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一、学生组织的混乱混乱中的学生自治会:在中小学除分別有班会外,还有学年和全校性的儿童会和学生会,这是为对青少年进行自主、自治的集团生活和行动的组织。它做为进行民主主义训练的(土人力)所受到重视。在大学等处作为自治的一环,组织了学生自治会。学生自治会的会费,由学校当局向学生征收,一般的都交给自治会使用。但是,其中也有的学校否认学生自治会的存在而不组织。  相似文献   

2.
自治,是一种依靠社会成员自主管理自身事务,并对该行为负责的社会管理形态。学生自治在"自治"原理基础上指向学生对自身与其所属之群体肩负责任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行为。行使学生自治是学校民主管理与学生主体性发挥的有力体现。欧洲中世纪部分大学学生对内行使自治权,对外捍卫自身权益。近代以来,学生自治问题在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的热议中再度现身,后逐渐演变为高等教育体系全球化发展过程中大学生地位与权利保障等问题。目前,我国关于学生自治的研究以及学生权利的法制化建设方面还比较薄弱。本文从历史、观念、体制、法律以及教育管理等方面分析西方大学生自治,旨在为推进我国教育民主建设与完善高校学生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陶行知先生早在民国时期就指出建立学生自治组织的重要意义,但是长期以来大学生自治组织在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体系中处于虚位甚至缺位的状态,面临着自治意识缺乏、保障机制缺少等现实困境,发展大学生自治组织必须从社会、学校和学生多方面来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4.
陶行知的学生自治观是其民主教育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从本质上讲,学生自治是民主社会公民养成的一种练习.从实现的思想基础来看,学生自治必须以教师、学生和教育管理者教育观念的转变为前提.学生自治不等于将学生与学校、教师处于对峙的地位,学生自治的边界是以学生应负责和能负责的事体为限.学校中学生自治的过程是一个练习自治的过程,因而也是一个自治的教育过程.学生自治的教育方法是以"教学做合一"为方法论的"生活法".  相似文献   

5.
高校学生自治组织的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生自治组织作为高校学生实现自治的一种有效手段,在高校诞生伊始业已存在。它对于高校,尤其是当前处于发展转型期的我国高校的发展尤为重要。在我国,普遍存在的高校学生自治组织形式是学生会,但它却因"官僚主义"盛行、脱离"自治"本质等原因而广受诟病;这与转型期的高校所需要的活力和生命力以及所倡导的民主氛围浓厚、学生个性凸显等特点极不适应。这必然要求重构学生自治组织角色,摆正学生自治组织地位,而学生代表大会这样一种学生自治组织模式既能填补学生会的弊端,又有着迎合时代发展需要的优越性。本文通过追溯学生自治组织的历史,探索其本质,在此基础上系统论述了先行模式的盲点和弊端,进而论证学生代表大会这一学生自治组织模式的合法、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论社会转型期高校学生自治的拓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学生维权意识的增强,学生自治才有其存在和拓展的空间。目前,学生自治呈现两种态势,一是学生通过自治组织参与学校事务的管理,二是倡导学习自由和学术自由。学生由于学识和经验有限,学生自治的拓展必须在学校制度完善、机构健全和经费保证的条件下实现。  相似文献   

7.
学生自治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体现,也是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学生在自治中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内在智慧和才能,有利于自律、自强、自信和奉献精神的形成。通过转变管理理念,明确“以学生为本”,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增强大学生的自治意识,培养大学生的自治能力,扩大自治范围,完善自治方式,发挥学生组织和社团自我管理的社会职能,让大学生在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中达到自我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陈文琪 《文教资料》2012,(7):131-132
鼓励学生自治是近年来世界高等教育管理发展的一大趋势,这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民主管理思想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也是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公民道德感的有效方法。学生在自治中能够做到自律、自强、自信,充分调动内在的智慧和才能,促进自身全面发展。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提倡学生自治有利于完善高等教育改革,不仅能培养出独立自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还能使学校的管理更加贴近学生,有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近代中国在自由民主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强调学生的自立、自强、自治,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则是较早论述学生自治问题的学者之一。陶行知关于学生自治问题的论述不仅是其教育民主思想的一部分,也是其生活教育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陶行知多年的教育活动中始终贯穿着学生自治的思想。陶行知关于学生自治的观点对于今天的学校管理具有重要的借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我国的道德教育注重教育内容的研究而缺乏教育途径的探讨。柯尔伯格的“公正群体途径论”启示我们应重视通过学生民主参与学校管理来发展学生的道德水平。学生的自治管理是提高学生道德水平的有效途径。新时期,我们要改革中小学的管理体制,为学校“放权”,为学生自治管理“赋权”。通过班级的民主管理和必要的教育惩戒,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法治精神,进而提高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1.
冯友兰与西南联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友兰以哲学家、哲学史家名世,但冯友兰也是一位教育家。作为西南联大文学院长,冯友兰坚持民主办学的理念,以丰硕的学术成果,教书育人,培植西南联大的人文精神,服务中国人民的抗战事业,为西南联大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冯氏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为人们提供了另一个重要的冯学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2.
西南联大的办学思想及其对我国现代大学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南联大在战时极其艰苦的八年里,培养了一大批科技、人文精英,创造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剖析西南联大的办学思想对我国当前的大学改革不无裨益:先进的办学理念是大学生存的灵魂;加强师资建设是大学发展的关键;科学民主的管理模式是大学发展的保障。  相似文献   

