使用所造成的影响人民意志的表达及降低人大会议工作的效率等危害,充分发挥弃权票在使用过程中的功能价值,会不断促进人大代表权利的正确行使,推动国家民主法治建设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7.
中国西部处于大陆西北灾害带及青藏高原灾害带中 ,主要灾害类型为“旱、涝、震、沙、病、生”。要有效地在“西部开发”中加强生态安全建设 ,应尽快开展以公众为对象的安全防灾教育。普及西部公众安全防灾教育 ,迫切需要媒体的舆论作用 ,需要创立安全防灾类“名牌”报刊 ,需要建立西部科技减灾的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18.
基于物联网、高速宽带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新信息技术基础上的智慧城市建设已成为现代化发展的新趋势,随着智慧城市中网络的发展和普及,以网络为公共空间和互动平台,以网民为主体,网络公共领域及其网络舆论已经影响到我国政治和社会生活的稳定。基于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在研究信息分享(弱关系)和情感分享(强关系)基础上网络公共领域的内在动力机制,提出了网络公共领域建构的过程:结构性诱因、结构性紧张、网络互动、一般性信念(网络共意)、触发因素、行动动员和社会控制;并提出引导网络公共领域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