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2 毫秒
1.
《时务报》创刊,张之洞出资出力,得到了他的支持和拥护。因为在"救亡图存"的面前,张之洞求变通以救国的思想与《时务报》的宗旨合拍,成为张之洞支持维新派的一个基础,并且张之洞与维新派之间的许多变法主张具有共通性;对维新派来说,与张之洞合作,对加强自身力量和推动维新运动也是可行的。可以说,《时务报》的初创时期正由于张之洞与维新派双方都有相互靠拢的意愿,关系处于"蜜月"阶段。  相似文献   

2.
维新活动开始,洋务大员张之洞与维新领袖康、梁一度关系密切。张之洞结交康、梁有“为我所用”的想法,也有政治投机之意。康、梁虽然希望借助张之洞的影响设学会、办报纸,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并扩大维新派的影响,却不愿意牺牲独立的思想主张。结果,张之洞拉拢不成转而压制和破坏维新活动,并最终走向维新派的对立面,而梁启超对张之洞的克制态度也在变法失败后得以宣泄。梁启超与张之洞关系之演变,揭示了彼此在政治和文化方面进行选择的内在意义。  相似文献   

3.
从维新运动兴起到戊戌政变之间,张之洞与以梁启超为代表的《时务报》维新派都倡导社会变革。深入考察张之洞的代表作《劝学篇》发现,在“救时”的大局下,在《时务报》时期,“求大同存大异”是张之洞处理与后者关系的准则,这使他与后者之间保持着既合作、认同,又矛盾、冲突的独特文化关系。  相似文献   

4.
政治风云变幻莫测的晚清社会关系错综复杂,各种势力相互重叠和牵扯,没有绝对的派别间的界线.以宣传维新变法为宗旨的《时务报》就是由洋务派、维新派以及其他势力共同支持创办的,其实质是各种势力合作的一种尝试.曾大力支持《时务报》的洋务大员张之洞,其信奉的文化和政治理念与维新派差异巨大,他与报馆里的维新派人士相互期许、利用,但又一路合作、争吵,最终走向分裂.  相似文献   

5.
戊戌政变后,维新派流亡日本。张之洞代表清政府,希望日本驱逐康、梁,查封梁启超所创办的《清议报》。日本政府认为,张之洞是日本在华不可多得的合作者,不能对他的请求全然不顾。但维新派也是中国境内一支有影响力的联日力量,且他们的思想主张和政治遭遇在日本国内得到了诸多支持和同情。最终,日本既满足了张之洞的部分请求,也让维新派部分骨干继续在日活动。张之洞以查封《清议报》为目的的外交努力终以失败而告终。  相似文献   

6.
在 18 95 - 1898年由维新派发起的维新运动中 ,作为洋务派的重要领袖 ,张之洞曾参与其中。虽然 ,他们之间存在一些分歧与矛盾 ,但综合张之洞在运动前及运动中的表现 ,他是支持维新运动的 ,而不是“假维新”。  相似文献   

7.
课本第 60页有这样一段表述 :“由于变法形势的发展 ,两江总督张之洞等相继入会。实际上 ,张之洞加入强学会另有原因。维新派的某些主张符合洋务派利益 ,有利于其进一步发展 ,这是张之洞加入强学会的重要原因。甲午战争以后 ,多年的洋务派领袖李鸿章因签订《马关条约》臭名昭著 ,实力和政治影响陡然下降。张之洞则于 1894年代刘坤一为两江总督 ,掌握着相当部分的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成为最有实力的地方大吏之一。民用企业特别是工矿交通企业已具有明显的资本主义性质 ,要求清政府放松对其控制 ,所以张之洞等早就提出过“变法”口号 ,希…  相似文献   

8.
甲午战争的惨败,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刺激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张之洞在挽救民族危亡的道路上进行探索。戊戌维新中,他成了维新派的同路人,尝试了自己在政治改革方面的初步想法;庚子事变后,清延发布上请实行新政,张之洞、刘坤一联街上奏《江楚会奏变法三折》,张之洞成为新政的主角;随著日俄战争的爆发。立宪被提上议事日程,张之洞对立宪的态度一波三折,体现其“趋时附权”的政治性格。  相似文献   

9.
甲午战败后,围绕清廷如何自强主要有三派。纯粹的守旧派和激进的维新派是当时社会的少数派,以张之洞为代表的体用派是多数派。前两派由于贴近中国权力中心的表与里,有引导清廷走向变革歧途的危险。张之洞借用《劝学篇》发出中体西用式变法自强的时代声音,痛陈旧者的不知通和新者的不知本,希望借此破除两者的弊端,调和两者的对立,并超然于新、旧之间的政争之上。  相似文献   

