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内容单一,服务空间有待拓展;服务保障制度、组织管理工作不完善等问题.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谐社会构建和校园文化建设。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机制的途径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完善高校扶持和社会协作机制,构建志愿组织建设的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2.
在志愿服务活动开展过程中,建立健全大学生志愿服务教育培训机制有利于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发展,但就目前来看,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教育培训机制并不完善,仍存在管理机制不健全、社会支持力度不够等方面的问题。鉴于此,以分析大学生志愿服务教育培训现状为基础,阐释影响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原因,从加强保障机制,完善管理制度的角度,就如何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教育培训机制提出了几点相应的对策,以期使志愿服务向着加快大学生志愿服务进程、稳固大学生志愿服务根基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社会志愿服务的重要力量.在迅速壮大和发展的大学生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进程中,为更好地满足需求,迫切需要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自身机制.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志愿者通过广泛的社会服务,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但也还存在不尽如人意的情况,服务内容、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加强大学生志愿者队伍建设,提高大学生志愿者的素质,规范大学生志愿服务,提升志愿服务的水平,才能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社会形象。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既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有助于高校盘活社会资源和壮大志愿服务力量,更有助于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持久的活力和动力。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社会支持体系,必须基于“谁来支持”“支持什么”“如何支持”的三维架构,对其主体、内容和流程作出明确。近年来,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下,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增大,社会各界也给予广泛关注,但其体系也存在缺乏协同性、协调性和回应性的现实短板。当前,必须通过介入机制、整合机制、运行机制、评估机制和宣传机制的完善,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社会支持体系实现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志愿服务的稳步发展,离不开大学生志愿者的努力,但大学生志愿服务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社会对大学生志愿者缺乏了解和支持、高校志愿者服务缺乏规范管理、志愿组织难以提供全面专业的培训、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精神理解不深刻等。高校应教育大学生正确认知志愿服务精神,不断发挥党组织在志愿服务中的引领作用,完善宣传机制,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长效发展,建立健全大学生志愿服务法律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7.
于寒 《考试周刊》2011,(36):201-202
近几年来,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覆盖领域不断扩大,影响日趋广泛,成为我国社会志愿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为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应积极完善其活动机制、保障机制促进大学生志愿者自我完善和发展。积极探索与学生专业学习相结合的志愿服务形式,注重借鉴国外志愿服务管理的成功经验,从而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8.
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志愿服务体系,但也存在着管理体制不健全、服务水平不高、志愿者素质有待提高、高校和社会支持力度不够等问题,阻碍着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及其作用的发挥。应从建设正规化的志愿者队伍、建立科学化的志愿者行为管理体制、开展多样化的志愿服务活动、争取多元化的社会支持等方面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志愿服务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是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着志愿服务主体意识不强、志愿服务精品项目缺乏和志愿服务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本文通过讨论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主体意识、打造大学生志愿服务精品项目和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制度等措施,以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志愿服务。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在分析目前大学生志愿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质量的对策:即要普及志愿理念、弘扬志愿精神;加快完善制度保障、提供资金支持;完善志愿服务机制、提升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是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重要形式。通过对在杭高校部分大学生开展问卷调研分析,文章作者发现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活动形式单一、缺乏吸引力等诸多问题,鉴于此,高校可以从完善培训体系、加强宣传、深化志愿服务、完善制度、创新品牌等多方面进行全方位改进,以提高志愿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志愿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良性、持续、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一项牵动社会整体的伟大事业,它是完善社会制度、缓和社会矛盾的一种"软实力",也是社会治理的有效创新。政府、企业、高校应高度重视大学生志愿服务,协作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保障机制,使大学生志愿服务能够常态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是成长、成才的必然要求,也是传播志愿文化,提升社会道德水平的重要途径.从动机的角度出发,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安徽财经大学200名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动机进行调查,将大学生参与动机归纳为四种类型:自我发展型动机、功利型动机、消遣型动机、服务社会型动机,并对这四种参与动机所占比重及其影响进行了分析,从而探讨出树立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增强大学生的情感体验、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培养大学生的志愿服务精神、完善志愿服务机制等建议,以促进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高校广大学生志愿服务者围绕文体活动、支教援助等广泛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大学生志愿者在社会中的影响力逐渐扩大,受到社会的好评和认可,大学生志愿者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大学生们在志愿服务中的参与热情度和动机不同,需要高校不断调查、修改、调整、完善奖励机制,创新激励形式。但总体而言,高校志愿者服务还处在初级阶段,缺乏激励机制,如何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来,是高校需要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比较视角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制度化与专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志愿服务在弘扬人类道德文化、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困境。国内外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历程、基本特征及招募、培训、评价和保障机制的比较显示,建立和健全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需要积极培育大学生志愿文化,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相关制度,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并尽快为大学生志愿服务立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包括志愿者对志愿服务精神内涵认知不足、功利性强、责任心不足,志愿服务形式单一、领域狭窄、深度不足,志愿服务组织缺乏专业化的管理机制,高校与社会志愿服务组织未能形成有效的协同和衔接机制等,着重从建立志愿服务培训体系及信息化管理机制、完善保障机制与激励机制等方面提出了解决措施,以期实现志愿服务的常态化、长效化发展,促进大学生道德素养提升、自我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乔艳 《西部素质教育》2020,(10):197-198
文章首先阐述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然后提出了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对策,具体包括加强志愿服务培训,树立志愿服务品牌形象;创新服务内容,提升志愿服务专业化;完善社会保障机制,规范组织机构管理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志愿服务既是对志愿精神的弘扬,也是大学生锻炼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同时也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践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运动式"居多,缺乏延续性,不利于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从大学生志愿者的视角出发,探索通过健全宣传机制,完善激励与保障机制,重视志愿者的学习与培训,建立志愿者档案,巩固高校志愿服务的传统领域,不断拓展志愿服务的新领域,将志愿服务与大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等途径,构建当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9.
志愿服务对大学生个人发展的价值意义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志愿服务对于大学生未来个人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志愿服务工作有助于提升大学生道德文化修养;有助于大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专业技能的提高,身体素质的增强,人际交往和处事应变能力的锻炼;有助于完善大学生心理素质;有助于扩展大学生的社会资源。为此,应该让大学生从心底里意识到志愿服务工作对自身的价值与意义,倡导更多大学生加入到志愿服务队伍中来。  相似文献   

20.
高校志愿者服务在构建和谐社会、改革思政教育、推进大学生就业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根据对10所安徽省高校的问卷调查,发现在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过程中还存在志愿者培训欠缺、组织自主性不强、服务领域单一、社会支持系统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当从营造良好的志愿服务环境、建立健全高校志愿服务的管理协调机制、不断开拓志愿服务新领域等方面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