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的关系问题,是哲学教学中的难点,它使许多师生感到困惑,为此,笔者认为,应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问题的渊源及探究原则;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的存在范围及对立面特点: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2.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逻辑矛盾和辩证矛盾一直为学界广泛关注。目前为止,虽然大多数学者都承认逻辑矛盾和辩证矛盾是两类性质不同的矛盾,但对于二者如何区分还存在着一定的分歧。本文将在阐明两类矛盾的基础上讨论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的区分问题,并提出区分两类矛盾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3.
矛盾修辞是表层存在逻辑矛盾,深层蕴涵互补矛盾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其表层的逻辑矛盾占据了经典逻辑思维形式的各个领域,其深层却是认识主体对同一对象的性质从不同方面作出的揭示,它互补、全面、准确地反映了事物内部矛盾统一的辩证关系。本文对矛盾修辞的结论是:矛盾修辞是非逻辑的,又是逻辑的,它是表层逻辑矛盾和深层互补矛盾的对立统一;矛盾修辞是一种含有生命哲理的诗化语言,它的深层世界是一种诗化的辩证逻辑世界。  相似文献   

4.
如何正确理解辩证法的矛盾范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正确理解辩证法的矛盾范畴,就必须分清语言矛盾与实在矛盾、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广义矛盾与狭义矛盾的不同意义.并辨明矛盾与对立、否定、辩证法和系统论的关系。辩证矛盾在广义上讲,是任何系统内部或系统之间存在的否定或“自我背反”的性质及其表现.并由此造成系统的运动与变化,使同一变成不同一,对立变成不对立,一切皆向其反面转化。矛盾不是现成的对立与统一的关系,而是由否定造就对立与统一的运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如果我们从公有制本质和形式的辩证关系上、从公有制与生产力的内在联系中看问题,我们就会发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在发展生产力这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根本问题上,在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劳动和生产资料有机结合上,在共同富裕问题上具有兼容性。二的兼容性,构成了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有效结合的逻辑直 和理论基础。但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在利益趋向、社会财富分配与方式等方面又必然存在着矛盾,这些矛盾的存在,使得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具备了另一方面的必要性,即必须运用公有制遏制市场经济的弊端。  相似文献   

6.
"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在高校人文通识课程教学中虽然是两个极易混淆的概念,但只要选取合适的视角,则并不难理解"辩证矛盾"与"逻辑矛盾"。而逻辑悖论能够成为沟通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的桥梁,一方面,逻辑悖论的本质是逻辑矛盾;另一方面,逻辑悖论能够体现辩证矛盾的精髓。此外,对逻辑悖论的解决又能够使人类知识得到进步。因而,逻辑悖论对于解决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的教学疑难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7.
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的关系问题,是逻辑学和哲学领域中的基本问题之一.从主要区别来看,两类矛盾在客观基础或产生根源、性质和特征以及二者对人类进行正确思维和探求真理的认识活动所起的作用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从地位和作用来看,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分属不同的学科领域,不存在孰高孰低的问题;在形式化和判定问题上,辩证矛盾命题不能像逻辑矛盾命题那样形式化,在判定矛盾命题时不能仅从形式着眼,必须考虑其内容.而在相互转化方面,"转化论"和"增加论"都是站不住脚的,两类矛盾根本不同,不存在一方向另一方转化的问题.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而且还有助于澄清现实生活中经济领域、政治领域和思想文化领域等困惑人们的一系列矛盾的内涵及其实质,帮助人们解除思想和行动上的重重包袱.  相似文献   

8.
《韩非子.难一》描述的"自相矛盾"是逻辑悖论矛盾,将其用作"对立统一"意义上的矛盾是误用,这导致逻辑悖论矛盾在唯物辩证法中的缺位。误用和缺位的语言学方面的原因是将德语、俄语中的"对立统一"等同于矛盾,中国本土文化方面的原因是崇尚和谐的传统理念使得"自相矛盾"——逻辑悖论矛盾思想未入哲学和道德文化的主流,唯物辩证法"泊来"中国时只能以"自相矛盾"的语形来表达矛盾,而不能接受"自相矛盾"的语义。"自相矛盾"作为一种逻辑悖论矛盾其实是普遍存在的,将其引进唯物辩证法的范畴体系是很有必要的。这将使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具有"对立统一"和"自相矛盾"的双层含义,赢得自身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严格区分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的基础上建构了一个辩证逻辑的命题演算系统PC2,证明了PC2的可靠性和完全性,简要地讨论了几个与PC2相关的系统--形式逻辑的命题演算系统PC1、形而上学逻辑的命题演算系统PC3、怀疑论逻辑的命题演算系统PC4,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探讨了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以及形式逻辑、辩证逻辑、形而上学逻辑、怀疑论逻辑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汉语的矛盾修辞是一种积极的修辞现象。通过对矛盾修辞的定位探讨了矛盾修辞与“自相矛盾”及逻辑的复杂关系,从而阐明矛盾修辞其表面上的不合逻辑并非真正的不合逻辑,正确运用这种修辞手段,有可能化平淡为神奇,达到意想不到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11.
邹晓玲 《文教资料》2008,(29):37-38
汉语的矛盾修辞是一种积极的修辞现象.本文通过对矛盾修辞的定位探讨了矛盾修辞与"自相矛盾"及逻辑的复杂关系,从而阐明矛盾修辞其表面上的不合逻辑并非真正的不合逻辑,正确运用这种修辞手段,有可能化平淡为神奇,达到意想不到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充分条件关系的形式化即充分条件式A→B以及塔尔斯基形式语句真的定义为基础,建立了命题逻辑充分条件推理系统Ps和NPs。它们有可靠性定理:Г,AB当且仅当ГA→B其中A→B是Г充分条件式。直观的反证法和归谬法不是充分条件推理。在NPs中它们被矛盾证法即矛盾吸收律A,A→A/A或AA→A/A所代替。NPs是容许逻辑矛盾的,但受矛盾吸收律的制约。充分条件式A→(A→B)是Ps的定理但不具重言式意义;数的次序理论可按NPs逻辑建立起来。x=y被定义为x<y且y<x。以此代替“同一关系”的循环式定义即莱布尼兹定律。逻辑矛盾是数学理论不可缺少的基石。NPs逻辑还可以证实S.M.ULAM的猜想:“确实有些命题的不可判定性也可能是不可判定的。这会引起哲学上的极大兴趣。”  相似文献   

