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网络时代的到来不仅冲击着人们的生活,也改变着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一种新的教研模式——虚拟教研随即悄然兴起,它是传统教研的一种延伸。主要介绍了当前虚拟教研的几种方式以及教师该如何参与到虚拟教研当中来。  相似文献   

2.
网络的普及和运用带来了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变革,也给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必须掌握最新的技术以向学生进行指导和传授。网络教研是一种新型的教研方式,它是指教师通过网络技术,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教学研讨和经验交流的新型教研方式。网络教研使得原先的教研活动发生了彻底的变革,网络教研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很多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多年的教师,对于网络这一新生事物有一种疏离感,甚至有一种抵触感,觉得网络上语言过于粗放,对于严肃的教学研究来说是不适合的。这一现象造成了网络教研的最大障碍。因此在学校教研工作中,学校和教师要对网络教研提高到一定的认识高度,以实现网络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我很庆幸自己生活在网络时代,因为网络信息的迅速更新改变了我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使我们走进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当然也改变了我们教师进行教研活动的方式。现在,我与很多老师一样,已经习惯于每天到网站浏览,到BBS虚拟社区和博客(Blog)上学习、交流、讨论、撰写教育叙事。网络教研已成为我工作、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4.
邢鑫 《学周刊C版》2014,(11):196-196
网络的普及和运用带来了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变革,也给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必须掌握最新的技术以向学生进行指导和传授.网络教研是一种新型的教研方式,它是指教师通过网络技术,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教学研讨和经验交流的新型教研方式.网络教研使得原先的教研活动发生了彻底的变革,网络教研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很多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多年的教师,对于网络这一新生事物有一种疏离感,甚至有一种抵触感,觉得网络上语言过于粗放,对于严肃的教学研究来说是不适合的.这一现象造成了网络教研的最大障碍.因此在学校教研工作中,学校和教师要对网络教研提高到一定的认识高度,以实现网络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毋庸置疑,网络技术的发展改革了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也产生了深刻影响,不仅改变了教师原有的教育方式,也改变了传统的教研模式。如今,网络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引起了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竭力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如何构建"五位一体"的大学英语网络教研模式,是大学英语教师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在信息化发达的今天,网络越来越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并日益渗透到教育教学中,必然影响到教师的生活方式和教学形式。作为职业学校的政治学科的教学改革应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积极将日常教研与网上教研活动相结合,不断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提高政治课的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7.
马伟 《中学教学参考》2014,(33):101-101
<正>教研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优化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校本教研更是学校培养青年教师的主要途径。新的教研方式较之传统的教研模式提高了教研频度和水平,教研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改变,也是未来教研发展的基本方向。本文从提高网络教研意识,养成网络教研习惯,利用网络进行资源开发利用,通过网络教研平台进行教育心得和教研成果的共享交流等方面,谈谈如何利用网络优势提高校本教研水平。网络教研相较于传统教研有时间和空间的优势,传  相似文献   

8.
网络教研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化教研手段,其教研方式是传统教研模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延伸。它完全突破了地域性限制,创新了教研形式,快速地传输信息,快速地提高教师能力,丰富了交流内容,简化了交流方式。为了适应教育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作为教研部门的工作者应努力探索教研新方式、新方法。通过开展网络教研活动,提高教研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提升教研员的专业素养,从而为基层学校提供专业服务。  相似文献   

9.
随着教育的改革发展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传统教研方式的缺失和不足随之显现出来,时代需要创新教研方式。在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情况下,加强对网络教研模式的研究,完善其要素框架与功能,做好网络教研工作,形成信息化专业支持系统,当是一种提高教研效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教学研究活动,对于我们一线的基层教师的成长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的教研活动由于受到时间、空间、费用、学科性质等一系列因素的制约。随着信息技术学科与其它学科整合以及网络技术的快速应用,我们希望利用学校现有的硬件设施和网络环境,创设网络教研平台,让尽可能多的教师参与到教研活动中来,使教研活动效益最大化,使学生、执教教师、听课教师收益深度、广度最大化。  相似文献   

