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世间最宝贵的是什“善良是历史中稀人几乎优于伟中国传统个“善”字:待调心存善意、向善交往,讲究与人为己要求,主张独善其名人说过,对众人而言,言,惟一的权力是善良。  相似文献   

2.
善良,是人性美丽光辉的写照,一直以来就被视为中华民族传统伦理道德的核心和黎民百姓的朴实追求:待人,强调与人为善,乐善好施;对己,主张独善其身,善心常驻;处事,讲究心地宽厚,包容豁达.故而善良者,受人尊敬,得人相助,被人宽恕.  相似文献   

3.
善良,是人性美丽光辉的写照,一直以来就被视为中华民族传统伦理道德的核心和黎民百姓的朴实追求:待人,强调与人为善,乐善好施;对己,主张独善其身,善心常驻;处事,讲究心地宽厚,包容豁达。故而善良者,受人尊敬,得人相助,被人宽恕。即使是在竞争激烈、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善良,仍被人们奉为美德,当作财富。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追求一个“善”字:待人处事,强调心存善良;与人交往,讲究与人为善:对己要求,主张善心常在。与生俱来的善良只有通过后天潜移默化的教育才能形成善良品质.善良只有成为学校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才能在孩子的心里生根发芽。  相似文献   

5.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神把一朵七色花送给一个善良的人,每一瓣可以实现一个心愿。他把第一瓣送给一个找不到家的孩子;第二瓣,救了一个遭遇洪水的村庄;第三瓣……第七瓣,他没有留给生命垂危的自己,却把最后这片美好的花瓣洒向人间。故事之中,最最感动人的是善良。做人,要有一颗善良的心。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对人善良,善良也会来到自己身边。播种善良,你会收获希望;心存善良,快乐就会围绕在您身旁。  相似文献   

6.
善良的种子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神把一朵七色花送给一个善良的人,每一瓣可以实现一个心愿。他把第一瓣送给一个找不到家的孩子;第二瓣,救了一个遭遇洪水的村庄;第三瓣……第七瓣,他没有留给生命垂危的自己,却把最后这片美好的花瓣洒向人间。故事之中,最最感动人的是善良。做人,要有一颗善良的心。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对人善良,善良也会来到自己身边。播种善良,你会收获希望;心存善良,快乐就会围绕在您身旁。  相似文献   

7.
读书的感悟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神把一朵七色花送给一个善良的人,每一瓣可以实现一个心愿。他把第一瓣送给一个找不到家的孩子;第二瓣,救了一个遭遇洪水的村庄;第三瓣……第七瓣,他没有留给生命垂危的自己,却把最后这片美好的花瓣洒向人间。故事之中,最最感动人的是善良。做人,要有一颗善良的心。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对人善良,善良也会来到自己身边。播种善良,你会收获希望;心存善良,快乐就会围绕在您身旁。  相似文献   

8.
乡村教师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神把一朵七色花送给一个善良的人,每一瓣可以实现一个心愿。他把第一瓣送给一个找不到家的孩子;第二瓣,救了一个遭遇洪水的村庄;第三瓣……第七瓣,他没有留给生命垂危的自己,却把最后这片美好的花瓣洒向人间。故事之中,最最感动人的是善良。做人,要有一颗善良的心。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对人善良,善良也会来到自己身边。播种善良,你会收获希望;心存善良,快乐就会围绕在您身旁。  相似文献   

9.
从心理学角度看,善良是一种人格品质。这种人格品质体现在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等诸方面。古今中外很多哲人都有过对于善的研究与论述,但对于善的含义也没有统一的定义。善往往成为文章中的字眼,善良往往成为评价人的品格的具体字眼。善良是大多数人的心理需求;善良是不可以悬置的;善良是社会和谐的原动力。国家和政府对某种道德的肯定与倡导,是道德实施与发展的最重要条件。我们国家也应该把自己国家的道德基础和价值理念概括性地提出来,大力提倡。这种概括性的提法可以是:"善良的民族、和谐的社会、富饶的国家、和平的世界"。  相似文献   

10.
一如今是"利益原则"至上的年代。经商的人把利润置于首位,并为此拼搏。不经商的人在这种社会氛围的笼罩下,也把利益上的得失作为思考的砝码。在这种情形下,如果哪一个人偶尔提到了"善良"这个词,会使许多人感到意外:善良?什么是善良?人们对善良也感到陌生了。但是,在表面上看起来排斥善良的时代,肯定是人们最需要善良的岁月。虽然有人说"如果我善良,肯定会吃亏",但稍稍想一  相似文献   

11.
①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培养良好的社会心态,需要修炼一颗善良的心。②善良是人性光辉的体现,是奠定人们高尚精神和道德的重要品质。雨果曾说:"善良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几乎优于伟大的人。"心地纯洁、仁爱无私是善良,宽  相似文献   