13.
西南联大是抗战时期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奇迹。西南联大的出现,是因为抗日战争这个特殊的历史事件促成了中国当时最优秀的三所大学和最杰出的学术精英的汇聚,并且还有了长达九年的成功合作,而其办学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于它拥有一批具有"民主传统、自由理念和宽容精神"的教授群体。西南联大的教授群体是由一群思想各异、行为自主、我行我素、独来独往的学者们所构成,在这个特殊群体中从校长到教授都有相似的教育背景,他们既受过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也有国外留学和考察的经历,他们的知识结构比较完整,可谓学贯中西。而且这些学者深受西方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他们大多属于自由主义者,自由主义成为联大教授的意识形态。西南联大的教授群体也是最具有独立性的一个群体,他们可以比较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很少受党派的约束。西南联大教授群体认同和坚守的价值谱系成为他们相互合作、共事、团结的基础,这些价值谱系是:潜心学术而避免内部纷争;宽容精神和民主信念;党派之间和平共处。西南联大教授群体身上所表现出来的价值谱系实际上就是一种大学精神具体化,是一种大学文化的自觉,是教授群体在大学融合和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集体觉悟,他们以此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动,既有所为也有所不为。抗战时期西南联大的教授群体可谓是当时国内学术精英的杰出代表,在他们身上体现了和而不同的价值谱系,而这恰是现代大学精神的具体表现和灵魂。  相似文献   

14.
和谐校园的构建需要管理者治校、教育者治学和学生自治三位一体共同发挥作用。学生自治是大学生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重要方式。高校学生社团是学生自治的强大载体,是校园文化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美国民主共和制作为人类政治文明史上较完备的民主制度,曾引起世人的向往与羡慕,成为世界各国学者、政治家学习研究的时象。尽管托克维尔与梁启超属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但两人通过对美国的考察,在对民主共和制度的认知方面却存在着大致相似的认识:美国民主共和政体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地方自治与实行民主共和制有密切的关系;三权分立与权力制衡原则在美国民主共和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民主共和精神时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性等。两人通过对美国的考察,得出了惊人相似的结论:美国民主共和制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各国不能模仿其民主共和模式,只能学习其民主共和精神。  相似文献   

16.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被誉为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奇迹,其第一大学院法商学院对中国近代经济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一方面培养了大批的经济学人才,使经济学薪火与联大精神一起得以传承,另一方面则促进了中国近代经济学学术水平的提高,持续影响着中国经济学学术发展的路向。  相似文献   

17.
西南联大成就辉煌的教育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南联大在战时极端困苦的条件下,培养出一大批科技、人文精英,诞生一大批重大科研成果。其制度环境在于继承和发扬了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教授治校的优良传统;其教育条件是因为有三位著名的校长,有一代学者名流,有众多青年才俊。很大程度上,前者决定后者,因为一流大学首先是观念变革和制度文明的产物。  相似文献   

18.
随着当前教育领域中的公民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的觉醒,以“控制”为核心逻辑的学校公共生活模式遭受了愈来愈多的批判。在控制型的学校公共生活下,教师与学生之间所形成的是控制与被控制、管理与被管理、灌输与被灌输的扭曲关系,它违背了学校教育的公共价值取向,阻碍了学校教育的民主变革,限制了学生的公民品质发展。与控制模式不同,“治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理念与实践模式,它致力于解构学校组织中的权威主义、技术理性、强制灌输、心灵隔离等弊病,使学校公共生活回归到公共性与民主性的轨道上来。“治理”赋予教师与学生以平等的公民身份和治理权利,鼓励学校生活中的公民伙伴关系,从而使学校和课堂成为一个民主治理的空间,提升和扩大学校组织的公共利益,稳固而持久地培育学生的公共精神和公民品质。  相似文献   

19.
村民自治是我国全社会民主自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村民自治的民主进程中,乡镇政府的政治责任与道德责任是由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学理要求和中国乡村社会发展的实践所决定的。它不仅是一种逻辑或理念,还需要在政治生活中通过具体的内容和一定的制度或方式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20.
村民自治是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基本内容,体现自由、平等、民主、公正伦理精神的一种制度。当前由于宗族势力的根深蒂固,农民的自身素质较低,社会外部不良环境的影响,村民自治还没有完全发挥出它的优越性。我们要从村民自治的伦理精神制度化、村民自治伦理精神内化为村民的道德意识、营造良好的道德文明环境三个方面加强村民自治政治伦理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