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钟真祥 《现代语文》2007,(1):109-109
在写作中,材料是为表现主题服务的,材料的选择要服从主题的需要。如何根据主题的需要去选择写作素材,这是至关重要的。如果选材不当,非但无助于表现主题,反而会起冲淡、干扰主题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选材是一门艺术,高超的选材艺术可以增强主题的表现力和感召力。本人认为,把握好选材的初始环节,体现选材的四个“度”,必能有助于表现主题与作文写作。  相似文献   

2.
李再文 《云南教育》2001,(19):27-27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小学生常常为没有写作的材料而陷入写作的困境中。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教给学生选材的途径和方法,我国著名理学家和教育家朱熹在其《读书有感》一诗中写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他虽然描绘的是忽然把书读懂的情景,但人们常常引用他这两句诗来阐述写作与生活源泉的关系。由此可知,我们应当指导学生到生活的源泉中去引来写作的“活水”,即到“四大生活”中去选取写作的材料。1.指导学生在“校园生活”中选取材料。小学生在每天的校园生活中他们总要接触一部分老师和学生,在脑海里留下他们的音容…  相似文献   

3.
学生写作时在确定好主题的前提下选材是一个必须的过程,什么样的主题就有什么样的题材去选择。在阅读主题的条件下选择哪些材料去阐述,则由学生自己决定。材料多如牛毛,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取容易写的材料进行写作。文章将就作文的选材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4.
教学实践证明,作文常识对于指导学生作文起着重要作用。所以,作文教学必须同写作常识紧密结合,在写作理论的指导下,迅速提高作文质量。1.讲读课文时渗透写作常识适当地透渗一些写作常识,学生易于接受和掌握。如在抓住文章中心之后,引导学生看作者是怎样围绕这个中心选择材料的时候,便可渗透有关围绕中心选材的基本常识,阐述材料和中心的关系,以及如何在纷纭复杂的材料中选取典型事例等。这样有教材做依托,学生可以把理论放到教材中去印证,便于加深理解和记忆。再如有的课文详略安排  相似文献   

5.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在写作中,选材非常重要,材料是决定作文质量的关键.文章从作文选材的重要性、学生作文选材的现状及作文教学中如何选材等方面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写作的第一要素是充足的材料。有了材料后,还必须对材料进行精心选择,择取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材料来反映生活、表现主题,同时,材料还要尽可能地新颖一些。下面就选材的新颖和典型问题和同学们谈谈看法。一、选材应尽可能地新颖一些。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贵有新意。”这个新意,当然包括所选材料的新颖。  相似文献   

7.
黄承斌 《现代语文》2008,(8):129-130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难点,也是中考高考语文的重头戏。学生怕写作文,老师也怕教作文。尽管如此,学生们对写作的畏难情绪却一直困绕着教师的作文教学。而在日常写作练习中,学生又常常为不会选材而苦恼,我们语文教师也常为学生作文选材的单一、陈旧、俗套而焦虑。洲此,我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结合自己的思考,引导学生从联想的六个方面去选择、组织材料,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8.
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种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的确,作文离不开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可是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在作文选材方面,轻生活、重想象,喜欢写一些天马行空的想象性作文,对于必须写的表现真实生活的习作则有畏难情绪,或在选材方面存在编、套等现象,描述水平也不尽如人意。  相似文献   

9.
通过审题,确定作文的中心思想之后,接下来要考虑的就是如何选材和剪裁了。陆游在《论诗》中说:“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意思是说,我们拥有自主选择写作材料的权利,对材料的处理有着特别的技巧,不像缝纫师傅剪裁衣服那么简单。那么,选材和剪裁应该从哪些方面考虑呢?  相似文献   

10.
正技法指导作文的选材,除了要典型、真实、自己熟悉,还要追求新颖。新颖的材料当然是指别人没有用过或不常用的材料,这种鲜为人知的材料能给人一种新鲜感,考场作文选材新颖,能够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内涵,读者读起来才有兴趣。那么,在作文中应如何选取新颖的材料,为我们的写作服务呢?一是要与时俱进。纷繁多变的现实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我们只有紧跟时代步伐,同现实生活息息相通,才能不断激发出对生活的新鲜感受。因而选材也应当弃故纳新,与时俱进,才能写出时代感强的鲜活文章。  相似文献   

11.
李娜 《辅导员》2010,(12):53-53
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作文的源泉就是生活,引导学生到大自然和社会中去学习。学生写作必须拥有写作文的材料,学会积累是写作的基础。训练学生定时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用笔记下来,形成作文素材库。  相似文献   

