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以直接倾诉为基本特点的直接抒情是新诗的基本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的诗,感情占据优势,但是仍然有形象,即直接抒情形象。用直接抒情方式写诗,容易进入误区,即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可能走向散文,从而失去诗的形象。防止进入误区的关键存在于情感化作诗经验的过程中,要点是渗透激情和激活想象。具体技巧大致有:情感与物境“互藏其宅”,极化的夸张语言坦露心境,抒情充分显示个性特征,使用内涵丰富的精警语言,语言接续的陌生逻辑。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观点认为海子这首诗以明朗清新的语言,唱出了诗人的真诚善良——愿每个人都能“在尘世获得幸福”,抒情自然而又真挚。但笔者通过对这首诗的诗眼及关键意象的分析,认为其真正的内涵是在表面的明朗中所蕴含的骨子里的忧郁、失意乃至决绝的情感,否定现实、坚守理想。  相似文献   

3.
杜甫的送别诗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内涵。其抒情方式为共振式和辐射式的,其以悲凉为基调的离情别绪的产生除了共时性的社会原因外,还历史性地受安土重迁、念故恋群等文化传统和民俗心理诸种因素的引发和制约。  相似文献   

4.
王僧孺是南朝宫体诗人,他的诗歌特色,古人谓其"丽逸"。据王氏诗作考察,其诗"丽逸"的内涵包括两方面:一、在内容上,多用清新亮丽的景致来抒写忧愁的情感;二、在结构上,重视诗末抒情言志。此二者都能造成一种阅读受挫的诗歌张力。  相似文献   

5.
线索教学法就是通过线索梳理与引领,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进而习得学习方法的教学手段。古典诗歌中可以用作教学线索的有诗题、诗眼、意象(物象)、关键词等。巧用诗题为线索,可以梳理长诗抒情脉络;善用诗眼为线索,可以突显诗歌主旨及方法;取用意象为线索,可以把握景物特征与内涵;借用关键字词为线索,可以领悟作者情感的寄托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宋代乡愁诗以怀乡思亲为主,植根于农耕社会的乡土情结,表现出对父母的依恋和对乡土家园认同的情感指向,秉承了"哀而不伤"的现实主义抒情传统,传承了融朴素的思乡之情和深沉的爱国之情为一体的诗骚传统,体现了个人情感与时代特色相结合的文化意蕴,丰富了登高望乡、黄昏怀人和佳节思亲、梦里还乡的抒情模式,从而形成其丰富独特的抒情范式。  相似文献   

7.
《长城与运河》最大的抒情技巧是“意象抒情”,这是阅读教学设计的核心内容.围绕这一核心内容形成了四大板块教学内容与教学流程:第一板块研究本诗描写意象与蕴含情感,主要研究诗歌表层描写意象与深层情感,以及情感提炼方式,这是研究诗歌“说什么”以及解读方式;第二板块研究本诗意象抒情建构技巧,主要研究本诗的抒情技巧是意象抒情,以及这一抒情技巧的抒情效果、运用写作注意事项,这是研究诗歌“怎么说”以及解读方式;第三板块是拓展阅读,是运用第一、二板块文本深层意蕴解读方式与文本建构技巧解读鉴赏同类文本,既是运用这些知识与能力阅读文本,也是在同类文本阅读鉴赏中巩固知识;第四板块是迁移写作,是将第二板块中的文本建构技巧迁移运用于同类文本写作,它既是这一技巧的写作运用,同样也是在写作运用中巩固、深化这一技巧知识.  相似文献   

8.
诗与散曲体裁虽各有异,但同属于中国古代传统的抒情文学。比较马致远散曲与李白诗歌,可以见出李白对马致远的影响,以及他们二人抒情风格的异同。概言之:李白情感狂放而执着,抒情奔放飘逸,语言清新明丽;马致远情感超旷而愤懑,抒情奔迸沉抑,语言典雅清丽。  相似文献   

9.
【应考锦囊】 提问方式:(1)本诗某句使用了怎样的抒情方式(方法)?请简要分析。(2)诗中表现了诗人某种情感,请就某句诗赏析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情感的。  相似文献   

