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批评是一种育人的手段,运用得当可促人警醒,反之,也易产生负作用。批评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明辨是非,认识错误,进而转化成学生自觉的“自我教育” 行为,主动完善自我。但在个别教师那里它却成了一把伤害学生心灵、破坏教育基础的“双刃剑”:或出口带脏,用语不检;或疾言厉色、讽刺挖苦;或不留余地、过于极端。这势必给学生心灵造成难以愈合的创伤,影响学生健康成长,拉大师生心理距离,增加教育难度。因此,批评学生不能随心所欲,要使之转化成学生具有长效功能的“自我教育”行为。  相似文献   

2.
批评是一种育人的手段,运用得当可促人警醒。批评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明辨是非,认识错误,进而转化成学生自觉的“自我教育”行为,主动完善自我。但在个别教师那里它却成了一把伤害学生心灵、破坏教育基础的“双刃剑”,或出口带脏、用语不检,或疾言厉色、讽刺挖苦,或盛气凌人、以上压下。这势必给学生心灵造成难以愈合的创伤,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拉大师生心理距离,增加教育难度。因此,批评学生不能随心所欲,要使之转化成学生具有长效功能的“自我教育”行为。  相似文献   

3.
批评是一种育人的手段,运用得当可促人警醒。批评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明辨是非,认识错误,进而转化成学生自觉的“自我教育”行为,主动完善自我。但在个别教师那里它却成了一把伤害学生心灵、破坏教育基础的“双刃剑”,或出口带脏、用语不检,或疾言厉色、讽刺挖苦,或盛气凌人、以上压下。这势必给学生心灵造成难以愈合的创伤,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拉大师生心理距离,增加教育难度。因此,批评学生不能随心所欲,要使之转化成学生具有长效功能的“自我教育”行为。1.客观性。批评学生应首先立足于客观,先作一番调查研究,根据客观情况、犯错误的程度…  相似文献   

4.
批评是一种育人的手段,运用得当可促人警醒,反之,也易产生负作用.批评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明辨是非,认识错误,进而转化成学生自觉的"自我教育"行为,主动完善自我.但在个别教师那里它却成了一把伤害学生心灵、破坏教育基础的"双刃剑":或出口带脏,用语不检;或疾言厉色、讽刺挖苦;或不留余地、过于极端.这势必给学生心灵造成难以愈合的创伤,影响学生健康成长,拉大师生心理距离,增加教育难度.因此,批评学生不能随心所欲,要使之转化成学生具有长效功能的"自我教育"行为.  相似文献   

5.
文章围绕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关自我教育的论述,着重探讨了情感在自我教育中的作用。指出在自我教育过程中,自尊心和“不安心灵”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内部情感需要和内部情感动力,要启发学生的自我教育,就须维护学生的心灵敏感,培养学生自尊心,并积极导入移情,丰富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6.
人性化的教育呼唤充满生命活力的教育形式,学生自我教育这一古老的话题正在被教育改革所激活,对学生的主体觉醒程度、自我教育能力的综合评估是引导教育重心从“他育”转向“自育”的必由之路;而构建学生自我教育综合评估的数学模型则是教育研究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7.
批评是使人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以求不断进步的锐利武器。绿色批评则是以人为中心,以师生之情唤起学生真心的“悔”,使学生感到教师对他的关怀和尊重,最终达到“无为而治”的一种教育方式。它像一束阳光照亮学生美好的内心世界;它像一缕春风吹拂着学生的心灵,抚平学生失败的忧虑;它像一泓清采浸润着学生的精神世界,给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养料。绿色批评提倡:理解、关爱、宽容和  相似文献   

8.
一、“自我教育”的教育是真正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真正的教育,只有当学生有自我教育要求时,才有可能实现。能否把我们的教育变成学生自觉的、自主的、自由的教育,这是我们教育成  相似文献   

