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数学课程特别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在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都应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从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过程活动化、数学知识效能化、作业内容拓展化四个方面具体论述了培养应用意识,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2.
正数学学习要让学生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情境中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要让学生经历从不同角度寻求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初中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可见,数学问题解决对培养学生的数学分析问题,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验,基础数学教育无论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教学及评价等方面均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尤其是在课程目标的解决问题中要求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在学段目标中要求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性和创造性;在教学评价部分重视考察学生能否结合具体情境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2002年版,在教学目的部分提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科学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研究课题,因此探讨如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数学问题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数学问题情境教学,让学生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从教学内部或外部的情境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发展和应用各种策略解决问题.《标准》明确把“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作为一个重要的课程目标,为此,数学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观察、分析、探索、解决问  相似文献   

5.
一、贴近生活的初始问题是数学教学活动的起点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从本质上说 ,数学活动是一种思维活动 ,而数学思维活动又集中表现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在“问题解决”的活动中 ,数学思想、思维方式与方法 ,不仅是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工具 ,而且是学生学习的对象 ,是促进学生逐步学会探索和掌握新知识所必须的科学方法 .从这个意义上讲 ,数学教学设计的中心任务就是要设计出一个或一组问题 ,进而把教学过程组织成为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学习数学知识 ,发展数学能力 .基于上述观点 ,我们…  相似文献   

6.
数学学习要让学生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情境中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要让学生经历从不同角度寻求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初中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可见,数学问题解决对培养学生的数学分析问题,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大数学家欧拉指出:数学这门科学需要观察,也需要实验.数学教学应当实施“数学化”、“再创造”过程,即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开始,沿着数学发现的活动轨迹,从生活(生产)问题到数学问题,从具体问题到抽象理论,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而数学实验恰恰是沟通具体到抽象,感性到理性的桥梁.正如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指出的:“儿童掌握数学概念和运算过程,是从直观感知过渡到表象,再过渡到抽象的过程.实现这一过渡,表象是关键.”加强实验教学,是建立表象的基本手段.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手段,从直观、想象到发现、猜想,然后给出验证及证明,从而使学生亲历数学建构过程,逐步掌握认识事物,发现真理的方式、方法,是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完善学生认知结构,培养学生形成“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即“做数学”的现代数学学习观,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数学素养,促使其全面认识数学两个侧面的重要途径,并可通过数学实验教学进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索与合作交流的科学精神.数学实验教学可有效地摈弃以往教学中过分强调形式化的逻辑推导和形式化的结果及对数学发现过程的展示和数学直观性背景注意较少的弊端,...  相似文献   

8.
戴国琴 《考试周刊》2013,(98):73-73
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首要途径和重要条件。初中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实践证明,阅读活动已成为培养学生掌握课本基础知识及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在新课改大背景下,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初中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下册《解决问题》例1~例3。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地理解数学信息,发现数学问题,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2.通过合作探究,让学生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进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小括号的作用,并通过交流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过程性目标:1.通过合作探究,让学生体验到合作的快乐、学习的愉悦。2.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3.通过交流,让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初步学…  相似文献   

10.
问题解决既是数学课程目标,也是一种数学能力,还是一个学生发现和探究的过程.加强问题解决教学意义重大.数学教学必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积极进行数学探究活动,加强应用意识(能力)培养,大力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以及积极开展数学建模活动等是进行问题解决教学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1.
数学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本文从运动思维、特殊化思维、逆向思维、应用角度等4个方面阐述了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最主要的目的之一.《数学课程标准》第一学段具体目标要求,培养学生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和解决简单问题的方法.也就是说,  相似文献   

13.
所谓数学“问题解决”,即是指强调从具体数学问题出发组织学习和教学,教学过程其实是以一系列教学问题而展开的数学活动过程,有一个由问题引出的情景、实验或悬念,启发学生去动手、动脑,并在数学括动过程中发现、产生新的问题,进一步思索、猜想、反思、寻求方法……使学生在思考、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建构灵活的知识基础,发展有效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4.
习题课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线性相关性教学内容中通过具体题目的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不仅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基本概念,掌握解题基本方法,又指导学生抓住问题的本质进行分析,培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增强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不仅要重视培养学生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在教学中发挥自身主体作用,提高自身数学素养,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本文分析了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性,同时提出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策略,以此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相似文献   

16.
人们在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时产生了数学,数学的发展(或发明发现)就是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当今的数学教学中,除了要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外,更应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相似文献   

17.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是新课程改革要求的创新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使学生对“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这一问题研究的基本过程与方法有一个初步体验.并逐渐掌握,在我国的数学教学中还处于研究的初始阶段.相关的教学素材也十分缺少。很多教师从立足教材.着力培养学生自行设计研究性问题能力这一指导思想出发.对课堂教学进行了努力的尝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8.
张新民 《山东教育》2006,(12):40-41
思考始于问题。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由问题诱发,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从具体教材内容和学生心理特点出发,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探究活动,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19.
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不仅可以获得数学思想方法,而且还可以获得未来进一步学习和适应生活的必要技能。因此,小学数学老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精心准备和挖掘隐藏在具体数学问题背后的数学解题思想、方法和模式,引导学生掌握数学基本知识、技巧和解题技能,进而启迪学生的数学思维。  相似文献   

20.
数学思想教育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把数学思想与方法的培养同现行教材的具体内容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真正领悟并逐渐掌握蕴含在知识发生过程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并逐步培养、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