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罗布人是维吾尔族具有特殊性的群体,学界或视之为特殊群体,或视之为准民族群体,历来存在较大分歧。其主要原因是关于罗布人的文献记载稀少。2006年1月笔者对新疆尉犁县喀尔曲尕罗布人乡村社会做了细致调查,现根据调研资料,就喀尔曲尕乡罗布人传统生活方式的当代变迁做一简略分析。以期对新疆罗布人这一特殊群体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渔猎是罗布人最为古老的,而且区别于其它地区维吾尔人的一种特殊生活方式。长期从事渔猎的过程中,渔猎业融入到了罗布人日常生活,影响了他们的饮食、风俗习惯、语言、人名和地名等众多方面,表现为一种文化——渔猎文化。本文主要把古代罗布人和近现代罗布人的渔猎联系在一起,探讨渔猎业在罗布人日常生活的地位和影响。同时,又对渔猎业产生变迁问题进行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云南泸西彝族葛泼人在长期的自然和历史演变中,形成了一套以粗放型农耕为主的传统生计方式。改革开放后,葛泼人开始了新的生计方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三七种植深刻影响了葛泼人的生计方式。最终葛泼人在探索中调整生计方式,呈现出多元化特征。  相似文献   

4.
随着许多国家间边界的开放,作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要素相互叠加和交错的边界与边界空间正在被激活。人与物频繁的跨边界流动愈发常态化,不同身份的边界人跨越边界、利用边界两侧不对称性和空间邻近性从中谋生获利,跨边界生计应运而生,成为人类社会中新的生计方式。边界和跨边界的社会实践和文化生产的多层次复杂性吸引了许多学者讨论,成为当今人类学跨边界生计研究的新议题。通过对国际人类学界有关跨边界生计研究进行梳理,围绕跨边界生计的相关议题和理论观点,提炼出跨边界生计的概念,概括跨境商贸、跨境种植、跨境务工等跨边界生计主要类型,认为跨边界生计因适应跨越界线、利用边界、整合各种资源而形成,具有不对称性、流动性以及脆弱性等特征,是一种不同于人类以往传统生计的新生计类型,需要用更复杂和动态的方式来看待跨边界生计。  相似文献   

5.
很多人仍然顽固地认为像罗布这样的生命完全是个错误、意外和畸形。殊不知,人不可貌相。虽然罗布的身体有缺陷.但他拥有内在心灵的美丽与喜乐。他的生命引发我重新思考自己凭相貌取人的价值标准.使我的洞察力更加深远。多年以后,我才意识到。在信仰上.罗布的一生给了我多么大的帮助!大彻大悟之后,我看到自己是多么的不完全。正因如此.我们内心的爱才使我们看待罗布的方式与众不同。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罗布人研究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涉及罗布人族源、方言、渔猎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婚姻习俗以及歌谣等内容。论文就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罗布人研究成果作一总结,以期了解和掌握罗布人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7.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搭乘一辆别克车去罗布人村寨参观。路上,听爸爸说,罗布人在解放前还过着原始的生活,他们世代靠叉鱼为生。关于罗布人还有很多神秘的传说。经过三个小时的颠簸,车子终于驶近了罗布人村寨。  相似文献   

8.
自周代开始,以农为本的农户生计方式就基本确立。周王在每年春耕时,亲自率领官员在农田举行象征农耕的祭祀活动,以祈求风调雨顺,农作丰收。至宋代,农业仍为民众最传统最普遍的生计方式,但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农民的多元化生计方式已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如从事丝织、矿冶、饮食等行业。本文拟从宋代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出发,通过农户生计方式的变迁进一步探讨当时农业为本,工商业并举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罗布人舞蹈是罗布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阐述了罗布人舞蹈的属性与特征,分析了其发展传承的价值,以期发扬与传承历史悠久的罗布人舞蹈。  相似文献   

10.
人类社会特定群体的生计方式是人类学研究的传统领域,时至今日保持着旺盛的学术生命力。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持续转换的时代语境下,中国西南民族地区的村落社会的生计方式发生了快速的变化。本文以川西北羌族地区东门口寨为个案,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文献资料,梳理了此村寨生计转型的基本轨迹。整体而言,近七十年间,东门口寨生计模式的生存取向不断弱化,市场取向持续强化。20世纪50—80年代,为实现温饱的粮食种植与牲畜养殖,是该村寨的主要生计模式;80年代到2008年汶川地震期间,秋淡蔬菜种植、经济林木栽培、玉砂开采,均面向市场;灾后重建以来,东门口寨被贴上“羌人谷门户”的标签,当地民众开始接待游客。20世纪50年代以来,东门口寨的生计转型有力地塑造了村落社会的总体面貌,并影响其未来走向。东门口寨在较大程度上具有西南民族区域范围内的典型特征。从现有的民族志材料出发,展望东门口寨的生计方式前景,能对西南地区的众多民族村寨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心理、观念意识以及文化背景都有所改变,居住方式也相应发生变化,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室内设计的功能服从和服务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的物质要求,同时室内环境的艺术美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本文从室内设计的作用、室内功能美、室内艺术氛围的营造几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疾病谱和死因谱的改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与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而慢性病的发生相当一部分与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提高每个人的健康状况的主要方式.通过健康教育使每个人形成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对预防疾病、增强体质必将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13.
“小康”是用以衡量国民生活水平状况时使用的一个概念,属于经济的范畴。一国国民生活水平从低到高依次可分为贫困、温饱、小康、富裕四个阶段。目前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从“总体小康”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小康”还有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14.
巫文化与傩文化关系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傩文化同巫文化的关系是自然历史的传承关系 ,是人们在神鬼观念支配下的一种生存方式、行为方式、活动方式 ,是这种活动的物质成果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傩文化直接继承并弘扬了巫文化中崇信鬼神、通过巫师等职业工作者沟通神人关系 ,祭祀和乞求神灵 ,驱鬼逐疫等本质内涵 ,继承了巫文化的多神崇拜观念以及神秘性、古朴性、粗犷性、原生性等基本特征。傩文化又高于巫文化。它是人们在傩神观念支配下的活动方式 ,是以敬奉傩神为主的多神论信念的观念体系和操作系统 ,是人们在农耕生息过程中祀奉傩神的综合性活动。  相似文献   

15.
佛教于12世纪下半叶传入泰国兰那,佛教文化对泰国的兰那地区人们的社会政治、文化、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对这些影响的分析,可以从中探询兰那地区特有的文化特征、习俗信仰及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6.
基因突变是生物体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的一种形式,它常给生物体带来明显而有害的表型变化,但有些变异对生物体是有利的。本文通过研究基因突变的有害性与有利性,旨在探索加强人类对有害基因突变的控制、对有利基因突变的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陈述罗布人某些独特的传统婚礼习俗,在此基础上,采用历史比较法对婚礼中的跳火仪式与萨满教的关系进行调查和分析、并阐述对少数民族婚礼中的宗教仪式进行研究的意义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期,恩格尔系数不适合用来衡量我国居民生活状况,新的社会时期需要更多从精神消费和幸福感受来衡量居民生活水平和社会发展状况.在这种背景下,刘思敏提出旅游消费兼具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特质,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过程中,用"旅游恩格尔系数"来判断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已是大势所趋.但通过对河南省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实证研究表明,刘氏旅游恩格尔系数虽然从关注居民生活质量的角度,提供了一种正向测量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指标,但在计算模型上仅采用旅游消费作为计算指标却存在商榷之处,还需要构建新的模型来弥补此计算方法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