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对“燎原计划”的含义、内涵与外延的说法不一。有的同志认为“是推广实用技术的计划”。有的同志说的很具体,说“是推广农业实用技术的计划”。理由是它在农村实施,在农村,科技上有“星火计划”,农业上有“丰收计划”,将科技星火燎原,获得农业丰收,就是“燎原计划”。有的同志认为“是个宏伟的教育工程计划”,实施这个计划是成人教育或职业教育的事。有的同志认为“是农村实行综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等一系列关于科技、教育方面的论断,构成了邓小平同志的科技教育观。它指明了我国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为我国科技、教育事业迅猛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为贯彻党中央的这一精神,农村教育工作正从“应试教育”转变到以“为农业、为农村、为农民”为宗旨的素质教育上来。李岚清同志指出:“农村学校的主要任务不是为了升学,而是为了农民素质,培养有农业科普知识的农民和职工”。因此我们应重新认识农村教育工作的内涵及作用,加强农村中学的素质教育,提高农村中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科技素质是知识经济时代人的核心素质之一。农村中学应该走怎样的科技素质教育之路呢?围绕这一问题,1989年以来我县先后承担了《农村初中生物教学为农服务研究》《农村中学“科技与农业”课程教材研究》等4个市级课题、4个市级青年科研基金课题,还确立了一大批县级、校级课题,对此作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并初步探索出了一条既有浓烈时代气息,又有鲜明农村特点的科技素质“三园教育”之路。“三园教育”是农村中学开展科技素质教育的一种教育实践体系。它是以科技素质教育的“三元结构”为理论框架,尤其强化了实践教学对促进学生科技素质发展的特殊功能;以培养学生农业科技素  相似文献   

5.
在人类即将迈入21世纪之际,一个区别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时代”正向我们走来。它的核心是科技,基础是教育,关键是人才。江泽民同志曾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如何培养与知识经济时代相  相似文献   

6.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出路在哪里?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增长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实施科教兴农才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根本保证,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把农业科技这个潜在生产力,通过教育的途径转变成现实的生产力,农村成教抓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是具有深远意义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理论是邓小平同志留给我党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它贯通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 ,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祖国统一等方面 ,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其中 ,邓小平同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 ,突出地表现在确立了“生产力观”、“改革观”、“人民观”作为核心的唯物史观上。邓小平同志以“生产力观”作为考虑社会主义问题的入手点 ,以“改革观”作为社会发展动力 ,以“人民观”当做他整个哲学思想的落足点和归宿 ,从而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唯物史观体系。一、邓…  相似文献   

8.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教育是四化建设的基础。发展农村(农业)教育事业,提高农村科技水平和农民文化素质,对繁荣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生产力具有非常重大的作用,它关系着两个“基础”建设的成败,有着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9.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邓小平同志对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重大发展,它是新时期教育工作的战略方向,教育改革的指针.“三个面向”统一不可分割,而面向现代化乃是核心,是出发点和立足点.教育面向现代化,就是要面向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使教育顺应当前世界新的科技革命这个大趋势,以贯彻党的总路线、总任务,并作为振兴中华的强大杠杆.  相似文献   

10.
面对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我国“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教育”。为推动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近几年来,永定县着力实施以提高农民科技水平为主的农村实用技术知识教育。把农村实用科技知识作为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打开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之门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在中国科协“五大”讲话时指出:“特别是要加强对青少年的科技教育,不断致力于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所以,在以“素质教育”为宗旨的义务教育中,我们应充分发挥初中生物学科在科技教育中得天独厚的优势,从小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和创造发明志向,向他们传播科学思想,传授科学方法论,为培养造就适应21世纪需要的各类人才奠定基础。一、介绍生物科学成就,增强科技重要意义的认识教师在传授生物学基础知识的同时,结合教材适时适量地向学生介绍生物学发展的伟大成就,以及生物学与工业、农业、医药卫生等领域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2.
警惕农业教育中的『精英教育』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农业教育中,近来出现了重视高等农业教育忽视初、中等农业教育的所谓“精英教育”现象。有的人认为,初、中等农业教育已不适合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出要压缩其规模,甚至要取消初、中等农业教育。这种认识不仅会严重影响到我国农业教育整体布局,甚至会影响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一、农业教育目前难以实施“精英教育”我国现有九亿农村人口,如此巨大的人口基数决定了农业教育不可能走“精英教育”之路。诚然,高层次的农业人才在农业科技创新和提高我国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以增加进入WTO以后的国际竞争力方面有着不可代替的…  相似文献   

13.
世纪之交,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明显趋势,就是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邓小平同志早在1992年1月就指出:“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我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首先是要充分发挥生产力中人的要素。它的关键是靠教育。教育是科技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媒介。因此,把加强以青少年为重点对象的科技教育落到实处,对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极为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一、充分认识农村教育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一个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根本问题,党中央和邓小平同志始终把它放在党的工作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首位。小平同志指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一是农业,二是能源和交通,三是教育和科学。”“中国社会是不是安定,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翻两番,首先要看这80%的人口能不能达到。”去年10月和今年3月,中央在相隔不到半年的时间内两次召开农村工作会议,专门研究和部署农业和农村工作。江泽民同志在会上反复强调:“在整个经济工作指导上,是不是真正把农业摆在首位,这是关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同志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他的教育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文革”结束后,小平同志自告奋勇抓科技和教育工作,他把科技和教育立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三大战略重点之一,提出了“三个面向”、培养“四有新人”的教育目的。为实现教育目的,他十分强调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正是在小平同志的直接关心下,在他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  相似文献   

16.
“农业发展靠科技,科技推广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农科教结合是农村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客观要求和重要途径。小学自然教学在农科教的结台中有着突出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它既可以成为连结科技与农业的桥梁,又具有运载科技并将其传递给农业的介质作用。我们要想通过自然数学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为各级各类学校  相似文献   

17.
读了吴维光同志关于“改革农业院校招生分配制度之我见”一文, (《高教探索》1991年第一期)颇受启发。农科院校目前实行的“统招、统分”制度暴露了不少问题,由此产生的“招不来,分不去,留不住”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已严重地制约着我国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改革农科院校招生和毕业生分配制度势在必行,它关系到人才能否通向农村、通向基层、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服务。如果人才到不了农村、科技下不到农村,农科教育将没有出路,  相似文献   

18.
从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高度谈科技和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高度谈科技和教育朱丽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小平同志在1983年提出的,首先是在教育系统谈的。既然教育要“三个面向”,那么科技要不要“三个面向”?经济要不要“三个面向”?教育的“三个面向”跟其它的“三个面向...  相似文献   

19.
素质教育是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为先导的教育改革,是传统“应试教育”向思想道德素质、科技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艺术修养并举的综合素质型教育的转变,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目前,许多学者把素质教育中与创造、创新教育相关的教育活动界定为“创新教育”,这表明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因此,农科大学开展素质教育是培养农业科学技术创新人才的根本保证,创新教育是培养农业科技技术创新人才的关键。笔者认为:农科大学素质教育与培养创新人才应该做好“五个结合”、“三项”措施,实现农科大学培养农业创新人才的目标。一、农科…  相似文献   

20.
实施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三进村”工作,是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和农民增收致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重大举措。作为全省首批农民培训“三进村”行动试点县,东平县分校在农民教育培训“三进村”工作中,探索建立了行政推动机制、技术培训机制、项目整合机制和绩效考核机制等,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三进村”工作的任务目标层层分解,责任明确,增强了各级抓好“三进村”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自觉性大大增强,改变了过去重生产、轻科技的现象,推动了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三进村”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