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珠江三角洲地区商务英语专业人才需求分析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需求的新特征,以广州、深圳等中心城市劳动力市场为研究对象,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围绕商务英语教学工作,提出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教育;明确课程开发和专业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注意培养学生运用技术的能力和横向扩展能力。  相似文献   

2.
商务英语专业是一门语言与国际商务技能相结合的专业,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开发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素质,职业素质是人才综合素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只有专业能力与职业素质发展均衡的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才能顺利就业。本文重点对目前我国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进行分析,探寻商务英语专业人才职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3.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培养高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主要模式之一。高校要重视培养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外贸实际操作能力,与企业密切合作,不断完善工学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文章从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对高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培养高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主要模式之一。高校要重视培养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外贸实际操作能力,与企业密切合作,不断完善工学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文章从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对高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训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钱芳  毛婧 《中国成人教育》2007,(16):171-172
培养高等职业教育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必须通过实训环节来完成.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应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在深入了解商务实务流程及职业岗位对从业人应具备的能力与素质要求的基础上,科学构建见习、单项实训、综合实训、顶岗实训等环节依次递进的实训模式,充分发挥上述各实训环节的功能,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6.
陈雪琼 《考试周刊》2008,(20):76-77
社会就业竞争的压力,对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挑战;如何提高商务英语人才的就业竞争力,成为当务之急.本文结合高等职业教育实践,从人才培养目标、产学研结合、优化教学手段与方法等方面,探讨了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旨在提高人才质量,增强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具有良好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商务英语人才.  相似文献   

7.
高峰 《海外英语》2011,(6):19+36
以就业为办学导向是高职教育办学的特点,为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商务英语专业在培养模式上应立足于职业能力,培养学生就业意识,体现工学结从而达到高质量人才培养的目的。该文从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与职业性相结合入手,浅谈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如何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以满足社会对上岗快、能力强、专业应用人才的渴求,从而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  相似文献   

8.
商务英语专业是一项要求应用能力较高的专业学科,在实际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应用能力不足,因此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导向,加强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是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专业性人才的必经之路。“赛交融合”将职业技能大赛和高等职业教育进行合理有效结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对于学生的专业能力的培养也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对于师资力量以及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文章首先结合实际分析商务英语教学现状,然后在此基础上介绍了以就业为导向的“赛教融合”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总结该培养模式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刘英丽 《文教资料》2020,(5):230-231
随着商务贸易的迅猛发展,现有的传统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求,应用型、创新型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当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主流。本文通过对我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研究和调查,以商务英语视听说课程设计与教学为例,对体验式教学法进行分析和探讨,提高商务英语学生的专业和社会实践能力,满足社会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全球化经济发展需要,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为了开拓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视野,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强化学生在国际商务情景下的语言交际能力,各大高校都积极开展商务英语专业双语教学课程及实践。本文拟从双语教学的内涵、国内外双语教学的现状对比,并从我国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双语教学面临的现状分析和解决措施等方面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课程设置的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教学着重培养学生能胜任实际岗位工作的职业能力,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商务英语职业能力为宗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如何合理定位,课程设置如何满足培养目标和用人单位的要求,这关系到高职商务英语的改革和发展.该文总结了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中的"商务英语"理念,探讨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合理定位和高职商务英语课程设置的原则和目标两大问题,以期促进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经济环境和投资环境的日渐成熟,中国各企业的发展对复合型英语人才和专业人才的英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为涉外企业培养了大量业务员。那么,如何深化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商务英语人才,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满足社会需求,是高职院校商务英语教师面临的现实问题。因此,要构建合理的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就必须探讨合理的学科定位。  相似文献   

13.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商务英语专业是复合型专业,目前我国高职、本科、研究生层次都设有商务英语专业。高职层次的院校要办好商务英语专业就要以就业为导向,结合地区经济发展需要合理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教学内容的精要、实用为核心,科学进行课程整合;以培养技能为宗旨,建立交互式参与式教学模式;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加强综合素质养成。为此,我们构建了“就业导向,能力本位,三维渗透”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相当迅速,社会各界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不少传统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基本功、实际操作能力以及沟通等能力都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已经很难适应新时期的社会发展了,所以全国各类高职院校都进行了一系列的商务英语改革,提出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旨在提高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5.
培养高素质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为适应当前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所作出的积极反应。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方案的制定要遵循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实际出发的原则,要构建科学合理的五维培养模式,不断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才能真正实现商务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6.
对河北省475家商务英语人才需求单位(涉及制造业、服务业、商贸企业、社会服务、金融业和教育业6大主要行业)就"河北省经济发展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具体要求"开展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河北省经济发展在知识结构、综合素质、行业背景等方面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适应经济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是未来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通过调查涉外企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研究商务英语学生就业能力的组成要素。从培养学生的职业生涯意识、行业知识与技能、综合职业能力的角度出发,分别提出改进措施,即实行全程职业辅导、实施通识教育、开设综合实践课程,从而使专业教育更加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以此来提升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8.
商务沟通是一个多渠道的、动态的思想和情感交互过程,是商务活动的重要构成.商务沟通能力的培养,是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在市场商务英语专业人才需求不断递增的今天,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商务沟通能力培养进行探讨和分析,是专业人才培养理论发展的需要,更是英语专业教学实践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商务英语属于专用英语,需要学生实现专业技能与外语交际能力的有机结合。当前,社会对于外语人才的需要不断复杂化,传统商务英语专业培养模式已经渐渐不能满足今后企业发展对于人才需求多元化的诉求。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培养单位需要认真分析当前社会企业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市场需求分析理论,对学生英语水平与市场期望水平之间的差距,通过调整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知识结构,以期寻找一种以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导向并能体现专业特色的商务英语课程体系,使学生兼顾知识结构与实践能力,为其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商务职场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商务英语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目标须进一步明确,培养途径须进一步拓宽。高校学生实习、实训体系是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有效手段。本文以需求分析理论为依据,通过对商务职场、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及在读学生的需求分析,参考《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试行),探讨商务英语专业职业能力实习、实训内容模块、实践环节、实训时间的整体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