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2 毫秒
1.
关于罪恶问题一直是西方哲学和神学共同关注和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作为基督教教父哲学集大成者的奥勒留.奥古斯丁(Aurdis Augustinus)从自己成为一个基督徒的道德经验出发,建立起一个关于"罪恶"的理论体系。这个体系的三个重要理论维度是自由意志论、缺乏论和恩典论。  相似文献   

2.
贵族地主阶级的荒淫、冷酷、不人道,是19世纪俄国社会之原罪,而贵族地主通过自身道德完善、爱人如己,则可赎回自身及本阶级的罪恶,这是托尔斯泰的原罪与赎罪意识,也是他一生痛苦的思想探索和精神内省的结果,并且贯穿其整个创作。原罪意识使他在创作中清醒、真实、不加粉饰地反映俄国社会生活的本来面目,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而赎罪意识则是他对消除社会丑恶,实现理想社会的探索,有其值得肯定的一面,不可简单地否定。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5,(95):22-23
决定论与自由意志的关系是人类面对的根本性理论难题之一,也是基督教神学必须回答的问题。本文回顾了哲学史上对决定论权和人的自由意志的认识,主要回顾了德谟克利特、伊壁鸠鲁和奥古斯丁的思想。作为基督教神哲学家,奥古斯丁用精妙严谨的论述回答了上帝的决定主权与人的自由意志的冲突,捍卫了上帝超时间的绝对自由和全知全能及光照恩典,对后世哲学家如康德、胡塞尔、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等人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原罪意识是从基督教的教义中幻化出来的一种罪恶观念.为了探究西方基督文化和原罪意识对曹禺的影响,可以从其早期话剧作品《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入手.曹禺从小便受基督教和圣经文化的熏染,成为其原罪意识的渊源和基础.曹禺对原罪的进一步思考:既然惩罚报应是原罪的必然后果,那么要想从某种意义上摆脱原罪的束缚,复活是唯一的出路.要想复活,必须内心充满罪感和忏悔;要想复活,必须身经或自我赎罪或耶稣救赎.  相似文献   

5.
霍克海默是批判理论的创始人。作为早期法兰克福学派的核心人物,他的思想中始终存在着隐晦的犹太教思想,并坚持辩证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最终把否定神学作为批判理论的新基础。由此,神学构成了霍克海默批判理论不断发展的隐蔽推动力。  相似文献   

6.
人性与治道具有内在的联系,古今中外,思想家们对此进行过深入思考。例如,犹太教和基督教经典(即"新旧约全书")持原罪说,认为人生下来就有原罪,只有信仰上帝才能得救,由此形成了犹太教和基督教神学,成为西方政治和伦理思想的一个重要理论渊源。西方经济理论鼻祖亚当,斯密认为人的本性是利己主义的,这种利己主义与社会利益又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7.
人对罪恶的自觉及其与人性之关联的自觉是人性自觉的重要标志之一。曹禺对罪恶与人性之关联的思考和表现 ,是其戏剧的主要内容。他借鉴了基督教的“原罪”原型从而创造出了自己的戏剧构成  相似文献   

8.
人对罪恶的自觉及其与人性之关联的自觉是人性自觉的重要标志之一。曹禺对罪恶与人性之关联的思考和表现,是其戏剧的主要内容。他借鉴了基督教的“原罪”原型从而创造出了自己的戏剧构成。  相似文献   

9.
在托马斯·阿奎那的庞大神学德性伦理学体系中,有一部分内容是有关德性一般性问题的论述。作为他整个德性思想中的核心内容,它是对亚里士多德和奥古斯丁德性论的创造性综合。他认为,德性是的人灵魂的完善能力,体现为习惯。他根据德性的不同本性将德性划分为理智德性、主要德性和神学德性三种类型。除了完全来自外部的神学德性之外,其他德性都在本性上存在于我们身上。德性的本性在于它将引导人向善。道德德性应遵循中道;理智德性的善就其服从一种尺度而言,也在于遵循中道;神学德性的尺度则可能是双重的。托马斯还讨论了不同类型的德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德性的平等性问题。托马斯的德性思想成一家之言,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不过,也存在神学性质的局限以及其他缺陷。  相似文献   

