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7 毫秒
1.
《一束鲜花》是新编选的课文 ,讲“我”在紧张工作之余外出度假 ,途中偶遇小男孩。小男孩的行动改变了我的计划 ,决定转路回家为母亲的生日送花的故事。这是篇亲情教育的教材 ,故事感人 ,有儿童情趣。本课的学习目标 ,一是朗读好课文 ;二是基本读懂课文内容 ,懂得珍惜母爱。一、导入 ,揭题在母亲的生日里 ,你为母亲做过什么事 ?送过鲜花吗 ?谁能介绍自己曾经做过让母亲感到特别高兴的事 ?(安排 2~ 3人介绍 )今天 ,我们学习课文《一束鲜花》(板书课题 ) ,它给我们讲了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 (学生读课题 1~2遍 )点评 :以学生的亲身体验引导…  相似文献   

2.
特殊的礼物     
今天是妈妈的生日,我不知道该送什么礼物给妈妈。给妈妈送一束鲜花吧,以前送过,没创意。给妈妈画一幅画吧,我画画技术差,让别人给我画吧,又不能表达出自己的心意。  相似文献   

3.
《自己去吧》是小学语文第一册新增的课文 ,由两段文字和两幅图组成。讲的是 :小鸭要妈妈带他去游泳 ,鸭妈妈让他自己去 ,小鸭学会了游泳 ;小鹰要妈妈带他去山那边看美景 ,鹰妈妈叫他自己去 ,小鹰学会了飞翔。这篇文章重在说明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明理 ,由“学会”到“会学” ,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看一看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 :由感性到理性。我先组织学生看图 ,给他们一个直观印象。出示第一幅图 ,引导学生思考 :图上画的是什么动物 ?他们呆在什么地方 ?他俩在说什么 ?让学生自由讨论 ,讨论后激励学生 :“同学们知道…  相似文献   

4.
有一句广告词说,“世上几乎所有的父亲都知道儿子的生日,可是又有几个儿子知道父亲的生日?养育之恩何以为报?”我想这话说得不错。还有,所有母亲都给自己的儿女洗过脚,可儿女们给妈妈洗脚却很少见到。这是为什么?我也说不清。  相似文献   

5.
周一下午,我给六年级学生上了一堂班会课。我站在讲台上,向大家介绍了纪伯伦的散文《母亲颂》,又请全班同学一起吟读了孟郊的《游子吟》。诗很短,语言也很朴素。在孩子们稚嫩而高亢的诵读中,教室里开始弥漫着一种温情的气息。我轻轻地问:你们的生日,妈妈知道吗?生日那天,妈妈向你们表示祝贺了吗?  相似文献   

6.
《一束鲜花》是人教版第六册第二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本文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我”与朋友外出度假,途中想起母亲的生日便让花店代送鲜花以示祝贺。正巧遇到一个小男孩,男孩跪在墓碑前为去世的母亲送鲜花的情景,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心,“我”不禁幡然醒悟,毅然决定亲自给母亲送花。文章语言朴实却感情真挚,情节简单却耐人寻味,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深深的懊悔,  相似文献   

7.
《荔枝》是一篇托物言情的散文,课文围绕荔枝写了“我”跟母亲之间的几件小事,母子之间浓浓的亲情浸润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教学时,应引领学生把心放进文章描述的情境之中,通过咀嚼那些看似浅易实则意丰的语句,去体悟母子间至真至纯的亲情,享受一次心灵的洗礼。一、初读课文,初步感受母子亲情课始,可以播放《妈妈的吻》或《常回家看看》等歌曲引领学生进入体味母子亲情的心境之中。让学生轻声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哪几件小事,通过这些小事自己感受到了什么?学生通过读书,能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初步感受“我”对母亲的孝心、思念,母亲对“我”…  相似文献   

8.
同是母亲的生日。成年人“他”因为“忙”于去风景胜地度假,便买了几束花托花店老板给母亲送去;小男孩却买了花亲自送给早已不在人世的妈妈。小男孩为“妈妈的生日”献上的是充满幻想  相似文献   

9.
《小朋友》2006,(10)
在开始欣赏作品之前,让我们大家先齐声高喊:“祖国妈妈,祝您生日快乐!”是呀,我们生活在祖国的怀抱里,处处看到的都是美景,时刻都那么幸福——《太阳出来喽》梁振邦7岁指导老师:张莹《祖国妈妈的生日》陶麒雄指导老师:谢淋莉《祖国——您好》王琴红指导老师:谢淋莉升旗刘文静9岁我骄傲,我是一个中国小学生,当国歌在操场上飘荡,我总爱放声高唱。我骄傲,我是一个中国人,当国旗在操场上升起,我总是激动无比。过生日许帆8岁大家知道我的生日是哪一天吗?告诉你们吧,我的生日和新中国同一天,是十月一日。每次我过生日时,妈妈都会给我买个大蛋糕,我…  相似文献   

10.
片断一:新课引入 创设情境:从学生齐唱《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声中引出“今天我们给妈妈模拟过生日”。 师:妈妈生日月份的数据都收集好了吗?  相似文献   

11.
【思路点拨】 “过生日”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每一个中学生肯定在爸爸妈妈的操办下,大大小小过了不少回生日,可谁见过或谁给父母过过生日呢?记得在一次电视《综艺大观》节目里,主持人问一个前排就坐的十几岁的女孩:“你知道妈妈的生日是什么时间吗?”“不知道。”她的这个回答,  相似文献   

