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想谈谈我和学生通过随笔交流的事--我没有用"批改"二字是因为我现在已不再认为我看学生的随笔是在完成一项教学任务. 我是在十多年前要求学生写随笔的,初衷其实很简单:一是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二是作为班主任,我想通过这种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状况.一开始的批改很艰难:一是学生有话不敢说,为应付而写作;二是东西不人眼,写得一塌糊涂.批改这种东西对老师来说无疑是一种折磨,每星期两次,带两个班,起码要读十万字还得下评语.  相似文献   

2.
高考的前一天,有位老师把学生发给她的短信给我看.短信并不短,除了几句美好的感激的话,还有几句是关于作文的:"我这两天翻看以前的随笔,觉得这三年写作上的进步很大.一是能认真地写了,二是留下了一些值得记忆的生活."这位老师感慨地告诉我:"在高考之前,学生对写作教学有这样的认识,我感到满足."我同意她的观点.写作教学的任务不是仅仅教会学生"对付"或"应付"高考,而是为了能获得写作能力与趣味.我的一些学生高中三年的随笔都写在一个厚本子上(我认为这是很好的习惯),个别同学甚至把随笔写在初中没用完的本子上.他们也有过类似的体会.记得有一届高一结束时,有位同学告诉我:"我比以前能写了."问他:"你说的'能写'是什么意思?"这位同学说,他一直认为自己算不上班里的"写手",老师也从来没有表扬过他;有一天,他翻看初中时的随笔,发现当时每周随笔只能写三五百字,就无话可说了;而在高一一年中,他每次能写一千多字,往往还意犹未尽,因而他认为自己的写作能力提高了,"能写"了.  相似文献   

3.
随笔是散文的一种。有人讲,随笔关键在于一个“随”字——随便、随时、随手、随心等。这话不无道理。冯骥才先生说:“散文源自心灵,随笔来自思考。”随笔形散神聚,不拘一格,形式多样,短小活泼,有更多思辨的成分。那么,如何写好教育教学随笔呢?  相似文献   

4.
一、写随笔,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随笔的特点就是自由灵活,有话则长,无话则短.看一次电影或电视,读一本有趣的书,完成一件难办的事,遇见一位久别的好友,得到一件自己心仪已久的物品,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对某一现象的理解感悟、对某一问题的见解等等,把它写下来,就是一篇随笔.叙事通达明了,抒情真挚动人,议论严密深刻,就是一篇好随笔.学生对写七八百字的作文有畏难或厌烦情绪,那就鼓励学生从写小随笔做起.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内容多少不论,但求真情实感,每周几次.这样的练习,学生没有心理负担,又有内容可写,写作兴趣也就有了.每半个月或一个月,挑选学生习作中有特色的、对学生有启发的文章,介绍给大家(题材、写法、观点等).有条件的可定期编发班刊,甚至推荐给一些报刊杂志.一旦登载(不论班刊、校刊)都是对学生的莫大鼓励.学生有了成就感,兴趣更浓了;看到身边的同学有了成绩,自己也有了奋进的动力.如果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写作兴趣也就长久地确立了.  相似文献   

5.
微博式随笔,就是取微博的形式,每次只写几十个字或者百余字,随手笔录。运用微博式随笔,以实验的态度,发现问题、寻找策略,可以动态生成合宜的作文训练序列,稳健、扎实地推进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6.
周毅 《小读者》2011,(5):14-14
母亲节临近的时候,向来细心的胡老师给学生留了道作业:写一篇100字左右的小随笔。这篇随笔的要求颇有特色:首先是“短”,100字左右。学生没有压力感:第二是“巧”.无须长篇大论和叙述,也不会落入俗套.关键是记录母亲说了什么:第三是“真”.  相似文献   

7.
许多幼儿园都要求幼儿教师写教育随笔,并将它作为幼儿园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然而许多幼儿教师并没有认识到写教育随笔的重要性,她们写随笔仅仅是为了应付园领导的检查,因此在写作时,要么是记流水帐似地简单叙述某件事情,要么是查找有关幼教资料,从中东抄一句,西摘一段,揉合在一起完事。这种走过场的做法使写教育随笔丧失了它应有的作用和价值。我认为幼儿教师要写好教育随笔,首先应充分认识写教育随笔的重要性,其次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述而且作。我们一些教师常把写教育随笔认为是一种负担,一听说要写教育随笔,…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同学们听、说、读、写的能力,我用如下方法进行尝试: 以互评"随笔"为内容,以"三分钟练说"为形式,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具体做法是:互评内容是"随笔",即不规定范围、题目,只要是生活中有感受的、有兴趣的都可以写.时间安排在每堂语文课前五、六分钟,按学号顺序,每天由一位同学朗读"随笔",后一学号同学主评,然后自由发言,展开评议.评议可以从命题、选材、中心,或遣词造句、修辞表达等方面有所选择地点评,不求面面俱到,不作硬性规定,强调同学习作中的主要优缺点,以鼓励为主.  相似文献   

