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乡村旅游一直以来都是旅游业的发展重心。在新常态经济下,我国经济的转型再次创造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契机。本文以武汉市黄陂区为例,在分析相关利益群体的基础上,探讨了黄陂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然后分析了黄陂区乡村旅游开发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索游客出行行为机理并鼓励旅游公交的使用,实现乡村地区旅游需求与交通供给的动态平衡,基于出行链和出行方式选择分析了乡村游客的公交线路偏好.利用2021年于南京溧水采集的546份乡村旅游调查数据,标定了以出行链模式为上层、旅游方式选择为中层、公交路线偏好为下层的nested logit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出行方式选择会显著影响游客对包含特色乡村旅游景点的复杂出行链的选择,选择私家车的游客对公交路线偏好的反馈较为明显;阐述了游客的社会人口属性、旅游出行特征和公交出行意愿对模型3个选择层次的影响.最后,针对类似于南京溧水的地区提出了提高乡村旅游公交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高铁时代下的湖北省乡村旅游游客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发展,交通先行,武广高铁的开通为湖北省乡村旅游迎来了开门红,也为其带来了美好的未来发展前景。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则是对于旅游的主体--游客的管理。选取我省乡村旅游的游客管理为研究对象,运用游客管理的基本理论,通过分析乡村旅游的具体特点,初步构建了游客管理的体系。  相似文献   

4.
北京郊区乡村旅游市场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游客的出游动机和心理需求可以准确把握乡村旅游市场需求。通过对北京郊区乡村旅游游客进行随机调查,结果表明,客源市场以北京中青年城市居民为主,游客偏爱乡村原生性、体验性的旅游项目,多通过亲朋好友获得信息且以一日游为主。关注客源市场需求旨在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论证企慕情境理论用于分析游客旅游动因的可行性,基于企慕情境理论设计游客乡村旅游期望调查问卷,梳理调查问卷,针对豫南乡村旅游发展现状,提出乡村旅游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乡村旅游是以各种类型的乡村景色为依托,以乡村文化、乡村生活和乡村田园风光为旅游吸引物而进行的观光、度假、休闲性质的旅游活动。乡村旅游环境解说系统的构建是游客顺利完成乡村旅游的有效媒介。在考察了昆明市团结乡旅游的发展现状及游客对乡村旅游需求的基础上,对乡村旅游产品进行环境解说系统的初步构建。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山东半岛地区的日本游客市场份额较大,但旅游产品存在的问题却较多.近年来这些问题尤为突出,如果不尽快解决,将会影响本区的日本游客市场份额.针对这一现状,本文首先对山东半岛地区的旅游产品特征与日本客源市场的需求消费特征进行了供需比较分析;在探讨该区旅游产品供给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目前日本游客市场的需求消费结构与趋势,提出了4个操作性较强的该区旅游产品营销战略:合理进行旅游规划;加强区域合作;多级旅游产品配合利用;重视旅游产品设计与宣传.  相似文献   

8.
乡村资源的吸引力和环境条件是影响游客进行乡村旅游目的地选择的重要因素。选取游客的感知评价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乡村旅游地的定量评价模型,并运用游客打分法对珠三角13处乡村旅游地进行等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珠三角大多数乡村旅游景点仍处于需要进一步完善的阶段,挖掘乡村旅游资源特色,努力改善乡村旅游地的环境条件是这些景点实现自我提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提升后疫情时代乡村旅游发展,构建了新的5维18因子的乡村旅游游客体验指标体系,运用IPA分析法(重要性—绩效表现分析)分析回收的198份有效问卷,识别成都市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区、维持区、拓展区和改善区。研究表明:生态环境、内部交通设施、信息系统是成都市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应继续保持成为宣传亮点;社会治安状况、乡村氛围、住宿餐饮设施对游客的吸引力一般,却能得到游客的满意,应继续维持;文化景观、游览标志系统、服务体验没有很高的敏感度,可以循序渐进地建设;安全体验是游客前往乡村旅游目的地最为重视的,目前没有达到游客的预期,是成都市乡村旅游后期发展亟需解决的短板。建议从发挥自然生态优势、挖掘乡村文化元素、改善乡村服务细节和加强疫情防控安全措施方面精准发力,助力成都市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旅游研究面临“情感转向”,但学界仍缺少游客情感体验是什么以及如何发生的理论探讨。以乡村旅游为背景,在SOR理论支持下,采用隐喻抽取技术,探索乡村游客情感体验的发生过程和诉求本质。结果显示,乡村游客情感体验的发生遵循了从刺激-激活-反应的基本逻辑,游客在乡村旅游地情感符号表征系统刺激下,通过对特定的评价过程和方式,生成八种积极情感以及失望、难过等负向情感。游客乡村情感最终统归为对“在家感”的诉求。研究对促进游客情感体验本体性研究有一定理论价值,对我国乡村旅游产品体验提升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