12.
母亲节要到了,小老鼠吱吱拨了个电话给白老鼠叽叽:“喂喂,我是吱吱,请叫一下叽叽。”正好接电话的就是叽叽。“叽叽,明天是母亲节,我准备送给妈妈一束鲜花。你呢?”小老鼠吱吱问。“我也准备送给妈妈一束鲜花。”白老鼠叽叽说。吱吱和叽叽要在母亲节这天给妈妈一个惊喜,他们捧着鲜花,匆匆赶到电视台参加录制“鲜花献给妈妈”的节目。  相似文献   

13.
据报道,美国总统布什访华,刚下飞机,一位天真可爱的少先队员献上一束鲜花。布什总统开心地问:“你为什么给我献花呢?”“因为您是美国总统呀!”“你知道美国总统是干什么的吗?”“我知道,美国总统是管美国人民的。”“不———美国总统是为美国人民服务的……”看到这些,相信每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自己在教学之后,习惯在本子上记上几笔,记自己的一孔之见,记自己教学中的疏漏失误,也记学生学习中闪亮的光点。这样的教学后记,有助于知教知学,知己知彼,有利于总结和积累教学上的经验教训。以下摘录两个片断。 (一) 《群鸟学艺》(语文五册)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我试用填表法进行教学。教学中,我首先从课题着手,引导学生审题。“群鸟学艺”写的是鸟。课文写了多少鸟呢?是“群鸟”。“群”表明很多。什么叫“艺”?学生查字典后,知道是本领,技术、才能。“学艺”就是学本领。理解了课题的意思后,我提出一个思考题:“课文写了哪些鸟?它们向谁学什么本领?它们各是怎样学的?最后的结果怎样?”让学生读课文,自己掌握课文内容。这时我挂出小黑板,出示如下表格:  相似文献   

15.
案例一:教学《梅花魂》片断当让学生按座位顺序接读课文后,我没有按照常规这样问:“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课文围绕梅花讲了哪几件事?”  相似文献   

16.
背景分析:在一次关于生日的话题中,学生们都津津有味地谈论着自己过生日的情景,可当我问谁知道自己妈妈的生日时,全班同学面面相觑,只有几个人知道。这件事让我感触很深,当今社会,由于家庭、学校的教育大多只重视智力开发,常忽视  相似文献   

17.
一、在内容上求自由1 结合课文内容写话。学完课文后 ,鼓励学生结合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受写出自己的想法、看法。这不会是个难题 ,他们会觉得有话可说 ,有句可写了。如学了《小鹰学飞》后 ,我让学生写出 :你喜欢课文中的老鹰还是小鹰 ,并说说理由。2 结合节日写话。每年都有很多节日。每逢这些节日时 ,学生们都会随着父母走亲访友、游山玩水等。他们很乐于把在节日中的见闻和感受写下来 ,交流给小伙伴们。例如 :在“三八”妇女节时 ,学生们会写出自己送了什么礼物给妈妈及妈妈接受礼物时的兴奋与激动。3 结合活动写话。参加活动是每个…  相似文献   

18.
我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时紧扣文章中“找”和“变”两条线索,借助直观形象的教具,创设轻松愉快的情境。 一、实物引趣,揭示课题。低年级学生对新鲜、直观的事物感兴趣。根据这一特点,上课时,先可拿出一瓶事先准备好的小蝌蚪给学生观察,让他们在感性上对蝌蚪有所了解。之后,因势利导提问:“你们知道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吗?(青蛙)可是,小蝌蚪却不知道自己的妈妈是谁。于是,他们就去找妈妈。”揭示课题。让学生对照课文插图听课文朗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相似文献   

19.
课前五分钟,小曼同学在做她的口头作文《“爷爷压根不知道自己的生日”》 前几天,老师教《老王》这篇课文时,说他早年过生日才能吃到一颗鸡蛋,还是妈妈偷偷塞给他的,不能让其他兄弟姊妹们看到。董老师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我也很清楚,就是想告诉我们他的童年是贫穷的、苦涩的,就是想表明那个年代是物资匮乏的,老王送给杨绛的鸡蛋和香油都是很金贵的稀罕物。这个道理我懂,老师讲完故事我也有了一定的体验和感受,但我难以进入那个生活情境,甚至还是不能完全相信那是事实。于是,我回到家里问爷爷。爷爷的回答更令我想不到,他竟说压根就不知道自己哪一天过生日。那年月,吃上顿没下顿是常有的事情,家里人都拼命地讨生活,哪还会想得起过生日的事情,甚至根本就不记得自己的生日在哪天。爷爷说他60岁之前就没有过过生日,也未曾见到他的父母过过生日--自己现在过的这个生日,还是快60岁时从他本家老姑那里得知的呢。他说,你们老师能过上生日,还能偷偷地吃一颗鸡蛋,那就已经很不错了。  相似文献   

20.
《荔枝》这篇课文围绕荔枝写了“我”跟母亲之间的四件事 :一是“我”在母亲快70岁的时候 ,第一次给母亲买回了她从未尝过的荔枝 ,母亲竟像孩子一样高兴 ;二是母亲让客人吃荔枝 ,为“我”解围 ;三是母亲虽然喜欢吃荔枝 ,但是总把大个的留给“我”吃 ;四是母亲去世前把“我”给她买的新鲜上好的荔枝全让给她心爱的孙子吃了。在教学时可指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合作探究、抓住重点来理解课文内容 ,感受母亲对儿女的爱 ;然后再读课文 ,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进行阅读反思 ,巧妙补白等来感受家庭亲情 ,唤起学生对自己父母的关心的人文精神。一、细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