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语在中国的普及客观上导致英语与中国文化的融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国别变体——中国英语。然而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英语”的国别特色被忽略,英语教育基本上是英语语言与文化的教育,英语教学中去中国化的现象十分严重。“中国英语”是全球化的产物,英语教师应提高文化自觉性,将中国文化纳入英语教学之中,迎合“中国英语”教学的时代需求,培养会通中西的新时代外语人才。  相似文献   

2.
“中国英语”是汉语与英语语言文化交流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语言现象,它将随着中国人使用英语的普及和中国特色的形成而逐渐扩充.从而丰富和发展英语语言与世界文化。  相似文献   

3.
语言的生命是文化。感受文化是学习语言的有效途径。通过“文化感受”大大拉近与英语学习真实状态的距离。“文化感受”,说的通俗一些就是尽可能地营造英语言文化氛围,有效、快捷、准确地掌握英语言的规律和综合运用的能力。“文化感受”使英语学习成为一种积极、动态、良性的知识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3,(61):62-63
在全球化环境下,英语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其全球化的地位对各地的语言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其中的变体之一——中国英语应运而生。本文介绍了中国英语具有的中国文化特色,从跨文化角度解释了这一现象对母语的影响,并且指出了中国英语所具备的独立性和与英语本体语言之间的交互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中国英语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用“优雅的手“触摸中西语言文化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立枝 《文教资料》2006,(22):120-121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充分发挥母语文化的作用,利用人类生活、思维的共性,自觉渗透该语言的文化教育,重视培养学生语言文化意识,提高他们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度;利用“问题沙龙”所提供的开放立体的、互动的广阔立体空间,充分地进行母语语言文化与英语语言文化、个人与他人的、思维与语言的“对话”,借助各种教学资源,触摸中西文化差异,沟通人类心灵、培养跨文化交流的能力。从而,在日趋全球化的今日,顺利实现跨文化交际和完善人文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英语作为一种国际性语言,其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也发生了特殊的本土化。中国作为开展英语学习和研究的大国,英语学习已然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然而,在推广英语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受到本土语言汉语的影响,出现了极具中国特色的英语,即"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本文主要探讨在汉英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区别"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的异同,应使用规范英语来翻译中国文化,提倡使用中国英语来更好地描述中国所特有的文化,将优质译文呈现于英语读者面前,促进东西文化交流与沟通。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人用英语进行国际交流,英语已成为一门世界性语言。英语在世界各地的广泛传播必然会与当地的语言、文化、习俗相互碰撞、相互交融,  相似文献   

8.
全球化环境促使英语作为一项交流工具而迅速普及。本文从文化与语言的角度,先提出在英语学习中怎样融入文化,接下来探讨中外文化的相互关系和影响,并提出了坚持中国文化,吸收外国文化,确立中式英语体系以适应国民要求和体现国家特色的主张。  相似文献   

9.
英语和汉语是差别巨大的两种语言。前者体现的是西方文化,后者体现的是东方文化。无论在语言层面上还是在思维层面上,英语和汉语都有很多不同之处。而习语是语言和思维的浓缩,是文化的典型体现者。由于东西方语言文化的差异,有些英语习语看似与某些汉语习语含义相同或近似,而实质上却大相径庭。正是这些“似同实异”或“似是而非”的情况给英语习语的汉译增加了困难。只有了解这些“似是而非”之处才能在英汉翻译时避免“失足于陷阱”,避免出笑话,防止出大错。本文拟就英语习语汉译时的“似是而非”现象进行初步探讨。以期能为读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补缺假说”理论强调语言学习与语境的密切关系。通过问卷调查和文化知识测试,发现高职学生英语文化语境缺失,易形成“汉式英语”和跨文化语用失误。因此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可充分利用教材和真实语料,构建学习者心理文化语境,实现英语文化语境的补缺。  相似文献   

11.
在英语全球化的背后直接关注到民族语方的纯洁性问题。语言的选择实质上是民族文化身份的选择。面对洋泾浜英语的重新泛起,我们既要学好英语,迎接全球化的挑战,又要注意语言的纯洁,保持自己独立的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12.
从北朝民歌到戏剧、小说以及影视作品,木兰这一形象跨越时间、文化,影响深远。2020年上映的迪士尼真人版电影《花木兰》在掀起一场新的“木兰热”的同时,也饱受争议。本文尝试分析关于电影的几个“争议之点”,并提出:从木兰,特别是从用英语讲述的木兰入手,认识“同一”故事在不同语言所承载的不同文化中的“同”与“异”,有助于英语学习者更好地体会语言与文化的交融。  相似文献   

13.
如果学习一种语言,就要了解其文化,就要了解相关语言及文化中存在的“禁忌”。“禁忌”是存在于所有的语言及文化中的一种现象。随着中美两国人民交往的日益频繁,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进行交流和勾通,作者就中美两国语言文化中的“禁忌”作了一番简单的比较和概述,对学好英语,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和文化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万莉 《中国成人教育》2007,521(23):178-179
在全球化背景下,面对英语的普及和大众化发展趋势,英语教育必须与适用的文化环境相结合。英语学习不是"价值中立"或"文化无涉"的纯粹知识活动和语言训练,它必须有价值参与的生存环境。本文从后殖民语境视角审慎分析英语及英语大众化现象,指出英语教育面临着多元文化的挑战,我们必须明确英语课程的文化处境和价值取向,实施跨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发展.英语成为国际交流的纽带,英语全球化也既而成为一种趋势,引发了许多语言学家和社会学家的担忧,即:英语全球化及其所附带的西方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普及,会引起并加剧世界语言的濒危和消失,破坏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本文针对这种担忧,分析了文化全球化的根源及其实质,并结合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及其自我调节能力,解释了这种担忧的不必要性,并提出英语全球化背景下我们应有的积极态度和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何一种语言形式都带有浓厚的文化烙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潮流的到来,英语的学习在我国语言教学中越来越普遍。英语主要体现的是西方的文化特征和思维方式,但是我国中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常常以中国文化背景为依据,这样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就会遇到一些障碍。这些障碍不仅体现在词汇上,还体现在交际和语法等多个方面。下面我们就对中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以便教师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房娟 《成才之路》2012,(18):49-49
近些年来,伴随着全球化的进程,英语已成了当今世界的主导性语言,并在全球范围传播和普及。英语的全球化给世界其他语种尤其是小国语种带来了极大的破坏。有语言学家曾经预言到本世纪末,全球有不少的语言将从此消失。语言和一个国家的文化和历史息息相关,语言的消失代表着一段历史的完结,是全世界共同的损失。因此,要及时采取措施对策,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弱势小语种。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英语动词“wash”和中文“洗”的词义的调研和对比分析,发现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对“wash”的词义理解不同于英语为第一语言的美国人。“wash”和“洗”的语义差异可能反映了文化内涵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英语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英语新课程改革应实现以下“五个结合”:“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知识与情感相结合”“教学策略与学习策略相结合”“输入和输出相结合”“必修学分与多元化发展性评价相结合”。“五个结合”体现了《课标》中所提出的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五个方面的精神,包括语言运用能力、情感态度、语言技能、语言知识、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20.
一、“双语”教学的语言环境、师资条件及其定位国外的“双语”教学均是在目的语为社会主流语言、官方语言或第二语言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如美国、英国的“双语”教学,其目的是使少数民族及移民尽快掌握英语。加拿大的“双语”教学目的是使法语家庭的后代保留其母语(法语)。在加拿大,英语文化与法语文化是并存的,有20%的人口使用法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