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钱美潮讲述第一个故事: 四月前后,绛红色的香椿新鲜上市. 某一日,父亲偶然在菜市场发现它们小小的身影,惊喜不已,当即嚷嚷着让母亲给他做些香椿系的时令菜. 节约的母亲嫌香椿在城里卖得太贵,要三块钱一两,一两只有一小扎,于是有些犹豫,在菜摊前挑挑拣拣,迟迟没能付钱. 我以前没吃过这种菜,听父亲说,它是香椿树的嫩芽.多年前在乡下奶奶家,屋后的菜园子边上,生长着几棵香椿树.春天香椿发芽,爷爷赶在一个清晨,将一把弯弯的镰刀绑在竹竿上,利落地将树顶新发的嫩叶割下来.那时的父亲还是名小小孩童,见爷爷割香椿,他就蹲在树下不断地将其拾进菜篮,每拾起一根还拿到鼻子下嗅一嗅它的气味——那里面裹挟着春天的气息.将整个早晨的劳动果实带回厨房,奶奶会在中午做一顿香椿大餐,不论是拿它们拌豆腐还是摊鸡蛋,都是极好的搭配.可惜吃不了几次,香椿芽就老了,然后,一家人再等下一个春天.  相似文献   

2.
四月,一片海     
走在弥漫着四月的清新的小路上,置身在一片金黄的花海中,我陶醉着轻轻地合上眼,享受这长久的安静,享受这四月的阳光,享受这油菜花的清香。人和心,都醉了。睡在柔软的草地上,静静地倾听鸟儿们那清脆的歌声,我投入了自然的怀抱。那一片金灿灿的花儿,随风摇曳,多么美丽,多么和谐啊!此时此刻,我深深地觉  相似文献   

3.
民以食为天,美食不仅给了我们舌尖上的享受,也给了我们生活中的感悟,美食还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现在,就一起回味你和美食的那些欲罢不能的美好吧! 馋 悟 陈张怡静 清明前后,院里的香椿树发芽了,散发的馥郁清香溢满了整个小院. 我被这气味勾住了魂,吵着要吃香椿芽,妈妈却说还不到时候.这么 浓郁的味道,吃到嘴里该有多香啊,我站在树下眼巴巴地瞅着那棵高大的香椿树. 接下来便是漫长的等待.每天使劲地往树上瞅,眼睛都发酸了.昨天,香椿那棕红色的嫩芽还在干枯的枝干上颤颤巍巍地向外试探;今天,嫩芽就长长了些,香味也更诱人了些…… "今天吃香椿喽."妈妈把烙好的椿芽鸡蛋饼和炸椿芽端上桌时,我的馋虫一下子就跑出来了,抓起筷子尽情吞咽起来,直到打着饱嗝儿,满足地离桌而去.  相似文献   

4.
夏天的傍晚,夕阳西下。一缕缕淡雅的清香伴着丝丝凉爽的晚风,轻轻地抚摸着我,驱散了我一天的疲劳,让我心旷神怡。 我不觉心驰神往,挪动双脚,想去找寻那一缕缕清香。越往前走,香气就越浓,清香变成了幽香。“啊!好美好大的莲花池!”一池满满的香荷映在了我的眼前,我惊叹了!  相似文献   

5.
父亲     
"那是我,小时候,常坐在父亲肩 头,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 ……"每当听到这首歌时,我的眼前就 会浮现出父亲那被烈日晒得干黑的、满 是皱纹的脸…… 父亲是一位普通的农民,也就继承 了农民勤俭的性格。衣服总是洗了又 洗,过年时都不买件新衣服,只是把旧 衣服洗洗就穿上了。妈妈要给父亲买 时,他总是说:"庄稼人穿那么好干嘛? 弄脏了怪可惜的。"父亲从不乱花一分  相似文献   

6.
朱自清先生在答《文艺知识》编者关于散文写作八问时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来信里的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只在真实,似乎说不到意境上去。”  相似文献   

7.
作在1947年7月1日答《艺知识》编问中说:“我写《背影》就因为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里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二般无二,我这篇只是写实。”  相似文献   

8.
《背影》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经典散文,也是一篇记事散文。先生在后来写道:“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写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是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章只是写实。”  相似文献   

9.
父亲与花     
父亲是一个性子很急的人.虽为人善良,但脾气却不是太好.有时一急起来,那样子我见了都很害怕.可是他威严的外表下却有一颗爱花之心. 父亲很爱花,这可能是源于我的奶奶.父亲跟我说过,在他很小的时候,奶奶就在院子里种满了花.奶奶没上过学,没什么文化,大部分的花她都叫不上来名字.但这也阻止不了奶奶爱花的心.父亲年少时脾气不太好,奶奶便让父亲养花.父亲接过花种,学着奶奶种花的样子,把种子埋进土里,每天细心浇水,一点点看着它发芽,长叶,开花.父亲从此便被花吸引,脾气也比之前好了许多.如今,奶奶已经不在,每当父亲在花前久久伫立时,我猜他一定是又想起了奶奶.  相似文献   