10.
弗·洛斯基的一生的主要目的是向西方证明东正教真理。他认为,在某种意义上,这都是神秘的,而否定神学是通向与上的神秘结合的道路。在他看来,否定神学不是抽象的神学,而是直觉的神学。“直觉神学”自身饱含着矛盾,改变我们的理性,以使我们能够达到对神启的现实地直觉,从而上升到上那里,是我们理解教会教义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探讨奥氏神学中的神性、原理、恶等概念,指出其背后柏拉图主义理念论、真善美统一论及信仰主义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Kant held that the moral vocation of the human species was to strive toward moral perfection. But in Religion within the Boundaries of Mere Reason, he at least entertained as part of the human condition a rationalist version of the Christian doctrine of original sin: that human beings have a universal, innate and inextirpable propensity to evil. Are these two Kantian doctrines inconsistent, or at least in tension with each other? If they are, the tension is a creative one. This chapter will explain the Kantian doctrine of the radical human propensity to evil and relate it to Kant's theory of the acquisition of virtue and the struggle toward moral perfection. We will see that this struggle for Kant must be social, not merely individual, and that it involves both the development of moral character and the cultivation of empirical inclinations that harmonize with morality.  相似文献   

13.
魔鬼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艺术形象,传统上我们通常把它单一地理解为上帝的时立面、恶的化身、人类罪恶的诱骗者,然而从人学的视角去分析的话,就会发现“魔鬼”的存在,纯粹是因为人的存在而具有意义的,魔鬼既是人的本我的体现,又是人的自然生命力的象征。从魔鬼与上帝的关系、与恶的关系、与人的关系三个方面,并且以精神分析学、文化学、政治学为不同的切入点,才能认识到魔鬼这一艺术形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丰富内涵及其演变脉络。  相似文献   

14.
传统伦理观对中西历史上同性恋现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性恋现象是一种跨文化现象,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无论在人类历史发展的哪个阶段,它都普遍存在。古希腊人甚至把同性恋视为高等教育的一个分支。同性恋现象在中西方都有着悠久的历史。西方基督教认为人生来具有"原罪",人性本恶,因此同性恋者在欧洲中世纪受到了残酷的对待。中国儒家思想认为人性本善,因此同性恋者在中国历史上并未受到像欧洲中世纪那样的肉体上的摧残,但也受到儒家思想的批判。通过对中西方历史上同性恋者生存的伦理困境进行分析,旨在说明要正视同性性取向,给这一弱势群体以关爱。  相似文献   

15.
运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纳撒尼尔.霍桑的短篇小说《小伙子古德曼·布朗》进行重新解读。通过分析弗氏的"原罪"说,指出从恶乃人之本能;正是这种本能引发了整个故事的发生。运用弗氏人格结构理论,对小说主人公的内心挣扎及其信仰的逐渐崩溃展开了深入剖析和理性的审视,发现主人公的痛苦在于其本我、自我与超我的激烈冲突及其自我理想的崩溃所导致的人格异常。  相似文献   

16.
恶既是现代语言,也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概念。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恶是由物理性的人性所自发产生的一种情感,即厌恶、恶心。由厌恶的动作逐渐形成恶人、恶事等恶的观念。恶的行为主体是物理性的实体即人性。厌恶的对象便成为恶。面对相通的对象,共同的主体自然产生一致的感觉或立场,形成普遍的恶的观念。古代儒家的恶是一种具有普遍性和绝对性的观念。恶是真恶。西方哲学思想中的恶的概念表达了行为个体的理性的认识和判断。它具有相对性。恶非真恶。原始儒家之恶显然区别于西方人之恶观念。  相似文献   

17.
阿瑟·丁梅斯代尔是《红字》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是作品“救赎”主旨的集中体现者。面对罪孽,丁梅斯代尔挣扎于人性与神性的冲突中,最终在上帝恩典的感召下认罪悔过,以生命的代价获得了灵魂的救赎。本文将丁梅斯代尔推向前台,通过剖析其赎罪历程来阐释作品的主题思想。  相似文献   

18.
冯兵 《中国德育》2007,2(10):22-26
荀子的性恶论是其社会道德教育思想的立论依据,“礼”“法”“乐”是进行社会道德教育的主要手段,而义利统一、礼乐一体、明刑弼教则是基本的实施途径。荀子的社会道德教育思想对于我国当前社会道德教育体系的构建在观念及方法论原则上均有着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9.
《圣经》中的"乐园"神话是西方文学的一个宝藏,它蕴涵有丰富的人生寓意,是文学家创作出传世佳作的温床,由"乐园"神话构筑了一个个文学原型。这一切在基督教文化中又被以原罪与救赎、迷惘与净朗、善与恶等思想形式保存下来。  相似文献   

20.
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人性。而两者的人性论思想都蕴含丰富的德育价值,两者蕴含的德育思想既有共同之处又存在差异。两者都肯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并分别提出由内而外与由外而内的德育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