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本项目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理念,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协同融合,针对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将该专业的核心课程《鱼类行为学概论》的课程教学与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项目有机融合,以课程教学激发学生创新意识,传授创新基础知识,以组织学生参与科创活动实践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训练创新方法,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上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开展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平台研究与实践,探讨适宜于预防医学食品安全专业的课程教学模式,为培养食品安全检、防、控应急型人才服务。方法:根据国家级预防医学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区理念,开展理论、实践及网站建设等系列教学改革。结论:完成了课程体系建设,构建了"一目四体"应急型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平台,为大规模在线课程(慕课,MOOC)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上海交通大学自动化系本科生、研究生教学实践的研究改进、创新人才培养方法的推广应用,建立了理论教学与创新实践相结合的运动控制系统课程新教学方法。在"十一五"教材的基础上,通过增加新内容和丰富教学参考书,研制应用于实践教学的机器人系统,创建竞赛机器人实验室,突破传统的训练式教育模式,建立了以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为主题、以创新实践与国际化为手段的运动控制系统课程教学新模式,为自动化专业运动控制系统课程体系建设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4.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本文以燕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介绍了研究型学院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在师资与科研、教学改革实践、实验与实践教学基地、教学管理工作等方面的基础建设情况,并着重在改进课程设置、完善知识结构、实践能力培养、开拓学生视野、科研与教学互动、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与实践,为探索工科研究型学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职业技能大赛对职业院校的教学改革和技术创新起着引领作用,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九江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近年来以竞赛为契机,推动教学改革及课程建设,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了更多的创新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6.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5):219-221
电类基础课程是本科生电气信息及控制类各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在新的人才培养目标指导下,基于CDIO教育理论,打破理论课程之间、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践教学的界限,合理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当前电类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要求,不能单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本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更要为后续专业课程做好专业引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意识、创新思想、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  相似文献   

7.
应用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专业建设共同关注的问题。文章在不断完善信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同时,以适应市场对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需要为导向,从实践教学入手,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开展"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提出了信管专业关联实践教学改革及ERP人才培养的新思路;设计了关联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及配套的课程实践教学方案;设计了ERP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和ERP实践教学体系;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研究对信管专业的建设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地史学与古生物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学科建设和地球生物学系(原地史古生物教研室)教学与科研团队建设为基础,以地质学专业地史学与古生物学方向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为研究对象,从理论与实践、宏观与微观的结合上,探索、实践并提出了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育的要素和途径,揭示出构建高素质教师队伍、高层次科学研究、高水平系列课程教材和高档次系列支撑平台基地以及高质量创新人才培养“4合1”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和方法途径。  相似文献   

9.
充实教学改革内涵 强化创新人才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改革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依托。高等学校要以推进新一轮教学改革为契机,加大教学改革力度:以转变教学观念为先导,为创新人才培养营造良好氛围;以深化课程改革为重点,为创新人才培养打好知识基础;以强化实践教学为核心,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实践基地;探索稳定的产学研结合机制,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0.
对于高等学校来说,最重要的使命便是人才培养。新工科时代的到来,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培养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是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崭新任务。以"人工智能"课程为例,分析当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启发式理论教学、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课教学、各类资源的有效使用、灵活多样的师生互动等方面,探讨如何从传统的教学模式向创新人才培养的新型教学模式转变,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新的教学模式不仅适用于"人工智能"课程,也适用于计算机专业相关的其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  相似文献   

11.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是机械类各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根据机械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在理论教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课程知识与实践创新相融合、教学改革与资源建设相结合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与实践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2.
基因工程学课程在生物技术专业培养目标中定位于专业必修课,是专业主干课程。该课程与生命科学密切相关,前后与其他学科的有机化学、基础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课程有密切联系。基因工程学课程是一门承上启下的高端课程,是连接于本科生和研究生之间的纽带课程。为适应现代高等农业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基因工程类课程在理论教学、实验教学以及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创新,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为生物技术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南京邮电大学新一代人工智能学科建设为出发点,以《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为具体指引,本着教书育人严谨务实的治学态度,总结了依托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培育中高年级本科生人工智能知识和科研素养的探索体会与实践做法,以为南京邮电大学全面展开本科生人工智能课程教学提供及时必要的经验积累。  相似文献   

14.
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针对非生物专业本科生的《生命科学导论》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的初步探讨。课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开设公选课的必要性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实践和探索,目的是为了适应21世纪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文章针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人才培养的特点,介绍了人才培养、教学及其管理过程中的改革思路和专业建设情况,结合近年来我校教学改革实际,重点阐述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建设、开展创新教育以及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做法和效果,旨在尝试和探索有益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6.
为了在人工智能背景下促进交通工程专业建设,探索人工智能背景下的交通工程专业教学改革。阐述交通工程课程教材体系现状,提出交通工程+人工智能的教学概念。从交通大数据挖掘、交通图像模式识别与交通仿真系统开发等三个方面构建交通工程+人工智能教材体系。探索被动式灌输到主动式学习以及从教室教学到企业教学转变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适合交通工程+人工智能教学改革特色的课程考核方式。人工智能时代下,交通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对培养复合型、创新性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深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有效途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深化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优化现有资源配置,动物科技学院拟将国家级动物科学类实验教学中心、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和实习基地多层次"三位一体"有机结合,形成新型动物科学实践教学平台。  相似文献   

18.
为寻求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改革新思路、新模式,推动和实现计算机教育内涵式发展,基于武汉大学计算机专业卓越拔尖人才培养设计改革思路,提出培养计算机研究型人才与工程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教学创新举措和具体方法,并分享了近5年来的教学改革实践创新成果。从所取得的教学成果和学生培养质量看,卓越拔尖人才培养方法创新教学实践极大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9.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进入以计算机技术为标志的高新科技时代,社会对应用型创新IT类人才的培养有了更高要求。这就需要高校对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进行改革,不断提升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IT类人才。文章重点研究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并深入探讨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策略,希望为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参考,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IT类人才。  相似文献   

20.
新工科重视实践型、复合型、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培养,强调工程、科学、人文等的相互交叉,意在推动专业技术与经济社会融合。创新人才的培养对实践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机电工程专业作为典型的传统工科专业,理应跟上时代步伐。本文通过分析新工科背景下的机电专业特点与实践教学理念转变,以专业实践课程、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毕业设计3个典型的实践环节为例,逐步深入,阶段推进,重点把握学与教、实践与创新创业、产教融合,探索新工科背景下的机电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