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春蚕到死丝方尽”常被用来赞颂一种以身殉职的“春蚕精神”。说到春蚕,让我想起“作茧自缚”这句成语。一提到它,人们往往想到它的贬义。不过,这只是人的片面认识;蚕如果有知,大概不会承认人制造的这个成语。  相似文献   

2.
“恨铁不成钢”这句成语,人们经常使用它。然而,一些家长和老师却把“恨铁不成钢”的本意扭曲了。比如,有的家长把对子女操之过急的种种情绪谓之“恨铁不成钢”,又比如有的教师把对学生的呵斥、体罚、乃至武力惩处(即抓、推、揉、拧、打等)也美其名曰“恨铁不成钢”。“恨铁不成钢”这句成语,在这些家长和老师那里已完全丧失了它的本意,成了为自己的过失教育而设置的遁词,实在愧对这句成语了。 扭曲“恨铁不成钢”本意的家长和老师有其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客观上由于社会上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依然存在,主观上由于本身思想素质和教育方法上的缺陷。但是不管如何。这种“扭曲”,给孩子生理和  相似文献   

3.
现在很多成语的意思已非庐山真面目了,但沿袭成俗,人们竟忘了它们固有的意义,将错就错起来,不妨列举数条,供大家解释成语时,注意它的含义和用法的演变。国色天香:原指色香俱美的牡丹花。胡继宗《书言故事·花木类》:“牡丹曰天香国色。”唐中书舍人李正封的牡丹诗有“天香夜染衣,国色朝酣酒”之句。宋·范大成《与至先兄游诸园看牡丹》中有“欲知国色天香句,须是倚栏烧烛看”的诗句。不过自从《警世通言》中拿“国色天香”来形容杜十娘之后,这一成语被称誉美丽女子所专用了,很少再有人知道它和牡丹花的关系了。昆山片玉:昆山,昆仑山。昆山片玉,昆仑山许多玉石中的一块。《晋书·郤诜传》:“累迁雍州刺史,武帝于东堂会送,  相似文献   

4.
甲:今天,咱们俩做一回成语与地名的游戏,好吗?乙:怎么个玩法,能给举个例子吗?甲:我说一句成语的尾字,你用一句成语的首字相连后,组成一个地名。比如,“言必有中”和“国富民强”,一句成语的尾字是“中”,一句成语的首字是“国”,合起是“中国”。乙:很有意思!这可要费费脑筋。咱们  相似文献   

5.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成语所用字眼的“定型”有个发展过程,其间颇有些辩证法的意味。“曹冲称象”这称智慧出众、聪颖绝伦的幼童的成语,原来作“仓舒称象”。语出《魏志·邓哀王冲传》:“邓哀王冲,字仓舒,少聪察歧嶷,出生五六岁,知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其可知矣。’太祖大悦,即施行焉。”  相似文献   

6.
严华银 《新高考》2004,(3):10-11
语言知识这部分内容,高考主要放在第Ⅰ卷的第一部分。一般情况,这部分计6题18分。它涉及的主要考查内容有:字音认读、错别字判定、词语选择、成语使用、语病诊断等。其中,语病是考查的重点,以2003年全国卷为例,第4题“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第5题“没有语病的一句”,第6题“语意明确的一句”,都属于这一范畴。这表明了命题者在语言知识部分考查能力的倾向,我们应在复习的最后阶段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曹禺笔下的繁漪与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有惊人相似的方面:其经历、命运、精神、结局。其悲剧根源主要是情欲与现实、情欲与个人的尖锐冲突,这两位“殉情”烈女象天空中两颗陨落的流星,美丽的一瞬,却留住了永恒。  相似文献   

8.
曹禺笔下的繁漪与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有惊人相似的方面:其经历、命运、精神、结局。其悲剧根源主要是清欲与现实、情欲与个人的尖锐冲突。这两位“殉情”烈女象天空中两颗陨落的流星,美丽的一瞬,却留住了永恒。  相似文献   