10.
父亲的爱     
父亲去世三十多年了,每当想起他,一件件往事便穿越那尘封的岁月呈现在眼前。父亲教我如何做人,怎样生活,他的教诲给我的人生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1.
父亲的爱     
父亲去世三十多年了,每当想起他,一件件往事便穿越那尘封的岁月呈现在眼前.父亲教我如何做人,怎样生活,他的教诲给我的人生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2.
荷花     
看,那水池里的朵朵盛开的荷花,是多么清丽可爱呀! 荷花叶像一把天然绿伞,为我遮挡阳光. 荷花发出的淡淡香味,清香无比. 荷花有的像害羞的美少女,似笑非笑;还有的像美丽的小女孩,尽情地玩耍.一阵微风吹来,荷花翩翩起舞.风停了,荷花停止跳舞,娇嗔地望着人们.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相似文献   

13.
朱自清先生在谈到《背影》时说:“我写《背影》,就是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是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述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章只是写实。”这句话所指的虽然只是《背影》这一篇文章,但同样告诉了  相似文献   

14.
水仙花     
一号植物:水仙花特点:洁白、清香推荐语:象牙白的花,纠缠交错的"纤足"静静地浸泡在水中,如一位身穿绿裙子的仙子,清香典雅,冰清玉洁。一盆清新如月光的花披着清晨的甘露在我眼前开放。她冰清玉洁,清香典雅。想知道这盆花叫什么名字吗?那就是清雅、漂亮的水仙。水仙花是象牙白色的,那么细,又是那么不计其数。她们  相似文献   

15.
我的父亲是一位普通的农民,从我记事起,眼前便是忙忙碌碌的身影,从家里到家外,由日出到日落,很少见到父亲有过片刻的清闲。我真搞不懂父亲哪来那么多的精力与体力,去干那怎么也干不完的活。因为当时的我太小了,压根就不晓得:父亲的肩上挑着一家人的风和雨。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读懂了父亲那深深的皱纹里所沉淀的沧桑与情感。我知道,父亲的背是为我而累弯的;我知道,虽  相似文献   

16.
家信     
家信肖鸿每次收到家信,我的泪水便不由自主地滚落下来……这一封封家信,我把它奉为珍宝一样地收藏着。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打开信笺,一股浓浓的亲情便飘然而来,父亲那朴实的话语如春天的细雨滋润着我的心田,他那高大的身影时时出现在我的眼前。父亲是一位朴朴实实的...  相似文献   

17.
为父为子     
高超 《广东教育》2005,(12):61-61
下午是一节语文课,我要求学生以“真情”为话题写一篇散文,很多学生写了自己的父亲..这些学生,也不过刚刚十五六岁吧,还没有越过对父亲崇拜的藩篱,他们都还天真,误以为自己的父亲是巨人,无所不能的,因为幼稚,他们忽视了父亲脆弱和卑微的一面,,我有种莫名的沉重感,在内心深处长叹一声,眼前闪过一个已经佝倭而衰老的身影,那是我父亲。  相似文献   

18.
我独自走在街上,任凭那狂风吼袭,任凭那暴雨浇淋,我的心仿佛在疼痛流血……我漫无目的地走着,街上的行人渐渐少了。“爸爸!”一个清脆的喊声打断了我的思绪。寻声望去,那是一对父女,父亲穿着一件衬衫,看上去很冷,女儿穿着差不多有她身长的西服上衣。显然,那是他父亲的衣服。“爸爸,你冷吗?”小女孩天真地问。“不冷,只要你暖和我就暖和。”爸爸笑着说。“那你背我吧!”小女孩笑了,“这样我们就可以都不淋雨了。”父亲弯下腰背起小女孩,女孩撑起那宽大的西服。我呆呆的站在那儿,目送这对父女,直到他们消失在远方。我的眼前不禁浮现出那一幕。…  相似文献   

19.
永恒的瞬间     
用数码相机按动快门,"咔嚓"一声,画面就这样定格,一张照片就这样完成了。那一瞬间我靠在父亲的肩头笑了,父亲也笑了。记得前年四月,街边的大树仿佛换了一身新衣,向路人展示这深深浅浅的绿色。我的生日就在这样一个美好的季节里。能听到父母说我"你又长大了",成长真的那么令人兴奋。  相似文献   

20.
朱自清先生在创作《背影》时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写《背影》,就因为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里的那句话。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只在真实。似乎说不到意境上去。”从先生的一番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只在真实”的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