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近几年文学理论与批评界的热点,“审美意识形态”论争的核心似乎在于为文学寻找一个“本质”,或者为这“本质”寻找一个“科学”的表述:究竟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还是一种具有“意识形态”意味的“审美意识”?这两种表述都建立在八十年代以来“审美自律”前提上,而这一前提也仅在反拨文学的工具论上有其历史意义。所以论争的意义不过在于进一步彰显了各种政治与反政治权力对文学“本质”表述的介入。  相似文献   

2.
最近二十年以来,“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被作为诗学的基本原理,写进了我国的各类文学理论教科书。 但这是一个自相矛盾的基本原理。 审美的,意味着超善恶的、超阶级的;而意识形态自然是有善有恶的、有阶级性的。 “文学是审美的意识形态”,这句话相当于我们说,文学是冰冷的大火,或者文学是烫手的冰块。  相似文献   

3.
杨辉 《现代语文》2007,(7):91-93
“审美意识形态”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文学理论教材的重要议题,其中钱中文的《文学发展论》、童庆炳的《文学理论教程》及王元骧的《文学原理》先后从各自的立场共同论证了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本质,给予了文学的审美性尤其是情感特质以充分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文学的审美性尤其是其情感因素,是我国文学理论教材“审美意识形态”理论的主要内核。  相似文献   

4.
文学审美意识是主张文学审美特性的观念,它既包含以“审美”建构文学定义的“审美反映”论、“审美意识形态”论,也包含以“审美”的某些要素来强调文学性质的观点学说。新时期以来,文学审美意识以三种形态存在,即人学形态、语言形式形态、“审美”形态。三种形态各具内涵,各应具体问题,它们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研究文学审美意识对促进新时代文论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针对董学文等同志认为“把文学简单界定为一种意识形态,并不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原意”;“说文学的本质是一种社会意识形式……可能更贴切些”;“用‘呈现在语言中的审美意识形态’来界定文学是欠妥当的”等观点,论证了把文学精确地界定为意识形态,就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原意;把文学界定为“社会意识形式,”就会掩盖文学本质属性中的主导方面;“审美意识形态”比较全面准确地概括了文学的本质与特征,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立足于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阶段性、多维性,指出它具有否定性(虚假意识)和肯定性(局部的真实表现)两重视角。马克思认为阶级社会的环境不可能产生出某种超阶级的理论;对于文学而言,只要是在一个阶级社会还未终结的环境中,说文学是一种意识形态是一种意识形态表述,认定文学不是意识形态本身也是一种意识形态表述——这使得审美意识形态具有了加洛蒂所说的"无边"性。  相似文献   

7.
重新认识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有利于科学地把握文学理论的学科形态。文学理论是关于“文学”的“理论”,一般说它的研究对象也就是文学。但文学既指作为文本的文学,又指作为现象的文学,找出各种文学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运动规律,才是文学理论所要研究的更为重要的内容。同时,文学理论研究对象的确定,还要取决于文学理论自身的品质或内在规定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综合考察文学理论研究对象,可以形成三种观点。  相似文献   

8.
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是新中国文学理论在改革开放时代精神指引下所创生的学术成果。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所揭示的文学性质,是文学中呈现出来的与人类的生存状态结合在一起的审美意识形态价值。它的产生不仅是中国新时期对艺术的科学认识的回归,而且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思想的回归,在理论基础上是有马克思学说的人学与社会学统一的学理依据的。在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思想指导下,在当代中国学术环境中再也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地否定马克思主义自身的人本主义思想,应该注重在“以人为本”思想指导下进一步建设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  相似文献   

9.
"审美意识形态论"是童庆炳等人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反思特定历史时期文学工具论而提出的关于文学基本属性的新的理论创新。"审美意识形态论"是文学的审美特征与意识形态性相结合的一套相对独立而又系统的理论系统,但其核心仍是文学的审美性。审美意识形态理论以一种创新性的学术视野丰富了中国化的文学理论,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从意识形态论到审美意识形态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国内关于文学与意识形态关系的讨论成为文学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马克思对于意识形态概念的革命性改造和20世纪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发展的事实,说明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本观点;新时期中国学者提出的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的文学本质论,是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学本质观的重要理论成果,否定审美意识形态文学本质观的学术见解是没有根据的.  相似文献   

11.
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成立的一个理由,在于“审美意识形态”是可以在文学艺术文本的批评实践中得到检验的。“文学审美意识形态”首先是在指明文学作为一种活动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来说的,并不完全指一篇篇的具体的文本的性质;但是既然文学活动具有审美意识形态性质,那么它就不能不在文学活动中的一环——文学文本——中体现出来。讨论这个问题的前提是要寻找出“审美意识形态”与“文学文本”之间的对应点,或者说中介。通过对陶渊明的《饮酒》和《红楼梦》第四十一回的个案分析,可以发现,“意蕴”是文学审美意识形态在文学文本中的对应点,它承载了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故可以进行审美意识形态批评。  相似文献   