10.
“酒”,与中国古代许多诗人似乎结上不解之缘。本文在读李白酒后酣写《将进酒》之际,从诗内隐含情感、诗句构思等几个方面,对这首诗进行了鉴赏,为今后大众感悟此诗精髓内涵内涵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在杜甫诗歌中,有典故人物与诗歌实指人物姓氏相切的用典方式,即“切姓用典”。这种修辞手段能取得意外的修辞效果,丰富了杜诗的修辞艺术。但由于创作中取材的局限,使得“切姓用典”可能因“断章取义”而失之精切。而不精切和与之相关的“过誉”现象,正是杜诗“社交诗”性质所决定的,是以公认的社交文化为背景的。杜甫“切姓用典”有自己的特色,特别在与李白诗歌的对比观照下,杜甫的“崇汉”心理和重视艺术技巧的创作态度再次得到印证。  相似文献   

12.
杜甫以新闻为诗的具体表现为:不仅纪录而且报道;有较强的现场感;融入访谈内容;"即事名篇"———类新闻标题。从汉末建安时代诗人以时事入诗,到杜甫的以新闻为诗,是一次质的飞跃。而中唐元和时代的新乐府运动,则部分地继承了杜甫以新闻性为诗的精神。  相似文献   

13.
丁启阵先生在<杜甫、严武"睚眦"考辨>一文中引用了大量杜诗来证明杜甫、严武之间发生过"睚眦",然而对于所引杜诗如<哭严仆射归榇>等分析多不够客观,尚需重新解读;且最能说明杜甫、严武之间关系深厚的<八哀诗·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和<诸将五首>其五,丁文却都没有全篇引用并加以解析,难免有隐匿反证之嫌.  相似文献   

14.
由于种种原因,杜诗在传播的过程中出现许多异文、讹误、脱略情形,经过历代学者对杜诗的大量校勘工作,杜诗校勘学乃形成一门专门之学,其内容之丰富和方法之独特,都具有极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杜甫的诗赋创作在他年轻时已得到文坛前辈的高度赏识。与他同时的著名诗人李白、王维、岑参、高适都与他有亲密交往或诗歌酬唱。杜甫晚年更有“新诗海内流传遍”的美誉。杜甫身后,著名诗人白居易、元稹、张籍、韩愈、李贺、李商隐、杜荀鹤等都盛赞其诗歌,或承继其直面人生的创作品格,或学习其博大多姿的艺术风神。总之,唐人对杜诗的接受,在他生前已经彰显,在他身后更为普遍。  相似文献   

16.
唐代诗人的叙事诗作由于纪录着丰富的社会、政治等内容,包含着大量的新闻信息,因而具备今日新闻的性质。从杜甫、白居易,乃至于李白的纪实诗作加以分析,能够较为明确地得出"纪实性———唐代叙事诗的新闻性元素之一"这个结论。  相似文献   

17.
傅山对杜诗非常喜爱,其存佚杜诗研究著作即有五种之多.他反对元明以来过分拘泥于诗法而产生的学杜流弊,主张通过妙悟和反复涵咏学习杜诗的精髓.在具体解读过程中,熟稔佛经道藏的傅山往往联系禅法对杜诗进行譬喻,并经常以诗画同论,其论杜倾向在清初诸家中可谓独具特色.傅山的诗歌创作继承杜甫的"诗史"精神,却并不蹈袭模仿,他特别欣赏杜诗雄奇豪放的风格,这正是其独特审美趣向的反映.  相似文献   

18.
杜甫是我国唐代的伟大诗人,其诗从内容到形式都对我国诗歌产生过重要影响.本文较多地将笔墨用在杜诗的政治作用和思想意识对唐宋时期的社会影响方面,认为杜诗经过了最初不被人重视到后来受到重视乃至被统治阶级利用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9.
王维、李白、杜甫山水诗与中国文人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维首开诗画结合先河,李白和杜甫在山水诗上的独特贡献对文人画的情调、意境乃至表现手法上也多有启示与开拓。儒、道、佛共同作用于中国文人思想,其中儒为轴心,而道、佛为辅。文人画和山水诗这两种艺术形式在共同体现文人的精神内质上取得了更深层次的沟通与结合  相似文献   

20.
李白诗歌深受屈《骚》的影响,故有许多相同相似处;既表现在词语,诗句,篇章诸层面,又表面 思想内容与艺术手法层面。这是因为李白诗祖《风》,《骚》,特别是后者,李白与屈原有着相近的政治思想,相似的人生遭遇,更有着相同的耿介不阿的个性和诗人的气质,所以屈原与李白都写出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完善结合的不朽诗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