9.
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 这是现代教育的观点.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只是外部条件,它只有通过学生的心理内化,即自我认识、自我激励、自我反省、自我约束才能起作用.而爱圣洁的师爱,是通向学生心灵的桥梁,是激发学牛自我教育的动力.班主任必须不吝师爱,全身心地哺育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徐斌 《华章》2004,(11)
著名教育专家朱永新曾提出一种理想的教育境界:“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形成自我教育的人格。”这一理想境界,既是学校的教育理想,也应是家庭的教育理想。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孩子在家庭中得到的教育很不容乐观,更谈不上“自我教育”了。不少家庭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使“自我教育”成为一句空话。针对这一问题,江苏省如皋市袁桥镇黄蒲小学对五种特殊家庭进行了宏观和微观的审视、透析,有针对性、有指向性地对学生进行了“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李仙莲 《上海教育》2009,(19):51-51
班主任需要批评权,但是,班主任拥有批评权的目的不是为了给学生以震慑,而是为了帮助学生成长,所以,我认为“形成学生自我教育能力”是批评的最高境界,无论多难管的学生、多难缠的家长,只要我们的批评教育是为了追求这一最高境界,大多都能赢得他们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真正的教育是促进学生自我教育的教育。”学生自主管理、自我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培养开拓进取的创造型人才的客观需要。在科学的班级管理中,必须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做到自律、自悟、自强、自创,成为学习和生活的小主人。 一、学会自律,做班级的小主人 培养学生自律能力,关键在于引导学生由“他律”走向“自律”,养成“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的良好习惯。 确定自律目标。没有目标,自律失去奋斗目标,难以取得更大的进步。开学伊始,让全班学生根据其个性特点或个人优缺点,制定自律目标,张贴…  相似文献   

13.
在学校日常思想教育中,批评方法的运用十分经常和必要。然而,教育实践一再表明,并非所有的批评都能起到应有的作用,某些批评甚至“事与愿违”给学生心灵以巨大的创伤。可见,批评也应该尽力追求其正效应。所谓批评,是指教师指出学生的缺点和错误,并促使其改正的一种...  相似文献   

14.
支招一句话     
由于受赏识(鼓励)教育理念和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政策规定的影响,更由于教师采用批评教育手段导致学生自杀的事件时有发生,当教育部出台“教师可以采用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这一法规条文时。很多教师竟然一时无所适从。这就要求学校管理者加强宣传,积极引导,划定批评与体罚或变相体罚的界限,营造批评教育学生的良好环境,激活和谐的学校批评教育的“场”。这个“场”应该吸引教师,激发他们教育学生的热情,让他们敢批评、会批评学生.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5.
从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评估、实施等方面,揭示了当前高校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的“重理论灌输,轻自我教育”的偏差;论述了忽视自我教育对学生成长的危害;提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1.尊重学生是师生心灵相通的“润滑剂”尊重学生是师德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我们教书育人的重要前提。老师与学生间的一句问候,一个微笑,就无形地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使学生倍感亲切,学生也才会敞开心扉,与教师进行心灵交流。这将会对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教师一味地批评指责,就会导致学生心灵的“闭锁”,引起情绪的对立或仇视,给教育带来巨大的障碍。自尊心是青少年学生心灵中最敏感的地方,是他们在学校中参加各项集体活动的重要内驱力和主要精神支柱。教师只有尊重学生,保护其自尊心,学生才能以心换心,达到心灵相…  相似文献   

17.
批评有方     
批评,是教育学生的必要手段之一。在教育实践中,教师能否恰到好处地运用批评手段,触及学生的心灵深处,使其不良行为发生实质性改变,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大有“文章”。一、倾注爱心爱是沟通师生感情的桥梁,教师只有爱学生,方能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因此,在指出学生缺点时,教师应该从爱出发,用真诚的教诲使学生愿意向教师打开自己的心灵之窗,对教师讲真  相似文献   

18.
我们从长期的小学管理教育中发现.被动式管理教育方式存在很多弊端。我们经过认真讨论。在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这一理论启发下。提出在学生中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活动。尝试管理教育由学生被动式接受管理教育,向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转变。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理念中,学生是学习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难免要对学生的过错或失误进行“批评”。“批评”虽然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种手段,但也要注意批评的方式,批评也要讲究“艺术性”。艺术性的“批评”,往往直接决定“批评”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班级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形式作用于置身其中的学生个体,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灵.班级教育的价值应凸现其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教育能力的功能,使班级社会成为学生自我教育的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