9.
教师写作,以教学论文和教学随笔最为常见。写教学论文或教学随笔,无绝对标准,但有相对尺度。尺度在哪里呢?尺度就是在建立在自己观点的基础上,字里行间传递出的是有效的信息,并通过有效信息的传递达到清晰地表达思想之目的。一、建立自己明确的观点从一定意义上说,学会建立起自己的观点,是写文章的第一要素。先以一篇高中生写的作文为例。作文题叫"雅与俗"。该学生一口气写了一千五百字,  相似文献   

10.
在我们学校,学生有本精致的作业簿。翻开几本,你就会发现不少地方图文并茂,不同于别的语文作业;读上几句,你又会感到这儿的情趣非同一般。扉页上,写着学生自己精选出来的格言;封面上,端端正正写着四个字——生活随笔。何谓“生活随笔”?即在生活的海洋里捡几片彩贝或叙或评或赞也。一个“随”字,不仅贯穿着“要指导学生课外经常练笔”的旨意,而且洋溢着开放、宽松的气息。想写什么就写什么;长一点不妨,短一些也好。教学实践表明,要使生活随笔教学发挥应有的效应,关键之一是要把握住它的基本特征及其职能。  相似文献   

11.
我们知道,随笔是散文的一种,可以分为文学随笔、教育随笔、教学随笔等形式。有人讲,随笔关键一个"随"字——随便、随时、随手、随心  相似文献   

12.
随笔作为学生课外自由练笔的一种形式,因其形式的自由和内容的随意而备受学生和语文教师的青睐.随笔训练能使学生爱写、会写、乐写并在写作中自觉地培养人文品格,从而改变作文教学现状.  相似文献   

13.
写教学随笔是我规定自己每周必须完成的事情。有时每天课后写点儿,有时一周写上几篇。不求多、不求精,日复一日,课就这样上着,随笔就这样写着。某一天,我突然感觉到我的教学随笔中缺少些什么。于是,我把以前写的找出来一篇篇看。我明白了,那些随笔更多的是从教学流程是否合理与顺畅、教学任务是否恰当与有效、学生作品是否完成与美观等角度来写的。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们开设了语文阅读课 (学生每周用 100分钟的时间在“语文学习室”阅读各类图书报刊 )。在鼓励学生积极读书的同时,我们要求学生每周写 800字以上的读书笔记 (亦称之为“随笔作文” )。也许因为是随笔,也许因为没有烦琐的写作框框的限制,绝大部分学生的随笔作文文笔生动,内容丰富。对随笔作文,我不作精批细改,但对任何同学的任何一篇作文,我都要视其内容、表达、书写等写下认真的批语。这些批语,有的三言两语,点到为止,有的洋洋洒洒,一吐为快;但无一不是情随文生,情溢于墨。让我始料不及的是,我的许多批语竟在学生中…  相似文献   

15.
姚坚 《学语文》2004,(3):35-35
要走出中学作文教学的困境,“随笔”是好办法。这里讲的“随笔”有别于报刊书籍中的随笔体,它类似于日记,含有随笔记写的意思。其特点是:随时,只要有写作冲动,就可随时记写;随地,笔记本随身带,走到哪里就可写到哪里;随形,写作字数不限,从三言两语到上千字均可,体裁不限,表达方式不论;随意,题  相似文献   

16.
章宇 《阅读与鉴赏》2005,20(7):63-64
茅盾先生20年代末流亡日本期间,曾写过一批散文。其中发表于1929年2月10日《小说月报》第20卷的是一篇不足700字的随笔《卖豆腐的哨子》。  相似文献   

17.
活着     
为了提高大家的写作能力,我每周都会让学生们写上三四千字的随笔,一学年下来已经有十来万字了。在这个学年年末,我把它打印成册,加上彩色封面,送给进步最大的学生。这里我也送给你一本,希望批评指正。我从二十二期的随笔中,挑选一些我个人最喜欢的散文随笔送给你们,可否选用,请酌。谢谢。北京景山学校小记者站指导教师朱畅思  相似文献   

18.
感谢作文大赛组委会、评委的厚爱,我班学生陆小红《花的启示》一文有幸获得全国一等奖。追溯陆小红写作成长的足迹,无一不写着一个“勤”字——两年里,她写了十多万字的生活随笔!作为她的语文老师,我只是起了一个引路人的作用,不时给予鼓励和指点,并为他们铺设一块温湿适度的土壤,营造一个勤奋写作的氛围而已。我是以鼓励学生写好生活随笔作为激活写作欲的突破口的。根据多年作文教学的实践,尤其是兼任学校“自湘文学社”写作辅导员的经历,我深切感到传统的命题作文沉重地束缚着学生的思想,无情地浇灭了学生的写作热情,压抑着学…  相似文献   

19.
激发兴趣是引导学生随笔写作入门的金钥匙。语文写作课的随笔写作,重在一个“随”字。首先要打破常规,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其次可通过开展读书笔记展览评比活动培养学生随笔写作的兴趣。还要指导学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最后教师用美言写好个性化批语也是保持学生的写作兴趣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这几年,在指导学生写随笔的过程中,我采用各种形式引导他们写生活,效果比较好.下面,我就粗浅地谈一下,在随笔训练中,我是如何引导学生写生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