12.
时间与善良     
从前,在一个小岛上居住着幸福、悲伤、学识,还有其他一些情感,当然也包括善良。有一天,有消息说,这个岛屿马上就要沉入海底,于是大伙纷纷乘船离开。善良是唯一留下来的,善良想坚持到最后一刻。当岛屿逐渐沉没的时候,善良决定寻求帮助。财富乘着一艘豪华客轮正从善良的身边缓缓开过。善良说;"求  相似文献   

13.
一个叫威廉·约翰的青年请教培根,说自己虚荣、好斗、嫉妒心太强;他讨厌自己心中常常冒出邪恶之念,可又无法改变自己,他苦恼地问培根应该怎么办.培根说:"孩子,你敢于坦率地道出这些,已表明你不是一个邪恶的人.其实,世界上大多数人都不会是极善良或极邪恶的,而是介于善良和邪恶之间."约翰兴奋地问:"那么,我是一个很正常的人?"培根摇头:"我只是说你不是一个邪恶的人,你可以努力成为一个善良的人."  相似文献   

14.
传说开天辟地之时,创世主在天与地的始创处设置两扇迥然不同的门:一扇是善良之门,通向善良之处;一扇是罪恶之门,通向罪恶之地。有一天,天使、魔鬼、人一同来到这两扇门前面。天使指善良之门,说道:"我愿意永远步入这扇美妙的门,成为一个善良的天使。"天使说着,就走入了善良之门。魔鬼指罪恶之门,说道:"我愿意永远步入这扇奇妙的门,成为一个罪恶的魔鬼。"魔鬼说着,就跨进了罪恶之门。  相似文献   

15.
与善良相约     
《同学少年》2013,(3):23
阳光温暖大地,雨露滋润禾苗;蓝天给飞鸟翱翔的空间,大地给万物成长的舞台。关怀温暖人心,感恩滋润心灵,责任成就梦想,所有的美德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善良。修船工与善良相约,留下诚心补漏温馨感人的佳话;船主与善良相约,谱写了重金答谢感恩图报的乐章。与善良相约,成就人生的美好。"人之初,性本善。"善良,是人与生俱来的品质,是做人的基  相似文献   

16.
《同学少年》2016,(1):8-9
<正>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有诗曰:"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写文章也是如此,像"金子"一样的好文章都是"千淘万漉"辛苦得来的,反复修改,精心锤炼,是写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写文章不同于面对面与人交谈。与人交谈时让对方听明白即可,而写文章则讲究谋篇布局,讲究语言艺术,讲究新颖别致,讲究内容丰厚,讲究风格和个性,所以闻一多先生形容写文章是"戴着脚镣跳舞"。这支舞要想跳好,就要下工夫,就要反复修  相似文献   

17.
在一个多元价值并存的时代,价值冲突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事实广泛地存在于社会生活诸领域,教育领域亦不例外。所谓价值冲突就是价值逻辑的冲突。价值逻辑的核心是作出特定价值判断的价值标识词。从价值的标识词出发,可以大致划分出两种不同的价值逻辑:评价逻辑和义务逻辑。有三种不同的价值冲突类型:评价逻辑之间的冲突;义务逻辑之间的冲突;评价逻辑与义务逻辑之间的冲突。在理论上,价值冲突要么以某一行为对某共同体会更好为依据来解决,要么通过强化某人的某种义务来解决。但在价值冲突的实际解决过程中,这种解决原则的运用有一个关键性的前提条件——行为者的"善良意志"和"责任感"。因此,对教育而言,培养和提升人的善良意志和责任感就成为应对和解决价值冲突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六岁的玛雅是我一个朋友的孩子,她对我说:"陌生人就是你永远也不要和他说话的人,因为他会伤害你,除非他是很善良的陌生人。"我问她:"你怎么知道他很善良呢?"玛雅解释说:"如果他会微笑,那就是了。"  相似文献   

19.
先来看两组词语:成熟←→幼稚淳朴善良←→圆滑世故以上两组四个词语,有很多种组合方式,排除明显错误的价值观,常见的有下面的几种情况:(1)一个人要成熟,不要幼稚。(2)一个人要淳朴善良,不要圆滑世故。(3)一个人宁愿幼稚,也不要圆滑世故。(4)一个人宁愿不成熟,也要保持淳朴善良。第(1)句将一对矛盾的概念"成熟"与"幼稚"对举,作出明确的选择,没问题。  相似文献   

20.
马克·吐温说:"善良是世界通用的语言,它可使盲人感动,聋子闻到。"善良的心灵是一切仁爱之举的发祥地。善良是温暖的阳光,无私地照耀着大地;善良是雨露甘霖,悄无声息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