12.
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对汉以后的文学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大致可归纳为两种情况:一是正宗的儒学文学批评家,竭力把它引入讽谕文学理论的范畴;一是带有叛逆色彩的文学批评家,从激进的方面去发展它,强化它“谬于儒术”的异端性,使它成为叛逆文学理论的不祧之宗。关于这个学说对讽谕文学理论的影响,笔者已有专文论述①,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我愈来愈坚持这样一个观点,即:文学是审美意识的表现。文学的内核是审美意识。审美意识可以分为感性直觉的与理性抽象的。感性直觉的审美意识,它的传达需要通过形象的中介而与语言符号相沟通,产生的是文学作品;理性抽象的审美意识,其传达则直接与语言符号相联结,产生的是文学论著。文学研究说到底,是研究人的审美意识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审美意识也人皆有之,只是有自觉与不自觉之分罢了。然而文学审美意识的产生,不论是自觉的还是不自觉的,都始于对文学的爱好。有了文学爱好,才有文学创作,才有文学鉴赏,才有文学研究,文学审美意识也就随之逐渐形成。按照文坛一种流行的观点,第一流的文  相似文献   

14.
“审美意识形态”文学本质论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时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简要考察,在辨析“意识形态”、“社会意识形式”以及“意识形态的形式”等概念的基础上,需要重新审视文学与意识彤态的关系。文学不能简单说是一种“意识形态”,更不能说是“审美意识形态”。审美与意识形态之间存在复杂的张力关系。文学是在多维层面同时展开的精神文化现象,行走在现世的现实性和精神的超越性之间,是一种多元决定的“社会意识形式”。用“审美意识形态”作为文学本质的界定,是不妥当的。  相似文献   

15.
古代文论话语在当今只是一种知识形态,对中国文学日常生活缺乏影响。现代时期,一般性文学理论实际上可以区分为“古代文论型”和“西方文论型”两种类型。建立一种庞大的、包容中西的文学理论体系,将不同的观念、不同的立场以及不同的批评方法融合在一起,这不过是一种理想,事实上是不可能的。中西方文论之所以只能整合,不能融合,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它们是异质性的。“重建”不应该是推倒重来。“古代文论型”与“西方文论型”两种文学理论可以并行存世。  相似文献   

16.
华林 《铜仁学院学报》2006,8(4):9-11,56
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的结论一直是高校研究文学本性的依据。但是无论是从文学的存在状况,还是从文学的理论推断,都不能令人信服地说明所有的文学现象。从理论上来看,马克思并没有把文学界说为“意识形态”。把“审美”这种充满无限生动性、具体性的活动全部纳入某种“思想体系”的概念中,既是让人难以信服,也是苍白无力的。如果说文学是“审美意识形式”,则可以比较合理地解决以上问题。实事求是地看待和分析文学的本性,有利于准确理解马克思关于文学本性的见解。  相似文献   

17.
“天人合一”说,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至少有三种形态。第一种形态是《庄子》的“人与天一”,其观点是天人相分别。第二种形态是董仲舒的“天人一也”,其观点是天人相分而相似。第三种形态是张载的“天人合一”,其内涵是天人合为一个生命体。上述三种形态之中的第一种和第三种形态所表述的观点是直接对立的。因此,从逻辑学的角度来说,天人合一,作为一种现代表述,是一个无效的命题。  相似文献   

18.
一、从课程性质、学生现状、培养目标的联系中确定教书育人的指导思想文学理论是高等学校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理论课和必修课。文学理论是一定阶级的文学观点和美学理想的理论形态,是一定阶级的世界观在文学理论领域的具体表现,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时代特征。我们讲授的文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有严格的科学性和革命的战斗性,是迄今为止最科学的文学理论。学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文学观,可以使我们受到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的薰陶和科学方法论的训练。以马克思  相似文献   

19.
主持人语常说“理论”是灰色的而“文学”之树常青,那么“文学理论”是什么颜色?毋庸讳言,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大学课堂,理论与文学阅读经验为敌、批评与批评对象脱节、文学与文学性绝缘……文学理论的研究和教学同时走入“灰色”困境。就文学理论的教学而言,我们传授给学生的“理论”并不能有效地解释当下复杂多变的文学现象,而这种“传授”本身又晦涩枯寂得足以让学生逃之夭夭。我是教古代文论的,中国古代文论其实是一棵巨大的长青之树:从先秦的对话体到两汉的史传体,从六朝的骈赋体到唐代的诗体,从宋元诗话到明清小说评点……古代文论始终是诗意盎然,始终张扬着自己的文学性诉求。因此,这组笔谈中拙文的“依经立论”是要承续古代文论诗性言说的传统,而“借石攻玉”则是借鉴异域文论的视界和方法而实现本土文论教学的文学性诉求。冯黎明教授的《文学史:文学性故事》犀利地指出历史理性化给文学研究所带来的弊病,从而提倡一种故事化的文学史,让文学史的教学回到文学性诞生时的语境之中。文学性诉求并不排斥逻辑性思考,因而唐铁惠教授的《文学理论教学中辩证法原则的运用》,主张用辩证法解析文学本质的二重性,用辩证法说明文学文本构成的双重取向;而李松博士《诗性与理性的融合,人格与...  相似文献   

20.
河北师范大学邢建昌先生新著《理论是什么——文学理论反思研究》 (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是作者承担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最终研究成果,这也是一部回应后现代语境对文学与文学理论研究生存挑战的力作.作者超越了以往文学理论研究被动跟风的局面,而立足于本土研究文学理论问题,是一部具有强烈反思意识的学术专著. 作者受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反思社会学以及后现代语境下学科反思意识的启示,将“反思性”贯穿在自己的研究当中.作者把这部书定位于文学理论的反思研究,正是其中强烈的反思意识强化了文学理论研究的理性自觉,增进了文学理论与批评不同流派之间的交流与对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