9.
成语是群众在长期生活中习用的固定词组或短句。学生经常会听到成语、读到成语,还会向老师问到成语。如果恰当地使用成语,可以使语言准确、鲜明、生动、精炼。一、如何理解成语的意义1.成语是固定的词组或短句,要理解它的意义,就要理解构成它的各个成分。有一部分成语,可以在逐字理解的基础上来理解它的整体意义。例如:似是而非、理直气壮、地大物博、一唱一和、异口同声。因为成语是长期沿用下来的,所以,有的成语中的一些字词保留了古代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我们要着重理解这些字词在成语中的含义。如:不速之客(“速”是“邀请”,不是“快”),短兵相接(“兵”是“兵器”,不是“战士”),同舟共济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囊中羞涩”这一成语常见诸报端,使用频率较高。这一成语是如何产生的呢? 宋代的阴时夫,在《韵府群玉·阳韵》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晋朝有一个叫阮孚的穷书生,手里拿着一个黑色的布袋,在会稽游学。有个客人问他:“布袋中装着什么东西?”阮孚说:“只有一个铜钱着守钱袋,害怕它不好意思。”(原句为“但有一钱看囊,恐其羞涩。”)唐代杜甫又因为这个故事写了一首《空囊》诗,其中有两句为“囊中恐羞涩,留得一钱看”。“囊中羞涩”的成语即由此演化而来。  相似文献   

11.
潘绥铭 《成长》2006,(11):2-3
我们中国人,经常用“如花似玉”来形容一个女人的美丽,它已经成了一个成语,可是,现在也许很少有人知道,在古代,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女性的外阴的美丽。  相似文献   

12.
“一切皆有可能”,这句话本来约等于一句废话,但是我们喜欢听,因为它包含着“励志”的意味,鼓励我们在挫折、消沉、失意、彷徨……的时候,不要失去希望和信心。  相似文献   

13.
我们在教学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成语。现对成语识字教学谈点应该注意的问题。若把成语看作固定词组,其构成成分可称为“词”。若依成语的作用在句中相当于一个“词”,则构成成语的成分可称作“语素”。在这篇文章里,我们按传统说法,姑且把构成成语的成分称作“字”。在教学  相似文献   

14.
狗拿耗子     
成语“狗拿耗子”常常与“多管闲事”连用,成为一个偶句成语“狗拿耗子,多管闲事”。这个成语大意是说,狗去捉老鼠抢了猫的行事,是不务正业,比喻人们做外行事或多管闲事。这说明在人们的心目中,狗专门看家、  相似文献   

15.
王大 《中文自修》2001,(3):56-56
中国有句人人皆知的成语,叫“多愁善感”。这个成语历来带有贬义,多年来它几乎成了感情脆弱,心态不佳的代名词。但从写作的角度来看,我们很有心要为它“下名”。  相似文献   

16.
唐代大诗人李白有“弦拂柱与君饮,看朱成碧颜始红”(《前有樽酒行》)的诗句。王僧孺《夜愁示诸宾》诗亦云:“谁知心眼乱,看朱忽成碧”。作为一句成语,“看朱成碧”是形容人们心乱眼花,分不清颜色。但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实际上是一种“视觉后象”。对感受器的刺激停止之后,感觉并不立即消失,会保持一个短暂的时间。  相似文献   

17.
《渔夫的故事》(初中第一册)中有“笑逐颜开”这句成语,课本注为:“形容满脸笑容,十分高兴的样子。”“颜”字未加注,查《汉语成语小词典》、《汉语成语词典》等,其意为“脸面、脸色、面容”。  相似文献   

18.
孙绍春同学的这篇文章,以“近墨者黑”和“出淤泥而不染”这两句成语的辩证联系为基本议题,展开说理论证。观点明确,辑逻清楚,材料丰富,引申得当,是一篇比较好的论说文习作。文章首先从两句成语:“同”的方面入手,指出“墨”与“淤泥”都是用来比喻“不好的环境”;紧接着引出处在类似环境中可能产生的不同结果:即“意志坚强”、不受环境影响,或“意志薄弱”、受到环境侵  相似文献   

19.
成语具有两个特点。一是整个成语往往不是它的组成成分的意义的直接总和。因此,一般不能仅仅从字面上理解其意义。二是成语的结构及其组成成分都十分稳定。因此,整个结构不能随意变动,各项组成成分也不能用别的东西替换。对有些成语,还须了解其来源,这有助于对成语的理解和正确使用。下面对本册课文中出现的常见成语,逐一作出例释。 [哑口无言] 像哑巴一样没有话说。如:“特务们哑口无言了。”(《挺进报》)主谓结构,在句中作谓语、补语,与“张口结舌”“默默无言”“理屈词穷”意义相近。  相似文献   

20.
一、什么是成语呢?成语是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成语一般由四个字组成,比如“后来居上”、“小题大作”、“小心翼翼”等。记忆成语的方法有很多,现在,请你来试试给成语接龙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