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一个智慧的教师既爱自己的专业又爱自己的学生,用心灵与智慧对话,用智慧开启思维,这样,我们的数学课堂将由活泼走向深刻。一、善于倾听,捕捉智慧倾听学生的想法不失为一种教育智慧,教师在倾听中要学会捕捉,课堂中学生呈现出来的一些思维亮  相似文献   

2.
倾听不仅是教师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而且是学生学习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倾听智慧,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以及对自身的倾听行为做出理性反思和优化。倾听智慧在实践中表现为信任、理解、等待、回应……然而,教师在倾听教育实践中,"误听"的现象仍时有发生。教育教学中倾听智慧的缺失已经成为制约师生对话与交往走向自由境界的"绊脚石"。  相似文献   

3.
通过梳理对话教学中师生言说与倾听关系的演变历程,揭示传统课堂中二者可能存在的对抗形式.为了构建真正意义上"倾听着"的课堂对话活动,促进师生对话的和谐共生,在进一步厘清师生对话应具有敞开性、独立性、弥散性等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提升教师"言说"与"倾听"的实践智慧的建构策略.  相似文献   

4.
“倾听教育”追求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自由言说与真诚倾听,并提出:倾听受教育者的叙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教师需要有一双“道德的耳朵”。然而,作为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仅有尊重学生的生命存在、民主平等、倾心专注听取、真诚交往等道德责任意识是不够的。倾听教育实践中,“好心办坏事”的现象仍时有发生。究其原因,教育教学中倾听智慧的缺失已经成为制约师生对话与交往走向自由境界的“绊脚石”。研究教师的倾听智慧及其养成途径,对推进“倾听教育”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5.
倾听者是教师角色的应有之义,是基于教育本身需求的教师角色定位和期待。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作为倾听者的角色缺失严重,表现为倾听时间不足、倾听的伦理性忽视以及倾听的发展性缺失。教师倾听角色的缺失存在一些弊端,如易造成课堂对话失真、学生失语、师生关系失衡。实现教师倾听者角色的回归需要确立教师角色定位的新视角、重建学校倾听文化、在实践中生成倾听智慧。  相似文献   

6.
话语即权力,话语在社会中受到各种权力关系的控制。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话语权力会干扰教学对话的进行,影响言说的平等和真实。倾听教育致力于打破文化定势和心灵桎梏,重塑教育精神与现代人格。倾听教育视野下的教学活动是一种基于倾听的有效对话与合作共生。实施倾听教育,教师应通过尊重学生获得学生信任,与学生共同确立课堂上倾听并尊重他人发言的民主对话原则。循环式讨论能够很好地克服发言顺序对言说者话语权力与角色心理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
一个智慧的教师既爱自己的专业又爱自己的学生,用心灵与智慧对话,用智慧开启思维,这样,我们的数学课堂将由活泼走向深刻. 一、善于倾听,捕捉智慧 倾听学生的想法不失为一种教育智慧,教师在倾听中要学会捕捉,课堂中学生呈现出来的一些思维亮点,是教学中稍纵即逝的宝贵资源,教师应该及时捕捉,合理利用. 案例1“从不同的方向看立体图形”的教学片段 “从不同的方向看立体图形”的拓展性学习活动中,教师出示问题:如图1,由若干棱长为1的小正方体叠成的立体图形,如果要把这个立体图形暴露在外的表面涂上油漆,请问需要涂油漆的面积是多少?  相似文献   

8.
数学课堂是师生精神、道德和生命相遇的场所.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和学生敞开心扉、相互支持、尊重信任、欣赏接纳,彼此分享知识的理解、经验的习得、智慧的生成、情感的共融;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和学生敞开心扉、互相倾听、启迪思考、自由成长,师生思维被碰撞、文化被建构、生命被激荡、精神被升华,学生思维的张力和渗透力不断地被扩张和弥散开来.倾听是一种智慧的教学方式,更是一种道德的对话方式.敞开耳朵,我们能倾听到儿童思维登山的脚步声.敞开耳朵倾听,我们能有效把握儿童思维的脉搏,激荡学生思维的涟漪,催生学生思维的灵动.  相似文献   

9.
本文倡导通过不同文化间的对话来促进国际领域教育家、实践者和哲学家们在一起分享彼此的知识、智慧,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相互理解.本文概述作者从事不同文化间对话的一些经验,然后探讨比较教育学术界对理解全球化时代文化传统和教育的影响,指出教育交流有赖于技术和市场经济的推动,也需要本土的、边缘文化群体以及贫困国家的参与,这些群体或因国家资源贫乏而无法跟上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世界比较教育学会联合会应该在保持文化的完整性,减少不同文化间冲突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的高等“国学”教育,可以从三个功能层面和路向来加以理解:面向学院学术的专业教育、面向公民培育的通识教育、面向文化建设和文明对话的中国文化传统之诠释和转化.“为学”的教育和“为人”的教育,都可以指向参与文明对话和参与社会转型新文化建设之目标.这是我们思考当代高等“国学”教育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同时,我们揭出“中国古典学”之概念,以为当代“国学”教育和学科建设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