10.
张之洞早年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后来加入“以不谈洋务为高”的清流党。然而,随着阅历的增加,张之洞认识到洋务的重要性,开始办洋务并成为洋务运动的殿军。甲午战争之后,维新派主张变苹中国的政治、文化制度,学习西方先进的文化、政治制度,提出倡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等主张,但是,这些主张遭到顽固派的强烈反对。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张之洞提出了“中体西用”这样一个折中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一致而百虑"的思想出自《易传·系辞下》,其丰富的内涵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得到揭示。从价值层面上看,"一致"具有价值本体意蕴,在现实生活中则表现为共同的利益;"百虑"体现为多个个体就各自对世界秩序的认识及其价值理想、情感而进行的共同思虑,它扬弃了个人对世界秩序认识的片面性以及以个人价值为本位的思想。"一致而百虑"为我们理解"群己之辩"中的价值取向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颜李学派在反对宋明理学的同时,以对儒家经典的重新解读,展现了他们对原始儒学的基本理解和取舍,在清初代表了一种新的学术思想观点,他们的努力,以对正学的重建为特征。由于学派内部的紧张,此派在考据的流中,终显得有气无力。  相似文献   

13.
经学发展到宋代,出现了宋明理学,宋明理学是两汉经学的反动。二者的不同表现在治经目的、治经态度和治经方法上:一为治世,一为治心;一讲究师法、家法,一偏向疑经、辨伪;一重训诂,一重义理。同是宋明理学,朱熹的理学和陆九渊的心学又有分歧:朱学思想体系的核心是“理”,穷理的方法是“格物致知”;陆学认为“心即理”,只要“格心”便可知理,不必读经,更不必费心于经注和考据。“六经注我,我注六经”这句话,不仅极具宋学特征,而且典型地反映了陆九渊心学思想指导下的治经态度和方法。弄懂这句话的涵义,不仅有助于了解宋学特征,而且更有助于从本质上把握陆九渊心学思想的内涵,从而对其做出恰当评价。  相似文献   

14.
悲剧观在张爱玲和王安忆的小说里始贯其中,这不仅与作者的自我个性、人生经历相符,也与整个大的社会、时代环境息息相关。从婚恋悲剧、社会悲剧、人性悲剧三方面切入,剖析并比较二者小说中的悲剧观,发掘悲剧观所揭示的思想内涵,应该直面这种悲剧观。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论述近代“中体西用”思潮演变过程的基础上,认为“中体西用”思潮属于一种历史文化现象。通过具体的历史分析,得出这一思潮发展的历程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始终不渝地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顺应时势变革的优秀文化传统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在研究生论文的撰写方面,各高校领导的思想还应该再解放一点,应该允许研究生根据自己所学的专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选题。要鼓励研究生独立思考,积极创新,用自己的话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阐释自己的研究结论,创建自己的理论。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真正贯彻“百家争鸣”的方针,为年轻人创造一个宽松的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17.
论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的一惯理想,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实质是以人为目的;唯物史观为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提供了理论基础;而马克思对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实践方式的探讨使这一理想更具现实性。  相似文献   

18.
论近代慈善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以来,中国原有的慈善思想受外力的冲击和影响,由传统向近代嬗变,最终形成了具有崭新内涵的慈善思想。教会在华兴办的慈善机构,是中国人了解西方社会慈善事业最直接的途径;西学报刊的传播,使国人对西方各国慈善福利事业有了清晰的了解;部分中国人海外的亲身见闻促使人们对于慈善的认识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以洪仁王干、康有为、孙中山为代表的有识之士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也学习他们的慈善与社会福利思想,形成了各自的慈善福利观。这时期我国慈善福利观也呈现出古今贯通,中西汇聚的特点,并影响和促使了慈善事业向近代化与制度化的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19.
明末以后,潮汕相继涌现出很多优秀画家,如王岱、黄璧、孙裴谷、王显诏等,他们的画作以及画上的题诗争奇斗艳,相得益彰,充分显示画家驾驭诗画艺术的高超才能和丰富的思想内涵.本文为对潮汕画家题画诗(自题诗)特色及艺术的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20.
该文主要从政治象征的角度,考察“辫子”作为一种政治符号在明末到民初这一特殊时段所承栽的象征意义,以及它在构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社会认同中的作用。全文分为三个部分:一、考察“辫子”被“政治化”及其“去政治化”的过程;二、“辫子”在不同的政治思想脉络中所呈现出的不同意义;三、“辫子”作为个人权利的象征在清末民初是如何被运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