12.
作文是一个创新的百花园.俗话说:森林中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大海中没有两朵毫厘不差的浪花,人海中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人.我们要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思考,在相同的表象中找出不同的内涵来,摈弃陈规,想人所未想,用人所未用,写人所未写.那么,作文从哪些方面去创新呢?一般来说,可以从选材、立意、构思、语言上力求突破. 一、选材创新 选材要新鲜,必须要以小见大,善于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平凡事反映重大问题和深刻主题,反映时代脉搏.著名作家浩然的一段话颇值得参考.他说:“别人没看到的,你看到了,这是新:别人看到了,没有想到,你看到了想到了,这是新;别人看到、想到了,但没写到,你看到、想到又写到了,这还是新.”所以应到自己周围生活里及阅读的书刊里去选取新鲜材料,去思索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作文教学中,一般情况下,命题、批改、讲评是教师的事,而选材、写作则是学生的事。其实,应该让师生互相参与到对方的各项活动中去。教师参与选材、写作。教师如果布置一道作文题就让学生去写,学生极有可能无话可说。针对这种情况,我参与到学生的观察生活、选材中去。如写《记一次有意义的活动》时,我带领学生到学校附近的村子里,与学生一起帮助老人扫地、挑水,听老人们讲村里的人和事,我一边指导学生收集材料,一边自己动手记录材料。教师参与的另一环节是写“下水文”。我与学生在同样的时间里一同写作,与学生一比高低,学生写作…  相似文献   

14.
写作能力是学生的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本文从写作兴趣、写作材料积累和文章选材、立意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指出培养学生浓厚的写作兴趣是写作教学的前提,写作材料的积累需要通过平时的阅读和生活经验积累,而写作的选材和立意则是写作教育的重点引导内容。  相似文献   

15.
当我们去责备学生作文材料雷同、材料老化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要反问一下自己,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对学生作文的选材作了哪些卓有成效的指导?是的,学生的作文确实存在着比较严重的不求真实、随意编造、选材雷同的现象,存在着缺少新意、缺乏时代感、让人望而生“腻”的材料陈旧的弊端.但是,这些都是可以改变的。只要我们采取有效的措施去纠正和引导。学生就会懂得什么样的材料才是好材料,应该怎样选材,如何根据作文要求去选取合适的材料。下面我以记叙文为例.谈谈我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选材指导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6.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这既是作文教学的基本方法,又是提高小学作文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方法,把课文的写作方法和写作特点进行分类比较;指导学生摘抄和背诵某些典型句段,评析鉴赏范文;指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感性材料。写作前,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观察方法去观察周围事物,搜集材料。写作中,应指导学生审题、立意、选材、布  相似文献   

17.
作文课堂教学备受关注,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必须注重导写点拨和下水示范。导写点拨主要是从感情上激发学生写作的愿望和动机。导写时需引导学生观察感悟生活,从生活中挖掘作文素材。听读老师的下水作文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产生写作的直接感受和体验。教师现身说法,可为学生提供写作的借鉴,使审题、立意、选材等方面的指导有非常直观的材料。教师精彩的导写点拨和示范二者相辅相成,课堂作文教学才能收到实效。  相似文献   

18.
<正> 话题作文是材料作文的一种新的形式,它由命题者从所提供的材料中引出一个富有时代新意的话题,再要求学生由这个话题说开去,写一篇作文。 它与传统的材料作文、命题作文等相比,突出了创新意识,扩大了选材范围,放宽了文体要求,丰富了写作角度,减少了客观约束,给我们的学生提供了更为宽阔的写作空间,给作文命题开辟了新  相似文献   

19.
题材是构成文学和艺术作品的材料 ,即作品中具体描写的生活事件或生活现象。考场作文选取什么题材直接关系着作文分数。笔者从近几年高考满分作文中总结出以下几点。一、关注现实生活 ,关心热点问题选材范围要扩大 ,洒脱地面对一些重大题材。直接从显示生活落笔 ,就容易使自己的作文内容鲜活 ,令人耳目一新。 1999年满分之作《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考生写道 :“假如有那么一天 ,记忆可以移植 ,我们将移来邵云环烈士的思绪 ,去那战火纷飞的贝尔格莱德 ,感受真正意义上的残酷……”由于作者从现实生活中找到了作文的自由 ,将重大事件信手拈来 …  相似文献   

20.
在推进高效课堂的背景下,作文教学更需追求高效。我的尝试是教会学生从生活中、阅读中积累材料,注重改革作文指导的方法,不断变换作文训练形式,将写作训练与听、说训练相结合,进行佳作鉴赏与再创,架构作文与生活的桥梁。同时,大胆采取了以学生集体评改和互改为主、教师抽查和点评为辅的作文评改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