13.
宋紫 《怀化学院学报》2009,28(12):34-35
把传统的矛盾普遍性概念分为两个矛盾普遍性概念,即矛盾存在普遍性和矛盾性质普遍性,既克服了传统表述中存在的概念不明确、前后不一致的逻辑错误,又较完整地保留了对相关思想的传统表述;同时,还避免了关于把矛盾普遍性定义为一个概念的两层意思所引起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4.
颜俊学 《继续教育》2014,(11):30-32
成人教育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博弈的过程中出现了人才培养过程的异化,主要表现为教学内容与逻辑顺序上的矛盾,教学内容和受众对象非对等性的矛盾,教学内容和教材内容差异性的矛盾,教学内容和时间应用上的矛盾等。深入剖析独立学院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根源,提出了加强成人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选用或组织编写适合成人教育特点的教材、加强成人教育的长期规划、适应学生的特点组织有效的教学等方面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逻辑矛盾·辩证矛盾·悖论──逻辑矛盾辨析田心军逻辑矛盾是逻辑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与悖论都是根本不同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包括有些逻辑论著或论文的著述中,将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混为一谈者有之,将逻辑矛盾与悖论相提并论者更多。鉴于此,...  相似文献   

16.
贾府里存在着诸多矛盾。主要是:母子、婆媳、嫡庶、妯娌、兄弟、夫妻之间在财和权等问题上的矛盾,这些矛盾又受到赦政、嫡庶这两个矛盾所制约。但有贾母健在,各种矛盾也不轻易爆发,一旦贾母撒手归西,贾府真的要彻底败落了。  相似文献   

17.
诗的矛盾美,是一个古老而又现代的美学命题。所谓矛盾美,即在同一诗里,诗人或明用于矛盾修辞,或暗蕴抑扬逆折,通过意象的矛盾、语言的矛盾,构思的矛盾,抑或正常与反常的矛盾,逻辑与非逻辑的矛盾,理性与非理性的矛盾,把正反相斥,互为矛盾的两类意象、两种意念、两种感情排列组合在一起,造成一种曲折回环、顺逆相荡的冲击力,进而在更高层次上走向相反相成,走向和谐,走向深刻。  相似文献   

18.
诗的矛盾美,是一个古老而又现代的美学命题。所谓矛盾美,即在同一诗里,诗人或明用于矛盾修辞,或暗蕴抑扬逆折,通过意象的矛盾、语言的矛盾,构思的矛盾,抑或正常与反常的矛盾,逻辑与非逻辑的矛盾,理性与非理性的矛盾,把正反相斥,互为矛盾的两类意象、两种意念、两种感情排列组合在一起,造成一种曲折回环、顺逆相荡的冲击力,进而在更高层次上走向相反相成,走向和谐,走向深刻。  相似文献   

19.
修辞是一种艺术的表达,艺术的表达同样是合乎逻辑的。“矛盾修辞法”是一种运用广泛、形式多样、效果甚佳的修辞方法。本文揭示了这种修辞法产生的心理学和哲学上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运用了相当丰富的典型的实例,综合为八个大的类型,逐一加以具体、深入的剖析。论述中,运用了辩证法、逻辑学、心理学、语义学、美学、文艺学、政治经济学等多种理论知识,多角度地、层层深入地进行透视与挖掘,力求显示出此种修辞法的内在逻辑和五彩缤纷的多种式样,深究其语言技巧背后的思维与智慧。本文的内容较为完备周详,选例、论析和理论依据,其中不乏新意。  相似文献   

20.
哲学的内在矛盾是哲学发展的动力与源泉。从生存论的角度看,哲学的矛盾由表及里地展现为哲学理解的矛盾、哲学之知的矛盾和哲学活动的矛盾。哲学理解的矛盾表现为各种哲学观的冲突,哲学之知的矛盾表现为本体与境界、本体论思维方式与主体性思维方式、直觉与逻辑、绝对和相对等诸多的对立,而哲学活动的矛盾实即人的基本生存矛盾,表现为心理与文化的矛盾。中国当代哲学理解的矛盾透露出哲学之知的矛盾是哲学活动的矛盾的理论表达,哲学活动的矛盾则是哲学之知的矛盾的基础。因此,合理的哲学之知应该表达哲学活动的内在矛盾,揭示人的生存矛盾,并为人的生存矛盾的解决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