11.
网上教研是一种以网络为手段开展教研工作的新方式。它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实现着在跨区域、大范围、多层面的交流和相互的影响,扩大了教研工作的辐射面,为广大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一个崭新的平台。网络教研对于促成教师的自我实现与成长有着传统教研所不能替代的作用。这种教研模式必将成为现代校本教研的一种极其重要的方式。  相似文献   

12.
高林 《学子》2013,(12):81
正处于信息网络高速发展的时代的我们在生活中都养成了对网络的依赖,不管是生活还是学习,网络渐渐地方便我们的生活,优化我们的选择。在这片网络新天地里,对网络教研工程能否引领我们往更高更远的前进,我们又该如何淋漓尽致的将网络教研的魅力展现出来。我们有很多期待和憧憬,但是我们该如何做才能使我们到达梦想的彼岸。本文主要通过探讨网络教研存在的重要性,如何发挥它的优势,让我们的教师用网络来开创出更美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9,(88):11-12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不但快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加速了教育事业的巨大变革,如教学资源更加丰富、教学手段越加先进、教学环境越来越个性化、教学研讨和交流的空间更加广阔。故教育工作如果想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就必须利用网络开展教研活动。当然,网络教研并不单单是常规教研和网络的简单叠加,而是在移动互联网基础上拓展的新型教学平台,是在网络平台基础上对常规教研活动进行的创新和优化,是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网络教研是一种数字化教研,它改变了传统教研的研修方式,是网络化、信息化时代教研发展的必然。本文主要以“学习共同体的理论”及“反思性教学理论”为理论支撑.探究了职业学校如何逐步建立网络教研平台及建立过程中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在常规教研基础上,尝试把信息技术运用到校本教研中。分析了网络教研与校本教研的优势和二者优势互补的意义,提出应结合各自优势开展高效的教研,从组织管理、专家引领、合作互助、资源共享等方面综合考虑,合理地融合两种教研方式,有效地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16.
网络教研是一种数字化教研,它改变了传统教研的研修方式,是网络化、信息化时代教研发展的必然.本文主要以"学习共同体的理论"及"反思性教学理论"为理论支撑,探究了职业学校如何逐步建立网络教研平台及建立过程中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深入,网络教研已成为一种常用的教研模式。通过对山西省阳泉市的中小学的硬件条件、学校目前教研方式、网络技术实践能力和网络教研基本情况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对进一步开展网络教研,提高网络教研水平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8.
网络教研是一种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教学研究方武,既是对常规教研工作的一种技术支撑,更是对常规教研工作的一次革命.有利于克服我们传统教研手段的落后,力量、资源的匮乏,教研活动与课程教学的时空割裂,只能采取"蛙跳式"教研活动,难以吸纳所有教师参与、难以介入教学全程等等问题和缺憾.因此,网络教研是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教研工作改革和创新的发展趋势,并且随着网络教研的深入开展,必然会引发教育教学理念和方式的变革. .  相似文献   

19.
赵云霄 《考试周刊》2014,(34):22-23
校本教研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传统的校本教研制度由于受到时空、地域等条件的限制,教研活动局限于学校内部,活动形式单一,缺乏专业引领。如何找准切入点,转变方式,改变校本教研低效的现状,是当前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现实要求与紧迫任务。沁阳市教研部门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在改变校本教研方式、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方面做了有益尝试:建立专业引领团队,搭建网络教研平台,构建三级教研网络(市教研室→学校集团联盟→学校教研组),通过开展多样的教研活动,真正实现校本教研活动从低效向有效再到高效的转变,达到依托名师引领、共享优质资源的目的,更好地发挥优质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全市中小学"优质均衡,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20.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及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博客吸收的是博客RSS、TrackBack等核心,显著特点是零技术、个性化、协作性、交互性,展现给我们的是一个崭新的现代教育交流平台。本文从教育博客的应用角度进行了分析,阐述它是如何改变着教师的学习、生活、工作和交流方式,如何孕育并催生出新的教研文化,如何成为新时期教师专业发展的利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